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目前,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效果欠佳,多种不同的放疗技术已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以提高其疗效.本研究采用18 F-FDG PET-CT功能影像引导同步加速生物调强放疗技术(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biological radiation therapy,SMABRT)治疗鼻咽癌,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7-06-01-2011-12-05采用GE Discovery ST_8 PET-CT进行模拟定位,显像药物为放射性核素18F标记的FDG,采用视觉分辨法勾画鼻咽肿瘤代谢活性高聚区并定义为GTVnx.pet,中位剂量78 Gy(68.5~81.6 Gy),2.18~2.47 Gy/次,根据CT、MRI或电子鼻咽喉镜所示肿瘤范围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TVnx,中位剂量74.6 Gy(67~80.4 Gy),2.03~2.44 Gy/次;颈部肿大淋巴结GTVnd中位剂量72 Gy(60~78.5 Gy),1.82~2.38 Gy/次;CTV1剂量60 Gy,1.82 Gy/次;CTV2剂量54~56 Gy,1.64~1.70 Gy/次.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56.63个月(1.90~90.97个月).全组4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ocal region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al,LR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分别为83%、93%和86%.Ⅰ、Ⅱ、Ⅲ和ⅣA期4年OS分别为100%、100%、88%和67%(x2=7.710,P=0.052),LFFRS分别为100% 、86% 、92%和97%(x2=1.928,P=0.587),DMFS分别为100%、100%、95%和65%(x2 =14.079,P=0.003).GTVnx.pet低剂量组(≤77 Gy)和高剂量组(>77 Gy)4年OS、LRRFS和DMFS分别为82%和83%(x 2=0.005,P=0.948)、80%和97%(x2 =5.569,P=0.018)、97%和81%(x2 =3.598,P=0.058).多因素分析显示,LRRFS的独立预后因素为GTVnx.pet照射剂量,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为总分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为N分期.全组患者未发生≥3级晚期放射性损伤.结论 采用18 F-FDG PET-CT功能影像引导下SMABRT治疗鼻咽癌,当给予肿瘤代谢活跃区较高的照射剂量时,能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各分期之间LRRFS无显著差异,不增加正常组织晚反应损伤,肿瘤代谢活跃区的照射剂量为影响LRRFS的唯一因素,总生存及无远处转移生存未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局部复发直肠癌(locally recurrent rectal cancer,LRRC)的核心治愈方式目前仍以手术为主。既往接受过放疗的患者行再程外照射的价值存在争议。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现代放疗技术的开展,放疗精确性提高而不良反应减少,使得再程外照射的疗效和耐受性被系列临床研究证实。同时,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LRRC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得到提高。此外,化疗等治疗方式与再放疗的联合应用使患者的预后进一步改善。但临床医师应如何为LRRC患者选择适当有效的再放疗方案仍需要进一步地探索。本文就近年来LRRC再程体外放疗的进展及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好发于胃及头颈部,有多部位播散、惰性发展的特点,其中80%左右为早期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为早期幽门螺杆菌阳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他早期黏膜相关淋巴瘤及抗幽门螺杆菌失败胃黏膜相关淋巴瘤通过放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近些年来放疗靶区的范围已由受累野照射向受累区域照射转变,放疗剂量也由高到低。本文主要针对以上几方面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头颈放疗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目标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头颈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同时选取护理人员34名。观察组执行安全目标管理,对照组执行基础管理,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30%高于对照组73.91%(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27.66±3.47)分和抑郁评分(27.48±3.30)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5.2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目标管理的应用,有利于护理人员的技能提升,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情绪评分,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研究在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后,其营养状况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饮食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的含量、外周血血红蛋白以及营养状况等。结果经过1个月的放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外周淋巴细胞计数以及营养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外周血血红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放疗期间的食管癌患者给予饮食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的含量以及外周血血红蛋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邱艳芳  刘志刚  赵宇  王晖 《中国肿瘤临床》2016,43(23):1053-1057
