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内科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35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5篇 |
1篇 |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18 F-脱氧葡萄糖(18 F-FDG) PET/CT在不同病理亚型淋巴瘤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我科近4年来治疗前后均行PET/CT检查的淋巴瘤患者资料,同时根据自愿原则随机选取治疗前已行PET/CT检查的淋巴瘤患者,于治疗2~4个疗程后再次行PET/CT检查。回顾性分析并比较43例不同病理亚型淋巴瘤病灶(包括淋巴结病灶和结外灶)治疗前最大标准摄取值( SUVmax )、滞留指数( RI)和治疗后的SUVmax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病例随访至少3个月。结果治疗前霍奇金淋巴瘤( 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病灶间平均SUVmax比较及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不同病理亚型的NHL淋巴瘤病灶平均SUVmax及RI与NHL的侵袭性呈正相关性,与淋巴瘤的分期无明显相关;治疗后43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16例,疾病稳定状态1例,复发或进展3例。治疗前后淋巴瘤病灶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8 F-FDG PET/CT显像对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病灶平均SUVmax及RI的比较分析能有效评价疗效、判断预后,并为进一步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7,(6)
目的:探讨PET/CT鉴别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7年3月-7月接受PET/CT检查的SPN患者,收集患者的病理和PET/CT检查结果,了解良恶性SPN的高发征象,尝试分析可行的PET/CT诊断流程。结果:19例患者同时接受PET/CT检查和病理活检,中位年龄59岁(35~73岁)。所评估的临床特征和PET/CT图像征象中,仅最短径(t=2.419,P=0.029)和有无分叶(χ~2=6.378,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ET相关参数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PET/CT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时,PET图像(SUVmax≥2.5)并非可靠的诊断依据,仍需结合CT图像加以甄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身动态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Patlak显像评价大鼠C6胶质瘤放疗增敏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建立24只大鼠C6胶质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齐墩果酸(OA)组、放疗组、OA+放疗组,每组6只。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行75 min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显像,将荷瘤鼠的左心室时间-活度曲线(TAC)作为输入函数用于Patlak分析获得Ki图像,选取动态PET图像最后一帧用于静态分析,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Ki值、肿瘤体积变化并记录大鼠存活时间。显像完成后,取出肿瘤组织行肿瘤增殖指数Ki-67及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治疗前,4组SUVmax及K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09、0.858,P>0.05)。治疗后48 h,对照组、OA组的SUVmax、Ki值较治疗前升高(t=-10.697、-17.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脱氧-3′-18F-氟胸苷(FLT) microPET/CT显像评价沉默乳腺癌易感基因1(shBRCA1)表达对MDA-MB-231乳腺癌裸鼠模型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将24只BALB/c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 分别为阴性对照(NC)组、NC+放疗组、shBRCA1组、shBRCA1+放疗组, 分别于放疗前和4次放疗结束后24 h对裸鼠行18F-FLT microPET/CT显像。比较4组肿瘤治疗前后SUVmax的变化, 并分析治疗后各组肿瘤总增殖体积(TPV)。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肿瘤组织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数据。结果成功构建了靶向BRCA1的乳腺癌细胞。放疗前, NC组、NC+放疗组、shBRCA1组和shBRCA1+放疗组的SUVmax分别为1.034±0.137、1.031±0.152、1.028±0.169和1.026±0.15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 P=0.999);4次放疗结束后24 h, 4组的SUVmax分别为1.367±0.100、0...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使用两种不同输入函数重建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Patlak多参图像对肺癌病灶定量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完成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扫描的肺癌患者的扫描原始数据, 总扫描时间为75 min。采用两种输入函数进行Patlak多参重建:①以0~75 min降主动脉时间-放射性曲线(TAC)为输入函数(IDIF)。②以耶鲁大学研发的基于人群的输入函数(PBIF)。Patlak多参数分析软件分别以上述输入函数重建获得代谢率(MRFDG)、分布容积(DV)图像, 感兴趣区法勾画病灶获得多参定量信息包括MRFDG及DV的最大值(max)、峰值(peak)和平均值(mean), 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例接受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成像的肺癌患者的原始数据, 以两种不同输入函数进行Patlak重建, 得到肺癌病灶MRFDG-IDIF和MRFDG-PBIF的max、peak及mean值分别为:(0.26 ± 0.15)、(0.19 ± 0.1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8F-FMISO、18F-FDG micro PET/CT显像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移植瘤中肿瘤乏氧与增殖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16只裸鼠MDA-MB231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先后进行18F-FDG及18F-FMISO PET/CT显像并采集肿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 (FDG)、SUVmax (FMISO)],所有模型显像结束后立即处死,取肿瘤组织行HIF-1α及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SUVmax值与HIF-1α、Ki67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F-FMISO平均SUVmax值1.69,18F-FDG平均SUVmax值5.80。SUVmax (FMISO)与HIF-1α、Ki67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r=0.74、0.52,P<0.05)。SUVmax (FDG)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86,P<0.05),与HIF-1α表达无相关性。HIF-1α与Ki67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0,P<0.05)。结论 18F-FMISO PET/CT显像可同时对活体肿瘤进行乏氧及增殖的可视化监测,18F-FDG可提供有效的肿瘤增殖显像,但不能作为有效的肿瘤乏氧显像剂。 相似文献
8.
肾小球滤过率(GFR)常以肾动态显像法估算,其定量准确性受到质疑。为改善显像法GFR的定量准确性,回顾分析其计算方法和主要影响因素。在计算过程中,首先需以1~3 min内的双肾放射性计数计算肾脏摄取百分数,再以回归法估算肾脏摄取百分数对应的GFR。显像法GFR主要受肾脏深度、本底校正和采集条件的影响。而Tonnesen公式和Taylor公式均不能够准确预测肾脏深度,以满足显像法肾功能定量的要求。为校正本底计数,多采用积分法(Gates)和双校正法(Rutland-Patlak)两种准确性相仿的估算方法,但二者并不能很好地校正肾脏感兴趣区(ROI)内的软组织和血管内放射性计数。此外,注射剂量和采集条件也可影响显像法GFR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利塞膦酸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法 212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妇女,随机分成试验组105例和对照组107例。试验组患者每天服用利塞膦酸钠5mg+元素钙500mg+维生素D200IU;对照组每天服用安慰剂+元素钙500mg+维生素D200IU。治疗时间1年。观察内容:骨痛、尿N肽端交联Ⅰ型胶原(NTX/Cr)、血清骨钙素(BGP)、骨密度(BMD)、不良反应及椎体和椎体外新骨折。结果与用药前比较,试验组骨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骨代谢指标(NTx/Cr、BGP)均明显下降(P〈0.05),腰椎和髋部骨量均有显著上升(P〈O.05),L2-4骨密度上升6.667%,股骨颈骨密度上升3.412%,大转子骨密度上升4.13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各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塞膦酸钠能有效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联合颈部超声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4例患者均为DTC术后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治疗后,行再次131I治疗前检测血清TGAb、TG水平,并行颈部超声检查,在131I治疗后1周行131I全身SPECT扫描(WBS).结果 对DTC复发或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TG分别为76.9%、66.7%和75%;超声为79%、58%和75%;TG联合超声为96.8%、71.4%和92.1%.12例TG假阴性患者中,有10例患者TGAb≥,100 IU/ml,其TG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明显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阳性组患者WBS阳性风险是阴性组患者的8.591倍.超声阳性患者WBS阳性风险是阴性患者的6.953倍.结论 TG联合超声能显著提高对DTC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运用TG监测DTC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灶,应同时检测TGAb.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