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间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适形放疗。同时,观察组患者放疗第一天口服替吉奥胶囊40mg,每天两次,d1~14,共2个周期,对照组在放疗第一天行顺铂和5氟尿嘧啶(DF方案)化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完成同期放化疗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为87.5%。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患者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3~4级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为74.1%和54.8%对照组患者为73.3%和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χ~2=3.98,P>0.05)。结论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期化疗疗效较好,且患者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较低,远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饮用绿茶对顺铂化疗致急性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2例应用顺铂化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于应用顺铂化疗的同时饮用绿茶1 500 ml/d,对照组饮等量温开水.观察化疗前及化疗后第1、5、10、21天两组血β2-MG、尿α1-MG、血BUN、血Cr值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尿α1-MG化疗后显著升高,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血β2-MG第5、10天亦显著高于化疗前(P<0.01,P<0.05);观察组化疗后各指标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化疗后第1、5、10天尿α1-M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在大剂量顺铂化疗的同时饮用绿茶可显著减轻其对肾脏的毒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肺癌术后放射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1994年5月~1997年9月收治的肺癌术后患者128例,采用60Co或X线放疗,肿瘤照射剂量为40~60 Gy。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术后放疗疗效的因素。结果 鳞癌生存率高于小细胞癌,小细胞癌高于腺癌;复发率鳞癌生存率低于腺癌,腺癌低于小细胞癌。N0-1比N2-3生存率高。肿瘤有残留者生存率小于切缘阳性者和(或)局部淋巴结阳性者,且复发率高(P<0.01)。照射剂量≥50 Gy者生存率高于<50 Gy者,且复发率低(0.05>P>0.01)。性别、年龄、术后放疗时间不影响预后。结论 肺癌术后放疗影响生存率、复发率的主要因素为病理类型、术后残留情况、淋巴结转移范围和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谷胱甘肽转硫酶M1和T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的易感性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50例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取同期该院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谷胱甘肽转硫酶M1(GSTM1)基因和谷胱甘肽转硫酶T1(GSTT1)基因均使用多重PCR技术进行检测,观察GSTT1基因和GSTM1基因对肝癌产生的影响,并对两种基因间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GSTT1阴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GSTM1阴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表达GSTM1时,O^R值为2.360;仅表达GSTT1时,O^R值为2.700;GSTM1和GSTT1均缺失时,O^R值为5.590,表明GSTM1和GSTT1具有协同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M1和GSTT1均可使发生肝癌的风险性提高,且两者具有协同效果,其在肝癌的筛查和预防中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饮用绿茶对顺铂化疗致急性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82例应用顺铂化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于应用顺铂化疗的同时饮用绿茶1500ml/d,对照组饮等量温开水。观察化疗前及化疗后第1、5、10、21天两组血β2-MG、尿α1-MG、血BUN、血Cr值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尿α1-MG化疗后显著升高,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血β2-MG第5、10天亦显著高于化疗前(P〈0.01,P〈0.05);观察组化疗后各指标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化疗后第1、5、10天尿α1-M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在大剂量顺铂化疗的同时饮用绿茶可显著减轻其对肾脏的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期放化疗加巩固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77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期加巩固组(37例)和序贯组(40例)。同期加巩固组患者在第1周、第5周分别给予依托泊苷+顺铂(EP方案)化疗,之后给予单药多西他赛巩固化疗2~4个周期。序贯组患者先行多西他赛+顺铂(TP方案)化疗2~4个周期,再行放射治疗或先放射治疗后给予TP方案化疗2~4个周期。放射治疗为常规普通放疗(总剂量60~66Gy,分30~33次,5~6周完成)。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83.8%和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0个月和15.0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5.4%和66.7%,2年生存率分别为49.2%和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及胃肠反应。同期加巩固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加巩固化疗相比于传统的序贯放化疗,可以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有效率,延长生存时间,但不良反应相应增加,尤其是骨髓抑制和放射性食管炎,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科、胸外科、呼吸科及老年病科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出院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742例,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K-M法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法评价生存差异,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对多个变量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检验水准为α=0.05,分别探讨了性别、年龄、体能状态(ECOG)、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合并症、治疗方式等7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我中心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男女性别比例为3.7∶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理类型、ECOG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及合并症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ECOG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及合并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中心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男女比例稍高,性别、年龄对生存期无显著影响,而病理为腺鳞癌、ECOG评分高、临床分期晚、合并症多及姑息治疗方式是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放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25/30),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HIF-1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VEGF、HIF-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10/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NSCLC具有协同作用,通过下调VEGF、HIF-1α的表达改善肿瘤微环境的乏氧状态,增强放疗敏感性,提高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二者联合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菏泽市立医院2008-01-01-2011-06-30符合入组条件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80例,根据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分为TNBC组(81例)及non-TNBC组(99例)。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 000mg/m2,d1、d8,静脉滴入;顺铂60~70mg/m2,d2、d3、d4,静脉滴入,每21d重复。分析TNBC及non-TNBC患者的临床病例特征、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率。结果:18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33.9%(61/180),疾病控制率为66.7%(120/180)。TNBC组和non-TNBC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42.0%(37/81)和27.3%(27/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5,P=0.046;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5.3%(61/81)和59.6%(59/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9,P=0.026。TNBC组和non-TNBC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1.7和14.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生存期分别为20.6和18.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和3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73.0%、33.0%、0和73.0%、26.0%、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主要的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和胃肠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1,P=0.502。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能改善晚期TNBC患者的近期缓解率,在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方面与non-TNBC组比较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ARE)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102例接受3D-CRT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三维计划资料,采用RTOG分级标准,评价患者自放疗开始3个月内≥2级的ARE。分析临床因素和三维计划的剂量体积参数。结果 发生2级ARE19例,3级15例,未出现更严重的ARE。非同步化疗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食管V55(OR=1.170,P<0.05)为≥2级ARE发生的惟一影响因素,食管V55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95%CI: 0.782~0.957,P<0.05),界值为16.0。同步化疗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食管V35(OR=1.125,P<0.05)和同步化疗方案(OR=39.740,P<0.05)是≥2级ARE发生的影响因素,食管V35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2(95%CI: 0.636~0.927,P<0.05),界值为23.75。长春瑞滨+顺铂(NP)同步化疗方案的≥2级ARE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方案(33.3% ∶66.7%)。结论 非同步化疗患者,食管V55是≥2级ARE的影响因素。同步化疗患者,食管V35和同步化疗方案是≥2级ARE的影响因素。同步NP方案≥2级ARE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