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39例脑脊膜转移瘤诊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分析软脑膜转移瘤的临床表现和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价该病的诊断要点、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确诊指标,探讨目前可行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39例软脑膜转移瘤患者,全部行CT平扫,其中29例行增强扫描;35例行MRI平扫,其中26例行增强MRI扫描;给予放射治疗 鞘内化疗32例,单行鞘内化疗3例,单行放射治疗2例,支持、对症治疗2例.结果:增强MRI扫描显示为4种表现:软脑膜受累、硬膜受累、脊膜受累及脑水肿,33例行腰椎穿刺的患者显示18例蛛网膜下腔开放压力升高,其中16例查见癌细胞;放疗 鞘内化疗组平均生存7周,单纯鞘内化疗组平均生存4.5周,局限性脑膜转移灶单纯放射治疗,平均生存31.5周,对症、支持治疗组,平均生存4天.结论:对软脑膜转移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防止神经系统进一步损害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增强MRI扫描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腰穿CSF细胞学检查为确诊的重要手段,受累区的放射治疗和鞘内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疗法在治疗多种晚期实体瘤中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其中包括了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在过去几年中,已有多种ICIs应用于CRPC,并证明可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OS),但是由于适用人群受限以及毒副作用大,大部分药物的临床获益很少是持久的。目前可预测ICIs在CRPC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仍欠缺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因此寻找相关生物标志物对指导治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晚期癌症患者配偶的情感障碍及其生活质量。方法:于2004-03/2005-01选择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肿瘤科住院癌症患者配偶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CT、Mill、PET-CT诊断为晚期癌症,诊断前受试者与患者生活在一起1年以上,并于受试前了解到患者大概的治疗过程、治疗手段及患者的预后。纳入符合标准患者配偶80人作为观察组,并选择与观察组性别、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无显著差异,配偶及本人无急慢性疾病的已婚健康受试者40人为对照组。同时根据观察组患者配偶的性别分为男配偶组(n=34)和女配偶组(n=46),根据癌症患者发病的不同部位,分为头颈部肿瘤组(n=26),胸部肿瘤组(n=21),腹部肿瘤组(n=14),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组(n=6),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组(n=13)。根据癌症患者的治疗情况分为初治组(n=38)和复发转移组(n=42)。采用作者自行设计的一般治疗调查表调查受试者的一般及特殊情况,包括受试者社会人口统计资料及特殊问题调查问卷(让受试者填写最影响生活质量的5个问题,共10个条目)。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各组受试者的生活质甓进行测定,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4个方面,其中客观指标40条,主观满意度指标24条,每一条均最化为1(极差)到5(极佳)级记分,每个因子的主观指标以累计得分法记分,最高分为2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填表答卷前由医护人员采用统一指导语对试题给予解释。主要对各组受试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并观察影响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组间比较采用x。检验。结果:参加调查的观察组80人及对照组40人,调查问卷全部收回并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各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结果比较:观察组除了物质生活维度外,生活质量总分、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均较正常对照组差(t=7.93-8.89,P〈0.01);女性配偶在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上较男性配偶低(t=2.52~3.95,P〈0.01~0.05);复发转移组在心理功能维度得分高于初治组(t=2.51,P〈0.05),而初治组的社会功能维度高于复发转移组(t=2.54,P〈0.05);不同部位癌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各维度无显著性差异。②影响患者配偶生活质盛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担心疾病不能治疗,担心有创治疗,担心病情恶化,担心患者生命危险、担心家庭的经济,担心疾病遗传等。结论:晚期癌症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较差,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担心患者疾病不能治疗,在遇到心理应激时,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情感障碍,经治疗而复发或转移的癌症患者配偶,虽有一定的心理应对,但仍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及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4.
徐萌  朱新海  盛良翮 《中药材》2008,31(9):1396-1399
目的:研究益气养肺方对肺癌耐药细胞体外生长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养肺方干预肺癌耐药的线粒体及半胱天冬酶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肺癌耐药细胞株SW1573/2R120,分别以益气养肺方和阿霉素作用于肺癌细胞,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RP蛋白表达,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和胞内钙离子(Ca2 )浓度,酶标法测定半胱天冬酶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益气养肺方组细胞抑制率明显增加,MRP蛋白表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和胞内Ca2 水平下降,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增加.结论:益气养肺方具有干预和逆转肺癌耐药的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上调Caspase-3、Caspase-8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恶心和呕吐是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毒副反应 ,是癌症化疗患者最头痛的症状。尽管恶心、呕吐是自限性的 ,而且很少危及生命 ,但是可加重癌症患者的营养障碍及降低生存质量。胃复安是多巴胺D2 受体阻断剂 ,通过阻断中枢化学感受区 (CTZ)的D2 受体而发挥止呕作用 ,高剂量也阻断 5 -HT3受体 ,常用于包括肿瘤化疗、放疗在内的各种呕吐。 2 0 0 3年 7月 ,我们成功抢救了 1例胃复安治疗鼻咽癌化疗后呕吐致心室颤动的患者 ,并让患者按时回院进行放、化疗 ,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患者 ,男 ,18岁 ,颈部出现肿块 7个月 ,经当地医院病理确…  相似文献   
6.
