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影像组学在评估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与微血管生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按7:3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采用3DSlicer软件半自动勾画感兴趣区,依次从T1WI,T2FLAIR,ADC,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比(Ve)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基于筛选出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胶质瘤IDH1突变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纳入的临床放射学特征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合Radscore建立综合列线图。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胶质瘤IDH1基因分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CD105阳性标记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Radscore与VEGF表达、CD105-MVD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Ktrans与Ve联合模型评估胶质瘤IDH1突变训练组AUC=0.889,验证组0.890;综合列线图训练组AUC=0.938,验证组0.914。各模型的Radscore与VEGF表达、CD105-MVD均呈负相关,其中联合模型的相关性最高(r=-0.570,P<0.001;r=-0.665,P<0.001)。结论:DCE-MRI影像组学可有效评估胶质瘤IDH1突变,且在分析胶质瘤IDH1突变与血管生成相关性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