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1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85篇 |
内科学 | 140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221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74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27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放射性脑病(REP)是肿瘤放疗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神经节昔酯是一种细胞膜脂质稳定剂,可有效阻断放疗后电离辐射的直接损伤及继发的自由基损伤,阻断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还原型谷胱甘肽和L-NAME对体外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和L NAME对体外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GSH和L NAME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 ,3d后计算存活率。并测量存活率高的两组和对照组的免疫细胞化学标本的神经元形态学指标。结果 :GSH 10mmol·L-1和L NAME 1× 10 -3 mol·L-1组存活率最高。两实验组轴突长度、树突总长度、树突分叉点数目和胞体面积高于对照组。结论 :抗氧化剂和NOS抑制剂可以提高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 ,促进神经元生长 相似文献
3.
Joe E.Acker Ⅲ Todd J.Crocco Marc K.Eckstein Edward C.Jauch Neil M.Meltzer John W.Munn Charles Sand Jeffrey L.Saver Brian Eigel Brian R.Gilpin Mark Schoeberl Penelope Solis Katie B.Hortort 曹勇军 李瑞霞 刘芳 刘春风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8,16(7):481-498
尽管卒中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已取得一些进展,但卒中在美国仍然是第三大死亡原因和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70万人新发或复发卒中[1].在过去10年里,急性卒中诊治的一些进展,包括纤溶和其他短期疗法的引入,突出显示了急诊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机构和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s,EMSS)在优化卒中医疗中的关键作用[2-7].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发展为耐药性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7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癫痫专病门诊的230例癫痫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依据国际抗癫痫联盟耐药性癫痫定义对纳入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一种抗癫痫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首选提高药物剂量到50%WHO推荐日剂量以上以达到规范化治疗。对耐药性癫痫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测相关预测因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MRI阳性(OR=2.214,95%CI:1.011~4.851,P=0.047)、治疗前发作次数≥10次(OR=4.856,95%CI:2.214~10.649,P0.0001)、治疗后EEG癫痫波样异常(OR=3.500,95%CI:1.618~7.571,P=0.001)与耐药性癫痫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MRI阳性、治疗前发作频率高及治疗后EEG癫痫波样异常的患者易发展为耐药性癫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视网膜形态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收集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共53例(106只眼)以及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人20例(40只眼),对PD患者进行统一PD评定量表运动检查(UPDRS-Ⅲ)评分、简易认知评估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根据认知量表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PD认知正常组21例,PD认知障碍组32例。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测定受试对象视盘周围上、下、鼻、颞象限及对应的12钟点象限视网膜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厚度,以及黄斑区厚度、黄斑容积。结果PD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相比,H-Y分级更高(P=0.037)、ESS得分更高(P=0.014)。PD认知障碍组、PD认知正常组、健康对照组OCT视觉参数分析比较,视盘颞侧9:00钟方向RNFL厚度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亚组间比较,PD认知障碍组较认知正常组变薄(P=0.006)。三组黄斑区容积、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厚度、外环厚度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亚组间比较,PD认知障碍组较认知正常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显著变薄;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PD患者中MOCA得分(r=0.317)、定向力分数(r=0.416)与黄斑中心凹厚度呈正相关。结论病情严重程度、嗜睡的发生情况是PD发生认知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且PD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视网膜纤维层和黄斑区结构的异常,特别是MOCA得分越低、定向力得分越差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越薄。 相似文献
6.
Mark J.Alberts Andy Jagoda Todd Crocco Mary G.George E.S.Connolly Barbara Mancini Daryl Gress Mary E.Jensen Robert Bass Robert Ruff Kathy Foell Rocco A.Armonda Marian Emr Margo Warren Jim Baranski 黄志超 张霞 尤寿江 曹勇军 刘春风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2,20(7):481-495
自从2000年脑卒中联盟发布首份关于建立初级卒中中心的推荐意见以来,初级卒中中心的组建和认证工作已出现迅速发展.本文的目的在于修订和更新我们关于初级卒中中心的推荐意见以反映最新资料和经验.方法 我们使用M EDLINE和PubMed数据库回顾了相关文献(2000年3月至2011年1月),主要针对急性卒中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如果发现有效且相关,同样对原始文献、汇总分析和其他治疗指南进行同顾并纳入分析.标明证据等级以反映当前指南发展的实际情况.结果 基于文献回顾以及针对初级卒中中心的经验,一些要素的重要性已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同时增加了几个新的领域.这些内容包括:(1)急诊卒中团队的重要性;(2)配备遥测监控的卒中单元的重要性;(3)MRI和弥散加权序列进行脑成像的实施;(4)用磁共振血管成像或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系统进行评价;(5)心脏影像学检查;(6)康复治疗的早期启动;(7)由独立机构进行的认证,包括实地考察和疾病评价指标.结论 基于上述证据,初级卒中中心的某些要素对于改善急性卒中患者的诊治特别重要.其他要素则集中于脑、脑血管系统和心脏的影像学检查.这些新的要素也许能改善在初级卒中中心接受诊治的卒中患者的治疗和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研究入院距发病时间小于24h的急性脑梗死及脑出血的住院患者,进行基本资料收集,监测入院后7d内血压变化,对病程中伴发疾病进行评分,对入院后血压管理的方式及干预时间进行登记。分别在入院时、14d、6月对入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Index,BI),在1月和6月行死亡登记。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入院时血压及入院后7d内平均血压与1月死亡率和6月死亡或残疾率呈U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者预后均差。入院时收缩压在120~180mmHg和舒张压在70~100mmHg预后较好,取中间值即血压在150/85mmHg时预后最佳。(2)大动脉硬化型梗死及心源性梗死均在入院时血压(120~180/70~100)mmHg时预后相对较好,在入院2d内平均血压、入院7d内平均血压不同血压段的梗死近期死亡率、远期死亡和残疾率无显著性差异,TOAST其它亚型脑梗死因样本量小无法进行统计分析。(3)脑出血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在120~180mmHg,6月时死亡或残疾率较低,预后较好。入院7d内平均收缩... 相似文献
8.
红细胞在实验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红细胞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向大鼠尾状核分别注入浓缩红细胞(PRBC)、溶解红细胞(LRBC)及不同浓度的大鼠血红蛋白(Hb),并比较鼠脑不同部位脑水肿形成的特点。结果红细胞对脑水肿的影响要在脑出血后第3d,其水肿的严重程度与Hb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红细胞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影响主要在脑出血后第3d,可能与红细胞溶解释放血红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肾功能指标与轻型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脑衰弱影像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外周血肾功能指标,包括尿素、尿... 相似文献
10.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5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假刺激组15例。治疗组给予频率1Hz、刺激强度为110%静息阈值的rTMS,每日1次,治疗10d,并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随访。采用UPDRS评分、木插板试验、记时运动试验和10m折返运动试验进行疗效评价,评价前患者停服抗PD药物至少12h。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UPDRS总分及Ⅰ、Ⅱ和Ⅲ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患者木插板所用的平均时间明显减少(P〈0.01),记时运动1min平均运动次数明显增加(P〈0.01),行走速度明显增快(P〈0.01),随访3个月仍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生活满意度(L-S1B)无明显变化,而生活质量评分(PDQ)则明显降低(P〈0.05)。假刺激组治疗前后木插板试验、记时运动试验和10m折返运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低频rTMS可以改善P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