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大中城市妇女占首位的恶性肿瘤。高频乳腺钼靶摄影是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最主要且有效的方法。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为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了提高对该型乳腺癌的诊断水平,笔者收集本院2003年6月至2005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1例,并结合临床对其X线征象作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1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31 ̄75岁,平均48岁,其中41 ̄60岁31例(76%)。病程1d ̄20年,其中19例(46%)为2 ̄3个月。自觉肿块迅速增大6例。触诊:乳腺局限性增厚1…  相似文献   
2.
王志涛  邹煜  李奎 《浙江医学》2016,38(14):1170-1173,1177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CT、MRI表现及其病理组织特征,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硬化性间质瘤临床资料、CT(22例)和MR(8例)图像及病理资料,分析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CT和MR表现及病理学特征。结果30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均为单发,右侧18例,左侧12例。肿瘤长径1.5~12.3cm。肿瘤呈均匀实性12例(12/30),呈囊实混杂性18例(18/30),囊实性肿块在T2WI上表现为“湖岛征”。CT和MR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呈现3种类型强化方式:(1)早期周边显著强化,后期向心性渐进,类似“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强化方式(16例);(2)早期明显均匀强化,后期持续强化(10例);(3)早期轻度强化,后期持续强化,但强化程度不如(1)和(2)类型(4例)。病理检查30例均可见假小叶结构、印戒细胞、致密胶原纤维、疏松水肿结缔组织及丰富血管。免疫组化Vimentin、SMA及PR均(+);CK、EMA和S-100均(-)。结论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大多有较典型的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表现,CT和MR检查对术前准确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输卵管积水的栓塞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和评价输卵管积水栓塞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在X线透视监视下,行输卵管选择性插管,将微弹簧圈通过微导管送入输卵管近端,达到栓塞输卵管的目的。结果输卵管栓塞98例患者,双侧输卵管栓塞66例,单侧输卵管栓塞32例,共栓塞164侧输卵管,插管均一次性成功。输卵管栓塞后1个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显示有效者164侧为100%,其中显示最佳效果者136侧输卵管,占82.9%;无效者为0。结论输卵管栓塞的介入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目前采用的方法相比,无手术并发症,简便,安全,经济,对卵巢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术在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手术病理证实的 165例溢液性患者的乳腺导管造影片的X线表现。结果 乳腺导管造影表现的分类 ,导管正常者 12例 ,占 7.2 7% ;单纯性导管扩张者 89例 ,占 5 3 .94% ;导管扩张伴炎症者 11例 ,占 6.67% ;导管扩张伴囊肿形成者 2例 ,1.2 1% ;导管扩张伴乳腺增生 10例 ,占 6.0 6% ;导管内乳头状瘤 3 4例 ,占 2 0 .61% ;导管癌 7例 ,占 4.2 4%。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术对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与鉴别有很大的价值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5.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8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表现。结果乳导管造影示:24例显示类圆形充盈缺损,12例呈条柱状缺损,30例导管杯口状堵塞,48例导管显著扩张。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是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46个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CT资料,结合病理讨论其CT表现特点.结果本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畸胎瘤43个,内胚窦瘤2个,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个.对卵巢畸胎瘤,CT和B超的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93.02%和58.14%.30例38个成熟囊性畸胎瘤,CT明确诊断27例35个,均含有脂肪密度区,5个见脂液平面,11个有浮球征,16个有钙化或牙齿状影.5个未成熟畸胎瘤呈囊性或实性为主肿块,肿块内均见多发斑点状钙化和少许小片状脂肪密度影,其中1例实性成分内见盘曲的带状略低密度影.内胚窦瘤呈囊性1例,呈实性为主1例,实性肿块内见较大的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呈实质性,不规则形.结论卵巢畸胎瘤和内胚窦瘤的CT表现具有各自的特点,尤其是畸胎瘤,具有特征性表现,与B超相比,CT是更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及肝外转移瘤的125I粒子植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肝外转移瘤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31例,病灶总数为65个,平均直径为3.5cm,其中肝内病灶20个,肺转移瘤25个,淋巴结转移15个,骨转移瘤5个.全部病例经CT、MRI检查或病理穿刺活检证实.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术中将活度为0.8mCi的125I粒子在CT导向下植入肿瘤内.粒子按照0.5~1.0cm平面插植.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PD)100~150Gy.结果2个月后CT复查,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8例;无变化(NC)3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71.1%(22/31),疼痛缓解率72.7%(8/11).65个病灶中完全缓解(CR)18个;部分缓解(PR)35个;无变化(NC)8个;进展(PD)4个,局部控制率81.5%(53/65).2例患者死于远处转移,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2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现8颗粒子在肝脏内游走,5颗粒子迁徙至肺内;2例出现气胸,肺压缩在30%以下,术后2例患者出现轻度白细胞下降,白细胞计数≥3.0×109/L,经保守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未见放射性肺炎、大出血、胆汁瘘、胰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肝外转移瘤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自查乳房有无异常,是许多女性每月必行的自我保健项目。大量实践证明,自查乳房不仅对早期发现乳腺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使其它乳房疾病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乳头溢液便是其中一种。乳头溢出的液体可以是  相似文献   
9.
Lou FL  Shi YF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9):701-705
目的探讨CT对进展期原发性卵巢癌的分期和初次手术时能否完全切除的可能性。方法收集64例术前行全腹CT扫描的进展期原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不了解手术结果的情况下,对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将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对照。理想手术的标准是单个残余肿瘤的最大直径≤2 cm,64例中,37例为不理想手术,27例为理想手术。对每种预测手术结果的放射学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11种放射学表现作为最终的预测参数并评分,对预测指数值≥1及以上者进行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准确度的统计。ROC曲线分析用于评价CT预测手术结果的能力。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关系应用似然比X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CT对进展期卵巢癌的分期准确度为87.5%,其中Ⅲ期为86.5%,Ⅳ期为91.7%,CT对进展期卵巢癌的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呈正相关。对手术切除可能性的预测,当预测指数值≥2时,具有70.3%的准确度,确定为不理想手术,其灵敏度为67.6%,特异度为74.1%,PPV为78.1%,NPV为62.5%。使用预测指数值,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92±0.055。结论CT对进展期卵巢癌患者分期准确性较高,预测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为中等,预测指数评分模式对进展期卵巢癌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效用。  相似文献   
10.
卵巢纤维瘤CT诊断(附16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目的探讨卵巢纤维瘤CT分型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6例卵巢纤维瘤CT资料,其中12例作盆腔扫描,4例行全腹CT扫描.结果卵巢纤维瘤CT表现拟分为四种类型(1)单纯型,(2)变性型,(3)血管扩张型,(4)合并腹水型.结论卵巢纤维瘤CT表现呈多样化,需与子宫浆膜下肌瘤、阔韧带肌瘤、卵巢恶性肿瘤等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