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DNA解旋酶RecQ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连结(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癌(7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0例)和正常宫颈(20例)组织中RecQL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RecQ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2/20)、55.000%(33/60)、74.700%(55/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宫颈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RecQ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300%和6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的75例宫颈癌患者中,RecQL1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42.000±20.762)个月和(115.990±13.593)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RecQL1表达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肿瘤分期为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RecQL1蛋白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其与宫颈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GEO公共数据库,探讨ATP柠檬酸盐裂合酶(ACLY)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索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ACLY对肝细胞癌术后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预测ACLY推动肝细胞癌发展的机制。方法:收集NCBI的肿瘤公共数据集,对表达谱资料及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方法,分析受ACLY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ACLY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P<0.05);在不同年龄、AFP、肿瘤大小、T分期、BCLC分期的肝细胞癌患者中,ACLY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CLY的表达状态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的总体生存和复发相关(P<0.05);ACLY高表达样本富集了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调控、血管生成、E2F1信号通路、myc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集。结论:ACLY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可以作为潜在的判断肿瘤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肿瘤的靶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过表达人泛素交联酶UBE2D3基因的稳定转染食管癌EC109细胞株,并观察过表达后迁移增殖能力及对顺铂化疗敏感性的改变.方法 食管癌EC109细胞株分别转染pEGFP-C1和pEGFP-UBE2D3质粒后,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和过表达组(OE组),并用G418进行筛选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通过实时定量PCR(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验证过表达效率,用划痕试验检测迁移能力,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半抑制浓度(IC50)法评价对顺铂的敏感性.结果 相对于亲本细胞,NC组UBE2D3 mRNA表达量为1.010±0.590,OE组为2.026±0.898;NC组UBE2D3蛋白表达量为0.923 ±0.237,OE组为1.520±0.487;NC组UBE2D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亲本细胞EC109相近(t=1.005,P>0.05;t=1.492,P>0.05),OE组较亲本细胞组表达高(t=6.682,P<0.05;t=9.150,P<0.05).在12 h NC组的迁移距离为(0.161±0.062) mm,OE组为(0.052±0.007) mm(=4.370,P<0.05);在24 h NC组的迁移距离为(0.309 ±0.071) mm,OE组为(0.074 ±0.012) mm(=3.644,P<0.05);在12 h和24 h时OE组相对于NC组的迁移率分别为0.236±0.051和0.241±0.037,OE组迁移能力明显较NC组降低;在第1天时OE组相对于NC组的增殖率为0.713±0.220(t=13.466,P<0.05),第2天为0.848±0.241(t =27.241,P<0.05),第3天为0.742 ±0.233(t=15.107,P<0.05).使用顺铂处理后,在第1天时OE组的IC50值相对于NC组为0.356±0.154(t =4.326,P<0.05),第2天为0.445±0.098(t =5.870,P<0.05),第3天为0.481±0.096(=5.009,P<0.05),OE组IC50值明显低于NC组;给予5μg/ml顺铂处理后,在第1、2、3天时OE和NC组相对于未使用顺铂处理时的增殖效率均减慢,其中OE组相对于NC组的增殖率分别为0.606±0.283(t=8.872,P<0.05)、0.759±0.089(t=16.771,P<0.05)和0.569±0.574(t =7.885,P<0.05),然而在第1、2、3天时OE组的存活率相对于NC组分别为0.831 ±0.323(t=24.226,P<0.05)、0.875±0.102(t=33.541,P<0.05)和0.853±0.359(t=28.187,P<0.05),顺铂对OE组抑制效率较NC组增加.结论 食管癌细胞EC109中过表达UBE2D3基因,能够抑制其迁移、增殖,增强其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端粒是线性染色体末端的重要保护结构,由端粒DNA和多种端粒结合蛋白构成,参与了细胞的衰老、凋亡和永生化。端粒结合蛋白在端粒沉默、端粒末端的保护及端粒长度的调节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既往研究普遍认为:酵母和脊椎动物的核心端粒结合蛋白分别为CST复合体(Cdc13、Stn1及Ten1)和shelterin复合体(TRF1、TRF2、TIN2、Rap1、TPP1和POT1)。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CST样复合体也同样存在于许多高等真核生物细胞中。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不同类型真核生物CST复合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以揭示其在肿瘤防治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具有特殊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的一个乳腺癌亚型,其治疗一直是乳腺癌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目前,手术和辅助放疗仍是早期TNBC局部治疗的主要方式,传统化疗、靶向治疗研究在TNBC的全身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近几年新药物也不断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研究表明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改善了晚期结直肠癌的预后,但在联合化疗药物方案的选择上稍有差异.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改善K-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相似.新的靶向药物阿柏西普、瑞格非尼等的出现,为晚期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干细胞与乳腺癌的放疗抵抗性和化疗耐受性有关,特定表面分子标志与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相关。目前,针对乳腺癌干细胞的抑制剂正逐步进入临床试验研究并在临床上使用。乳腺癌干细胞同时也是转移的源泉,它和循环肿瘤细胞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总之,探究乳腺癌干细胞的各种特性有利于开发其在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大分割剂量的X线照射人脐静脉血内皮细胞ECV-304,构建放射反应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持续表达模型,为探讨晚期放射反应中的分子靶点及干预策略提供基础。方法:大分割剂量的X线[5Gy/(次·周),连续6周,总计30Gy]照射指数生长期的ECV-304,在第一次照射后1,3,24,72h和后续每次照射后第5天及末次照射后第5,6,7,8周提取mRNA,采用qRT-PCR检测TNF-α、TGF-β1 mRNA水平的变化。于第一次照射后第1,3,24小时和后续每次照射后第5天,及末次照射后第4,6,8周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其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ECV-304低表达TNF-α和TGF-β1。ECV-304细胞受到连续多次5Gy剂量照射后,于不同时间点,TNF-α和TGF-β1mRNA的表达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始终高于正常水平。其中,TNF-αmRNA于末次照射后的第8周,表达量最高,为未照射时的(8.05±1.28)倍(P<0.05);而TGF-β1mRNA于末次照射后第5周升至高峰[为对照组(7.3±0.39)倍,P<0.05]。ECV-304细胞于单次照射后24h,TNF-α、TGF-β1蛋白表达量即开始升高,和mRNA趋势一致,TNF-α蛋白至第6次分割剂量照射后第5天表达量最高[(479.10±21.94)pg/ml(P<0.01)]。而TGF-β1蛋白于末次照射后6周升至高峰,蛋白含量为(2 335.93±126.18)pg/ml(P<0.01)。结论:TNF-α,TGF-β1在大分割剂量照射后,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照射后8周仍持续升高,结果表明放射反应相关因子TNF-α、TGF-β1持续表达细胞模型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的恶性肿瘤,其传统治疗是根治性手术和放疗,而化疗则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2001年起NCCN指南推荐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作为晚期宫颈癌和早期高危宫颈癌的标准治疗,10多年来,同步放化疗明显改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期[1-2],然而随着生存期的延长,患者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也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