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平行样法采样是目前测定粉尘浓度的主要方法。探讨平行样品偏差率在粉尘浓度测定中的价值,对于完善粉尘测定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有学者提出平行样品偏差率应限制在20%以下,否则样品无效,需重新采样。这种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所收治1例因长期从事射线探伤工作而致急性白血病的病人,现将临床情况及病因概率分析报道如下。一、职业史及病因概率分析1职业史1974年~1984年在某石化公司检修队从事管线、压力容器移动性X射线探伤工作,每日摄片约60张。1984年~1988年调入该公司理化室容器检测中心,每日拍片约100张。1988年~1998年在该公司工程队担任探伤组组长,每日拍片约150~200张。在探伤工作中,曾因X射线机故障先后4次被X射线意外照射。主要原因是探伤机定时不准,未按时跳闸,而工作人员误以为机器已关闭,直接在X射线照射下摆X光片,造成意外照射。2病…  相似文献   
3.
紫外线镝灯意外照射致眼部损伤情况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紫外线是非电离辐射的一种。足够的紫外线被吸收时 ,可致眼部损伤 ,尤以角膜为著。对角膜最敏感的波长为 2 70nm或2 80nm ,该波长与镝灯紫外线 (2 80nm左右 )相近。1999年 6月 2 6日晚 8点 ,我市某学院 6位领导在审查节目时 ,由于舞台上镝灯罩坏了未及时更换 ,6位领导面部裸露而受镝灯照射发生眼部损伤。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病史 :6位受照患者当天同时接受镝灯照射约 1小时 ,距镝灯 3~ 4m。于次日晨起时相继出现面部皮肤烧灼感、脱皮、眼刺痛、流泪、发红、肿胀、异物感、视物模糊 ,来院就诊。2 .检查所见 :6位受照者面部暴露的皮肤潮红…  相似文献   
4.
5.
铅是严重危胁工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毒物之一 ,我国虽然大力开展了铅中毒的防治工作 ,但在一些设备简陋、防护较差的乡镇企业铅的危害仍然存在。我单位近年来收治了 12名铅中毒病人 ,都是某乡镇蓄电池厂工人 ,由于及时进行了驱铅治疗 ,减少了铅毒危害 ,有效地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材料  12名中毒病人全部来源于某乡镇蓄电池厂 ,其中男 8名 ,女 4名 ;年龄 18~ 3 8岁 ,平均年龄( 3 0 4± 6 4 )岁 ;最短工龄 0 5年 ,最长工龄 4 3年 ,平均工龄 ( 2 5± 1 4 )年 ,他们主要为该厂组装 ( 5人 )、化成 ( 3人 )、粉碎 ( 2…  相似文献   
6.
<正> 用高浓度抗体单扩散法测定,Ig,具有方法简易,稳定可靠等优点,但需48小时报告结果。我们将扩散温度从4℃改为37℃扩散20h,再移放4℃ 4h,整个过程只需24小时。共对比测定30份血清的IgG、IgA、IgM,结果P均>0.05。改良法的变异系数批  相似文献   
7.
慢性TNT中毒的研究(国内文献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是制造炸药的主要原料,也是一种氧化应激性毒物[1],自1915年国外学者首次报道TNT中毒可引起黄疸,嗣后研究还发现TNT可引起中毒性肝病、白内障、贫血及中毒性类神经症(神经衰弱综合征),并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等远期危害.在我国,TNT中毒居5种常见职业中毒之首.本文拟就国内TNT中毒的研究概况作一简要综述. 1 中毒原因  相似文献   
8.
周志学  张书云 《卫生研究》1992,21(4):175-177
本文对1000名高温作业工人2000只眼及同厂非高温对照组800名工人1600只眼进行了视力调查分析。结果高温作业工人视力减退检出率为53.2%,对照组为12.13%,两组差异非常显著。病例-对照研究表明高温作业与视力减退有显著联系(X~2=652.96,P<0.01 OR=8.1 95%CI为2.73~3.22)。视力减退检出率与岗位温度及辐射热存在正相关(r=0.927、r=0.983)工龄越长,视力减退检出率越高,说明长期接触高温作业可引起工人视力减退。  相似文献   
9.
某医院因在X射线透视条件下手术取异物,由于照射时间过长,X射线照射剂量过大,致使患儿局部发生严重放射性皮肤灼伤,生殖区超剂量照射,造成不应有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0.
由于拆除汞污染设备发生一起涉及33人的汞中毒事故。病人尿汞在1.40~4.08μmol/L ,超过正常参数值4.6~15.3倍(尿汞正常参数值为0.25μmol/L)[1]。经用DMPS(二巯基丙磺酸钠)驱汞3~5个疗程后 ,病人汞尿基本恢复正常。拆除汞污染设备必须认真做好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