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路  刘刚  朱里  李涛 《现代医药卫生》2023,(14):2421-2424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质CT值评估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在该院行肩关节CT检查的11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肱骨近端骨折(骨折组)和非骨折(非骨折组)患者各59例,测量肱骨近端骨质CT值,了解2组患者CT值有无差异,并进一步分析CT值与肱骨近端骨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118例患者肱骨近端骨质CT值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女性患者肱骨近端骨质CT值[(93.18±16.30)HU]明显低于男性[(103.91±16.72)HU],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骨质CT值[(94.17±14.39)HU]明显低于非骨折组[(100.56±19.23)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骨折与复杂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骨质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中肱骨近端骨质CT值可能具有预测肱骨近端骨折的意义,但无法预测骨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与Castleman病所致的副肿瘤性天疱疮(PNP)相关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特征。方法 5例患者包括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21岁。4例BO患者经临床诊断,1例经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行吸气相和呼气相X线胸片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检查。结果 5例患者分别在PNP出现1-8个月后继发BO症状,胸片4例表现为双肺透亮度增加和血管纹理稀疏等过度充气改变,HRCT显示为弥漫性空气潴留征者5例。双肺多个亚段及其远端较大的细支气管柱状扩张4例。小叶核心和支气管管壁增厚4例。纵隔积气3例。片状肺泡实变(磨玻璃影)2例。术后随访5个月至3年均预后不良,呈现不同程度的Ⅱ型呼吸衰竭症状。结论 BO是伴有PNP的Castleman病的少见而严重的合并症,是导致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HRCT上,BO的HRCT最常见表现包括呼气相空气潴留征,支气管扩张和小叶核心或支气管壁增厚。  相似文献   
3.
胸部Castleman病的X线和CT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2  
目的 讨论胸部Castleman病X线和CT表现以及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 胸部Castleman病12例,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35岁,局限型10例,弥漫型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病理上包括透明血管型10例和浆细胞型2例。X线和CT扫描;10例局限型为平均直径4.9cm大小的单发软组织肿块,位于中纵隔或肺门者4例,前纵隔和后纵隔各3例,平扫CT值平均40HU,增强扫描呈早期显著均匀强化,CT值平均133HU,延迟扫描仍持续强化,CT值平均92HU,2例伴有中央区分支状钙化,2例弥漫型表现为双侧中等量胸腔积液,纵隔内多个直径1-2cm大小的淋巴结,胸膜下小结节影和支气管血管束周围结节影,术前CT误诊率为83.3%。结论 胸部局限型Castleman病以强化明显或中央伴有分支状钙化的巨大孤立肿物为特征,CT增强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和临床分型,弥漫型Castleman病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肺灌注的灌注缺陷对肺栓塞诊断及危险分层。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157例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120例患者确诊肺栓塞,所有患者均行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DEPI)及肺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CTPA),根据临床生物学标志及影像学改变,将患者分为肺栓塞低危组(n=30)、中危组(n=35)、高危组(n=55)。比较患者肺栓塞数量,肺动脉灌注缺失面积分数、右/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及心脏生物学标志物。所有患者随访3月并记录结局。  结果  DEPI与CTPA对肺栓塞的诊断相符,诊断符合率为86.1%; CTPA和DEPI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5,特异性为89.20%,敏感度为95.80%,Youden指数为0.85,较CTPA和DEPI单独诊断肺栓塞更好。肺栓塞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的灌注缺损面积、心脏生物学标志物及右/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DEPI可作为CTPA的诊断肺栓塞的补充,并通过肺动脉灌注缺失面积分数危险分层,是一种新的临床诊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站式多模态平扫MR动态成像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及对缺血半暗带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影像资料。对比患者正常区域及病变区域的脑组织血流量(CBF)、造影剂平均峰值时间等参数。结果:弥散加权成像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信号梗死灶,其中28例成像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闭塞。在评价缺血半暗带方面,26例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与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结果高度一致。8例患者两种检测结果不一致,ASL显示高灌注,而DSC显示正常灌注,DSC与ASL显示缺血半暗带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区域各灌注成像参数相比,半暗带及梗死区域的中枢血容量(CBV)及CBF水平更低(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水平更高(P<0.05);与半暗带区域相比,梗死区域的CBF及CBV水平更低(P<0.05),MTT水平更高(P<0.05)。结论:一站式平扫MR可快速准确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个性化治疗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血管内治疗后颅内出血与碘对比剂外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7月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71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根据治疗前常规颅脑CT平扫结果,将患者分为有脑动脉高密度征组(35例)、无脑动脉高密度征组(36例),血管内治疗后1h内用第二代双源CT行脑部双能量CT (dual-energy CT,DECT)扫描,以治疗后24~48 h复查常规CT平扫图像为参考,分析DECT诊断两组病例颅内出血的效能。结果:35例有脑动脉高密度征患者中,27例治疗后1h内出现颅内高密度灶,DECT正确诊断6例为存在出血,14例正确诊断为碘对比剂外渗,7例诊断为碘对比剂外渗的病例出现出血转化,DECT鉴别诊断颅内出血的灵敏度46.2%、特异度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66.7%,准确率74.1%。36例平扫无脑动脉高密度征患者中,18例治疗后1h内出现颅内高密度灶,DECT正确诊断6例为存在出血,11例正确诊断为碘对比剂外渗,1例诊断为碘对比剂外渗的病例出现...  相似文献   
7.
8.
局限性Castleman病特征性钙化的CT表现和病理学对照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讨论局限性Castleman病特征性钙化的CT表现和病理学特征。方法:22例局限性Castleman病中有5例合并钙化。瘤灶位于后腹膜腔者3例,前纵隔者2例。均经CT扫描和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2例局限性Castleman病5例有钙化,CT均表现为中央性分布的分支状或斑点状,其中1例伴有周边壳状钙化。增强扫描均呈显著均匀强化。病理学分型为透明血管型4例,中间型1例,分支钙化均沿增生的小血管分布。结论:中央性分支状钙化和病灶显著均匀强化是局限性Castleman病定性诊断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表现与病理学对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CT表现特征。方法:8例Castleman病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均有完整的临床,CT影像和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和病理特征。结果:病理上包括透明血管型7例和混合型1例。CT扫描7例表现为直径5-15cm的单发巨大软组织肿块,1例为肝门区多发的球形病变,直径1-4cm,平均CT值3-49HU(平均44HU),增强扫描早期显著的均匀强化,CT值高达114-195UH(平均133HU),3例伴有中央区分支状或点状钙化。8例术前CT均误诊。结论;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绝大多数表现为孤立的明显强化或伴有中央分支状钙化的肿物,CT增强扫描对于明确诊断和临床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辐射、低对比剂方案在肺动脉CT成像中的应用,评价两者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使用西门子FLASH双源CT进行肺动脉血管成像,使用两种方式采集数据。低剂量组使用低辐射(70kV)、低对比剂方案设备参数,对比剂注射方案注射流率均为2.5~3.0ml/s,注射总量25ml对比剂+50ml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对比剂注射流率均为3.5~4.5ml/s,注射总量60ml对比剂。结果两组肺动脉图像达到诊断要求,低剂量组肺动脉的CT值、图像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SD)高于对照组,信噪比(signalnoise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noiseratio,CN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Kappa=0.423,具有中等一致性;低剂量组Kappa=0.728,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照组CTDIvol(9.12±1.16)高于低剂量组(1.9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7.318,P<0.001);对照组DLP(255.71±42.52)高于低剂量组(50.68±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1.729,P<0.001)。结论70kV低辐射、低对比剂方案在肺动脉成像中是可行的,在低剂量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