背景吗啡是WHO倡导的治疗中重度癌症疼痛的首选药物.硫酸吗啡控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是口服长效吗啡.该药对解除肿瘤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十分重要.目的观察硫酸吗啡控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对重度癌痛的止痛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外科、内科、中医科.对象1995-10/1998-06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肿瘤伴重度疼痛的住院患者参加此次试验.方法182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重度癌痛患者,95例服用硫酸吗啡控释片,12例因药物的副作用、死亡、出院而失访,83例符合标准进入试验.87例服用硫酸吗啡缓释片,25例因药物的副作用、死亡、出院而失访,62例符合标准进入试验.初始剂量均为30 mg口服,每12 h 1次;据实际镇痛效果来调整用量,直到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主要观察指标疼痛强度、疼痛缓解率及完全缓解率、缓解时间、副作用、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硫酸吗啡控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95%,94%.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2%,80%.镇痛有效时间分别为(9.1±4.1)h,(8.7±4.4)h.两药镇痛效果及镇痛有效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有62例(75%),47例(76%)生活质量较前提高一个等级,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硫酸吗啡控释片组分别为(34.6±11.5),(52.6±13.0)分(P=0.000);硫酸吗啡缓释片组分别为(37.7±9 7),(49.8±12.9)分(P=0.000),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药对骨痛、内脏痛、软组织浸润痛效果好,对神经痛效果欠佳.结论硫酸吗啡控释片或硫酸吗啡缓释片对重度癌痛止痛效果相似,镇痛时间长,副作用小,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monoclonal antibody,bFGF-mAb)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首先制备bF-GF-mAb并纯化,然后用氯胺T法制备125I-bFGF-mAb,γ放射免疫计数仪检测三氯醋酸(TCA)沉淀前后血浆、组织的放射性计数,用3P97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房室模型,并计算相应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氯胺T法制备的125I-bFGF-mAb,其放化纯度≥98%,TCA沉淀率(90.8±10.2)%。T12α为0.1~0.2 h,T12β为1.05~1.84 h和T 12γ为81.6~90.3 h。125 I-bFGF-mAb在小鼠的心、肝、肺等组织器官中有较高的放射性计数,在脑和眼中放射性计数较低。结论 125I-bFGF-mAb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模型,且具有组织分布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单抗与替吉奥(gimeracil and oteracil porassi-um,又称S-1)联合应用体内外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增殖、移植瘤生长及转移、肿瘤血管新生的协同作用。方法:CCK-8法检测bFGF单抗及S-1对Lewi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自发转移瘤模型,32只小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NS)组、bFGF单抗组、S-1组和bFGF单抗+S-1组,每组8只;测量瘤体,绘制生长曲线,称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计数各组肺表面转移瘤结节;CD31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转移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bFGF单抗、S-1剂量依赖性抑制Lewis细胞增殖(P<0.05),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或P<0.01)。bFGF单抗组、S-1组以及bFGF单抗+S-1组对Lewis转移瘤的抑瘤率分别为37.8%、47.7%、65.9%,联合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或P<0.01)。联合组肺表面转移结节、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单药组(2.71±0.76vs6.57±0.98、4.71±0.76;21.6±2.9vs33.4±4.9、41.9±6.3;P<0.05或P<0.01)。结论:bFGF单抗联合S-1对Lewis肺癌移植瘤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增殖及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源化FGF2 单抗体E12 体外联合化疗药物抑制乳腺癌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分析人源化FGF2 单抗可变区人源氨基酸序列比率;SDS-PAGE 和HPLC 检测单抗纯度;ELISA 测定单抗效价;BSA 法检测单抗浓度;CCK-8 法检测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对乳腺癌肿瘤细胞株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FGF2 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细胞株的促凋亡作用;使用Discovery Studio 4.5 软件对单抗的表位进行分析。结果:单抗可变区人源氨基酸序列比率重链为98.89%,轻链为100.00%;单抗纯度为99.02%;单抗ELISA 效价为1/243 000;单抗浓度为8.74 mg/ ml;CCK-8 结果表明顺铂为10、5、2.5、0.625 μg/ ml 时,单抗+顺铂组比顺铂组对MCF-7 细胞抑制率提高了14.5%、10.4%、1.5%、0.5%;对MDA-MB453 细胞抑制率提高了15.5%、14.8%、13.0%、6.8%,紫杉醇为1.0、0.1、0.01 μg/ ml 时,单抗+紫杉醇组比紫杉醇组对MCF-7 细胞抑制率提高了14.5%、11.1%、9.3%,紫杉醇为0.1、0.01、0.001 μg/ ml 时,单抗+紫杉醇组比紫杉醇组对MDA-MB453 细胞的抑制率提高了18.6%、19.9%、6.8%;流式结果表明,单抗、紫杉醇及单抗+紫杉醇组的MCF-7 细胞在AnnexinV/ PI 双阳性区所占比例提高了6.13%、7.36%和12.83%,同理MDA-MB453 细胞所占比例提高了4.86%、7.1%和14.1%,单抗、顺铂及单抗+顺铂组MCF-7 细胞在Annexin V/ PI 双阳性区所占比例提高了6.39%、9.46% 和17.76%,同理MDA-MB453细胞所占比例提高了5.38%、9.06%和19.39%;表位分析结果表明FGF2 单抗有效封闭FGF2 与受体结合的部分位点。结论:FGF2 人源单抗E12 人源化程度较高;FGF2 人源化单抗联合化疗药物相对单药组可较明显地提高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以及促细胞凋亡作用;本研究为FGF2 抗体药物研发提供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家庭关系、应对方式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及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对352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男性患者的理想亲密度、理想适应度及实际适应度较女性患者低( P<0.05),而亲密不满意度高于女性患者。吸烟患者理想亲密度、实际适应度低于非吸烟患者,而适应不满意度高于非吸烟患者。自尊与面对成正相关,与屈服成负相关。自尊与理想亲密度、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度呈正相关(P<0.05),与亲密不满意度及适应不满意度呈负相关。面对与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度呈正相关,与适应不满意度呈负相关。屈服与亲密不满意度、适应不满意度呈正相关,与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度呈负相关。回避与亲密不满意度、适应不满意度呈正相关,与理想亲密度呈负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可引导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减缓压力,发挥其家庭功能,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