鼻咽癌是一种与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 )相关的恶性肿瘤,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是鼻咽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且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预后仍较差。目前,免疫治疗已成为实体肿瘤治疗的新方向,其主要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免疫治疗如过继性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免疫节点抑制剂等在鼻咽癌治疗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我院收治的55例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手术30例,手术加术后放疗22例,放化疗1例,单纯放疗2例,接受化疗15例。接受化疗的15例患者中初治后发生转移行化疗12例,术后同步化放疗2例,同期放化疗1例。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其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 55例患者的随访率为96%,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8%、77.3%,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1.8%、35.9%,无局部区域失败生存率分别为79.1%、56.3%。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术后放疗和手术切缘与总生存率相关(P<0.05),手术切缘和术后放疗与无局部区域失败生存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是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5),手术切缘是无局部区域失败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47)。结论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治疗应尽量手术根治切除,局部晚期推荐手术及放疗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放射组学特征构建不同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 预测盆腔肿瘤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γ通过率, 并探讨最佳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盆腔肿瘤调强放疗计划, 采用基于模体测量方式的三维剂量验证结果, γ通过率标准为3%/2 mm、10%剂量阈值。提取基于剂量文件的放射组学特征构建预测模型。分别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自适应增强和梯度提升决策树4种机器学习算法, 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敏感度和特异度, 评估4种预测模型的分类性能。结果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自适应增强、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3、0.85, 0.93、0.96, 0.38、0.69, 0.46、0.46。随机森林模型和自适应增强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1和0.82, 支持向量机和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的AUC值为0.87。结论针对盆腔肿瘤调强放疗计划, 可以采用基于放射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方法来构建γ通过率的预测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和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的分类性能要优于随机森林模型、自适应增强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MRT同期化疗对Ⅲ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单纯IMRT和IMRT同期铂类药物化疗的 251例Ⅲ期鼻咽癌患者,分析相关预后因子和探讨IMRT同期化疗作用。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模型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 10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88.6%、81.1%、68.8%和75.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和鼻咽肿瘤体积是最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同期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PFS和OS (均 P<0.05)。T3N0-1期患者单纯放疗组和同期放化疗组各生存指标均相近(10年LRFS为93.8%∶93.2%,P=0.933;10年DMFS为80.9%∶86.8%,P=0.385;10年PFS为70.6%∶77.7%,P=0.513;10年OS为71.8%∶83.6%,P=0.207);T1-3N2期患者同期放化疗的LRFS、PFS和OS优于单纯放疗(10年LRFS为87.3%∶66.7%,P=0.016;10年PFS为70.2%∶41.0%,P=0.003;10年OS为78.5%∶51.7%,P=0.008),DMFS有提高趋势(10年DMFS为80.3%∶66.4%,P=0.103)。结论 IMRT中同期化疗的加入有助于改善Ⅲ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在N2期组获益较为明显,需要根据患者治疗失败风险予以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Ⅲ-p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化疗后局部复发的高危因素,并依据术后复发部位及频率为该类肺癌术后放疗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105例术后病理证实为Ⅲ-pN2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以不同肺叶原发灶及病理证实不同阳性淋巴结区域为基础术后化疗后的局部复发模式。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PN2站数(P=0.004)、分化程度(P=0.012)、LN阳性率>1/3(P=0.030)及年龄>55岁(P=0.049)是局部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本研究中50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复发(首发或累积),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依次为同侧肺门(20.0%)、残端(19.0%)、LNs4R(18.1%)、LNs4L(17.1%)、LNs7(15.2%);不同肺叶局部复发情况不同,大部分右侧肿瘤以同侧复发为主,而左侧肿瘤多累及对侧纵隔,尤其是LNs4R(15.8%)。大多数患者(76.0%)局部复发时伴远处转移。结论:建议考虑Ⅲ-pN2NSCLC患者的PORTCTV时应根据原发肿瘤所处左、右侧不同肺叶来设计。除支气管残端、同侧肺门及阳性LNs外,左肺PORTCTV常规包括LNs4、LNs7、LNs5及LNs6,右肺PORTCTV常规包括LNs4R及LNs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