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3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患者骨髓细胞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与造血组织损伤与恢复的关系,方法:照后20-72d,共6次,取骨髓液涂片,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LP)活力,有核红细胞糖原和细胞内,外铁。结果:在ARS的恢复期,N-ALP的恢复速度与受照剂量成反比,有核红细胞糖原,细胞内,外铁不仅受电离辐射影响,还受乙肝病毒感染的影响。结论:骨髓细胞组化检查,可反映受照者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与恢复情况。对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1999年 4月 2 6日河南省封丘县发生一起严重的6 0 Co辐射源事故 ,某医疗机构人员 ,将一长期未用的6 0 Co治疗机卖给废品收购站 ,该站人员打开了放射源罐 ,取出带有放射源的不锈钢棒 ,进行观看、搬移、称重等活动 ,并将其卖给了收购不锈钢的一个姓赵的个体户 ,由赵开车将其运到家中 ,放在睡觉的屋内 ,使赵、赵妻和 8岁男孩受到了严重的辐射照射。在这次事故过程中 ,共有 7人受到了严重过量的辐射照射 ,其中赵一家 3人受到中重度以上的严重辐射损伤 ,还有 3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局部皮肤辐射损伤。事故发生后 ,赵一家 3口被送到卫生部核事故…  相似文献   
3.
3例急性放射病患者骨髓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骨髓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为急性放射病(ARS)研究积累临床资料。方法 分别于照后20,37,51及72d取材,骨髓活检组织进行塑料包埋切片,H-Giemsa-E染色,光镜观察,骨髓细胞制成电镜样本观察。结果 ARS极期,骨髓造血细胞极度减少,间质损伤,吞噬细胞功能增强。进行恢复期,各系细胞数量和结构逐渐趋于正常,但重度患者恢复过程不稳定。恢复早期可见到凋亡细胞。结论 骨髓细胞病理及电镜检查有助于全面,准确了解受照造血能损伤与恢复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3例重、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患者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修复程度,为辐射远后效应研究积累宝贵的临床资料。方法分别在照后6个月、1年、2年对3例患者进行系统的医学随访,同时制备骨髓涂片,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骨髓血细胞数量除淋巴细胞仍偏低外,其余各系细胞均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从细胞形态来看,红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巨核细胞系恢复较好,但粒细胞系仍有较多空泡变性、核棘突增多现象,不过3次随访结果仍显示有逐步改善的趋势。3例患者的骨髓中未见明显的病态造血现象。结论3例重、中度骨髓型ARS患者照后2年造血组织的辐射损伤尚未完全修复。应定期随访观察造血系统的远后效应。  相似文献   
5.
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照射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发生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此时,造血组织的辐射损伤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对骨髓型ARS的救治也以减轻造血组织损伤并促进其恢复为主要治疗环节。但作为一个整体的受照者,全身照射后,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在机能和结构上出现的变化会对机体其它各器官、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对ARS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1]。因此,ARS患者机体内分泌系统  相似文献   
6.
1999年4月26日河南省封丘县发生一起严重的60Co辐射源事故,某医疗机构人员,将一长期未用的60Co治疗机卖给废品收购站,该站人员打开了放射源罐,取出带有放射源的不锈钢棒,进行观看、搬移、称重等活动,并将其卖给了收购不锈钢的一个姓赵的个体户,由赵开车将其运到家中,放在睡觉的屋内,使赵、赵妻和8岁男孩受到了严重的辐射照射.在这次事故过程中,共有7人受到了严重过量的辐射照射,其中赵一家3人受到中重度以上的严重辐射损伤,还有3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局部皮肤辐射损伤.事故发生后,赵一家3口被送到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第一临床部进行医学应急救治.在这次医学应急救治中,不但要做好放射病人的救治工作(特别是危重病人),而且也应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总结出一套核战争和核电事故情况下,进行医学应急救治的经验.为达到这两个目的,从一开始,就将其作为一次实战情况加以对待,在各方面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