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静脉注射氮芥引起过敏性休克尚未见报道,本院最似发现1例,经及时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29岁、工人。于1982年6月发现右颈部淋巴结肿大,1983年7月本院诊断为“何杰金病,弥漫性淋巴细胞为主型,I_A期”。经局部放疗30GY及COP方案化疗2个疗程,以后5年内按  相似文献   
2.
铁是人体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可染铁)形式主要储存于网状内皮系统的组织细胞,部分在肝脏中。血清铁蛋白检测与骨髓组织细胞内铁检查应用,既往多着眼于缺铁性贫血诊断上。我们曾将骨髓组织细胞内铁进行分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对某些状态和疾病的判断有特殊意义。本文旨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组织细胞内铁的类型及强度与血清铁蛋白(SF)含量的关系,以期从骨髓组织细胞内可染铁的反应中算出体内铁贮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肾结石患者的人口学分布和临床合并症特点并探索其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影像学报告为肾结石的10140例患者。根据受累肾脏情况,分为单侧肾结石组(单侧组)及双侧肾结石组(双侧组),分析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常见临床合并症上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探寻可能影响双侧肾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 10140例肾结石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75±13.30岁,男女比例为2.25:1。其中单侧组8171例(80.6%),双侧组1969例(19.6%)。所有肾结石患者最常见的临床合并症依次为高血压病(HT)、肿瘤、高尿酸血症、糖尿病(DM)、冠心病(CHD)、脑血管疾病。两组在年龄、性别的分布,以及HT、肿瘤、高尿酸血症、CHD的合并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体重指数(BMI)、DM、脑血管疾病的合并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单侧组血清肌酐(Cr)、尿酸(UA)、尿pH值水平低于双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双侧组(P<0.05);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性别(男性)、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双侧肾结石形成的重要相关因素(P<0.05),而合并肿瘤则更倾向于表现为单侧肾结石患者(P<0.05)。结论 肾结石更多见于中年男性,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在肾结石的发展过程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必要加强这些疾患的早期防治。肾结石患者肿瘤合并率高,提示两者存在关联。此外,较单侧肾结石而言,男性、合并高尿酸血症与双侧肾结石形成关系更密切,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血液肿瘤患者红细胞CR1密度基因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遗传缺陷规律。方法:用红细胞CR1密度基因组PCR加HindⅢ酶切技术,对41例血液肿瘤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血液肿瘤患者红细胞CR1密度基因组的一个点突变率为33.3%,明显高于正常人(18.0%),P〈0.05,尤其是女性患者1个点突变和2个点突变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结论:证实了部分血液肿瘤患者可能存在的红细胞的免疫遗传缺陷。  相似文献   
5.
原始血管免疫细胞淋巴结病(Angio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AIL)足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免疫功能异常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国内仅有零星报道,由于对本病缺乏认识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故很易误诊。我院于1986年12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综合性医院就诊病人伴发的抑郁焦虑症状及其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各科躯体疾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及评价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综合性医院住院或门诊病人,医院焦虑抑郁评定量表(HAD)>7分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2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0分,临床疗效总体量表(CGI)≥3分。服用赛乐特,每日10~20mg,共观察6周。疗效评定分为显著进步、进步、稍进步、无效4级。结果(1)入组者共计200例,195例完成治疗,5例中止;(2)抑郁症状严重程度顺位:肿瘤疾病、血液病、内分泌疾病、抑郁症、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3)赛乐特对抑郁症状的改善:显著进步及进步达616%,稍进步303%,无效82%;对焦虑症状的改善:显著进步615%,进步297%,无效87%。结论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焦虑症状在不同疾病间有相对不同的特征:SSRI代表药物赛乐特对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焦虑症状有较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42岁 ,上海人。因反复咳嗽、胸闷 3个月 ,于 2 0 0 0年 3月 8日入院。该患者 1999年 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 ,伴低热 ,曾咳出有一口鲜血 ,在外院摄胸片示 :右肺呈云絮状浸润阴影 ,诊断为“肺炎”,给予青霉素 6 40万 U/ d、阿米卡星 (丁胺卡那霉素 ) 0 .4g/ d抗感染治疗 3d,症状缓解。 1周后复查胸片 :两肺纹理增粗、炎性病灶已吸收。于 2 0 0 0年 1月吹笛后觉胸闷、气促 ,咳嗽加剧 ,就诊我院门诊 ,查血常规 :白细胞 10 .7× 10 9/ L ,中性粒细胞 0 .35 ,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 480 0× 10 6 / L。胸…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6岁,1953年发现颜面、肢体及躯干皮肤潮红,有时奇痒。1960年因腹胀发现脾大。1962年9月24日上述症状加重,首次就诊本院。否认肝炎及血吸虫病史。体检:T37.5℃,P84次/min,BP20/12kPa(150/90mmHg)。颜面、全身皮肤及粘膜赭红,无黄疸,无蜘蛛痣,浅表淋巴结(-)。心肺(-)。肝大肋下1.5cm,脾大肋下18cm。Hb165~210g/L,RBC550~800×10~(12)/L,WBC8.0~38×10~9/L,N70~84%,L9~20%,E4~5%,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Addison病)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尚未见文献报道。我院于1985年10月发现1例,报道如下,并就其发生机理作简要探讨。 患者女,52岁,1985年10月10日因皮肤粘膜色素沉着,头昏,乏力,纳差14年,症状加重伴全身皮肤粘膜紫癜淤斑7天急诊入院。患者于1969年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