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1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92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07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368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9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8年3月在浙江衢化医院接受治疗的经过临床诊断为颅脑隐球菌感染的患者46例,进行MRI影像学检查及分析,观察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及MRI异常信号发生率,MRI影像学特征的检查和分析包括:隐球菌感染患者脑室内MRI异常信号分布情况、MRI影像学下病变特征情况及MRI异常信号特征情况及增强扫描后有无强化。结果经MRI影像学分析,46例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有32例患者表现出MRI异常信号;颅脑基底节隐球菌感染25例,占78.1%,其中单侧基底节隐球菌感染13例,占40.6%,双侧基底节隐球菌感染12例,占37.5%;基地节以外的隐球菌感染主要分布于脑膜9例和深部白质区10例,占28.1%和31.3%,脑干和小脑MRI异常信号较少,各有1例,均占3.1%;25例基底节隐球菌感染患者MRI病变特症分析发现,颅脑隐球菌感染主要以单侧或双侧脑血管间隙(Virchow-Robin,VR)扩大和肉芽肿病变类型为主。单侧或双侧脑血管间隙扩大14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增强后无强化;肉芽肿病变6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增强后1例轻度强化。粟粒样结节或斑片样信号病变特征最少只有2例,占8.0%;胶样假性囊肿病变有3例,占12.0%,此两种病变类型由于比例较小未进行MRI异常信号特征情况分析。结论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磁共振信号异常率较高,隐球菌感染病变特征以脑血管间隙扩大和肉芽肿病变为主,且T1WI低信号,粟粒样结节或斑片样信号病变及胶样假性囊肿病变占比较低,增强后基本无强化。  相似文献   
2.
动态范围压缩技术在CR足部影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范围压缩技术在体厚差别较大的足部CR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成人足部CR图像50例,采用动态范围压缩技术处理用以观察趾周软组织、第1趾甲沟、第5趾骨远侧节、距骨小粱、跟骰关节间隙的清晰显示率,并与常规CR处理图像进行比较。结果经动态范围压缩技术处理后,显示全足组织结构更加清晰,与常规CR图像相比,两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t=7.732,P<0.05)。结论对体厚差别较大的足部CR图像,应用动态范围压缩技术使大量有用信息得以充分利用,能在同一幅图像上同时显示软组织、骨骼及关节结构,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扩大工程师之间交流的设想,并对BME.dom的内容作了大概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50岁。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疼痛呈阵发性加剧,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伴恶心,呕吐3~4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少量黑便,无畏寒,发热及尿频、尿急、尿痛。给予消炎、解痉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随后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在急性肢体动脉闭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8例急性肢体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经验。采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和动脉内溶栓术治疗上肢动脉闭塞5例、腹主动脉下段闭塞1例、下肢动脉闭塞22例。结果经术后4个月~9年临床观察,急性单段动脉闭塞血管再通率为100%(8/8例)、多段动脉闭塞血管再通率为80%(16/20例),总血管再通率为85.71%(24/28例)。结论介入疗法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闭塞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壶腹癌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诊断壶腹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壶腹癌的MRCP及MRI影像资料,并与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结果:20例壶腹癌中显示局部软组织肿块13例、胆总管腔“截断征”17例、肝内胆管软滕样扩张19例、胆囊增大17例和“双管征”14例。结论:MRI,特别是MRCP能显示典型的“双管征”、“软藤征”和较清晰的癌肿范围,对壶腹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肝海绵状血管瘤(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HCH)较常见,发病率为4%~7%,其中50%~70%无临床症状,当HCH较大或靠近肝表面时,可因张力高而出现胀痛等症状,甚至破裂出血[1].近年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ingyangmycin-Lipiodol emulsion,PLE)经动脉栓塞(TAE)治疗HCH已成为首选的疗法[2-4],笔者于2001~2006年用该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17例,现将资料完整的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恶性血管外皮瘤(malignant hemangiopericy-toma,MH)是来自血管周树突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脉管类侵袭性肿瘤,约占脉管类肿瘤的1%[1],占软组织恶性肿瘤的0.2%~0.3%[2],临床罕见,发病率低.主要发生部位在躯干、下肢软组织、后腹膜等深部组织,发生于颈部软组织少见.温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颈后部的恶性血管外皮瘤,复习国内外文献,结合临床及病理,探讨CT、MRI对头颈部血管外皮瘤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肺原发性软骨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男,41岁,因干咳两个月余就诊。无胸痛、胸闷、气急。体检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胸片发现左下肺孤立性结节,边缘清楚,无毛刺,密度均匀。CT表现:左肺野外带、斜裂走行区见约1.6cm×1.8cm大小、分叶状结节影,边缘清楚、光滑,无毛刺,密度较均匀,未见钙化及空洞,周围无卫星灶,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  相似文献   
10.
胸骨肿瘤CT诊断(附2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胸骨肿瘤临床CT诊断和检查意义。方法搜集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2例胸骨肿瘤CT资料,其中转移瘤17例(肺癌转移15例;乳腺癌转移2例)、骨髓瘤2例、软骨肉瘤1例、骨肉瘤1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结果局部骨质破坏(囊状膨胀性、溶骨性和混合性骨破坏3种),其中囊状膨胀性骨破坏1例(骨化性纤维瘤),溶骨性骨破坏16例(肺癌转移15例、骨肉瘤1例),混合性骨破坏5例(软骨肉瘤1例、骨髓瘤2例、乳腺癌转移2例)。胸骨处软组织肿块18例,胸骨前胸壁肌、皮下脂肪和胸骨后脂肪间隙浸润13例。结论胸骨肿瘤以转移瘤多见,CT检查对胸骨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