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呼吸二科收治的100例经病理诊断为晚期(ⅢA~Ⅳ期)NSCLC的患者,男60例,女40例,年龄(58.94±12.33)岁,年龄范围为35~72岁。根据基因检测结果,依据患者基因突变情况分为EGFR-TKI组(n=48)、克唑替尼组(n=7)与联合治疗组(n=45),EGFR-TKI组采用EGFR-TKI治疗,克唑替尼组采用克唑替尼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淋巴细胞亚群[表面抗原分化簇3(CD3+)、表面抗原分化簇4(CD4+)、表面抗原分化簇8(CD8+)、CD4+/CD8+]和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卡氏行为能力状况量表(KPS)评分]。结果 EGFR-TKI组的有效率(68.8%)、疾病控制率(87.5%)和克唑替尼组的有效率(71.4%)、疾病控制率(85.7%)高于联合治疗组[(31.1%)、(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GFR-TKI组CD3+[(49.67±7.35)%]、CD4+[(42.00±5.17)%]、CD4+/CD8+(1.97±0.51)高于治疗前[(28.73±4.92)%]、[(24.16±3.90)%、(1.30±0.49)],克唑替尼组CD3+[(51.21±7.72)%]、CD4+[(40.79±4.37)%]、CD4+/CD8+(2.01±0.48)高于治疗前[(28.42±4.52)%]、[(23.85±3.73)%、(1.30±0.52)],联合治疗组CD3+[(41.05±6.37)%]、CD4+[(34.52±4.41)%]、CD4+/CD8+(1.67±0.45)高于治疗前[(28.62±5.36)%]、[(23.65±3.66)%、(1.28±0.53)],三组患者的CD8+[(16.71±1.79)%、(15.90±1.93)%、(21.28±2.40)%]均低于治疗前[(26.44±3.20)%、(26.42±3.11)%、(26.32±3.05)%];治疗后,EGFR-TKI组的SF-36评分[(84.26±6.70)分]、卡氏评分[(86.29±7.92)分]和克唑替尼组的SF-36评分[(82.85±5.72)分]、卡氏评分[(87.84±7.28)分]均高于联合治疗组[(67.19±6.33)分、(73.56±8.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乳腺癌保乳保腋窝术后分别采用常规切线野(CTF)、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正向调强放疗(IMRT)技术放疗中Ⅰ站、Ⅱ站和Ⅲ站腋窝淋巴结覆盖剂量。方法 回顾分析连续42例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而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保乳术后T1-2N0M0期患者。按照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标准勾画Ⅰ站、Ⅱ站和Ⅲ站腋窝淋巴结引流区。每位患者均制定全乳+腋窝CTF、3D-CRT和IMRT 3种放疗计划,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分析腋窝淋巴结覆盖剂量。结果 CTF、3D-CRT和IMRT放疗计划腋窝各站受照剂量不同,I站累及平均剂量分别为(40.1±6.8)、(35.4±8.3)和(32.9±7.0)Gy(F=10.269,P<0.05),Ⅱ站分别为(33.2±7.1)、(30.6±6.7)和(30.4±7.0)Gy(P>0.05),Ⅲ站分别为(9.6±6.8)、(6.4±4.5)和(5.2±3.7)Gy(F=8.377,P<0.05)。腋窝各站接受相同处方剂量的体积不同,I站V50(接受50 Gy处方剂量体积)分别为21.3%、27.6%和9.6%(F=13.161,P<0.05),Ⅱ站V50分别为12.9%、15.9%和8.3%(P>0.05),Ⅲ站V50分别为0.4%、0.1%和0(P>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保腋窝术后采用CTF、3D-CRT和IMRT 3种放疗技术时腋窝Ⅰ站、Ⅱ站和Ⅲ站淋巴结引流区覆盖剂量有限,因此对于发现腋窝微转移、但未清扫腋窝的患者,应充分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制定个体化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法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72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约登指数确定PLR最佳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PLR组和低PLR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降低患者选择偏倚。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的预后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 Cox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史、TNM分期、体质量指数(BMI)、癌胚抗原(CEA)、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PLR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相关(χ2=6.63、7.08、30.38、10.40、12.95、13.21、4.52、4.06、7.77,P<0.05)。PLR最佳临界值为159.93。倾向性评分匹配前高PLR组103例,低PLR组169例,SII和LMR有统计学意义(χ2=52.23、13.51,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高PLR组62例,低PLR组62例,两组的预后相关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TNM分期、BMI 、CEA和PLR均为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高PLR组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低PLR组(χ2=3.29,P<0.05)。结论 PLR对评估食管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PLR越高,生存期越短。针对PLR开展个体化干预,或许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吸混合氧加服烟酰胺对放射治疗增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加肿瘤组织的血氧浓度 ,改善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 ,提高肿瘤的放射治疗效应 ,是放射治疗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本院对 2 0 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了吸 5 %CO2 95 %O2 (CB)加服烟酰胺 (NA)对放射治疗增敏的前瞻性随机分组临床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观察组 10 0例 ,中位年龄 5 0 .0岁 (32~ 6 9岁 ) ,对照组10 0例 ,中位年龄 5 0 .5岁 (32~ 74岁 )。观察组鳞癌 99例 ,腺癌 1例 ;对照组鳞癌 97例 ,腺癌 3例。依据 1994年“FIGO”蒙特利尔会议分期法分期 :观察组Ⅱb期 5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诱导化疗+调强放疗(IMRT)±巩固化疗模式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8例食管鳞癌患者,采用IMRT技术,铂类为基础双药化疗方案,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OS)及局部控制率(LC),Log-rank法检验单因素预后情况,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97.2%,1、3、5年OS分别为76.9%、50.9%和32.3%,1、3、5年LC分别为73.6%、58.5%和54.9%。加入巩固化疗、无巩固化疗的中位OS分别为51、15个月(χ2=5.07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近期疗效和是否巩固化疗是影响OS的因素;近期疗效与LC相关。全组急性3级放射性食管炎、消化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及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7.4%、6.5%、12.0%和0.9%,均无4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晚期不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肺纤维化,1级和3级均为2例,占1.9%。结论 食管鳞癌行诱导化疗+IMRT±巩固化疗能获得较好疗效,加入巩固化疗可能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针对无法耐受或拒绝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应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99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乏氧显像评价肿瘤放疗疗效提供依据。方法15只H22肝癌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分成3组,每组各5只。A组不进行放疗;B组单次放疗25Gy后即刻进行^99Tc^m-HL91显像;C组单次放疗25Gy48h后进行^99Tc^m-HL91显像,计算B、C组放疗前后同一感兴趣区(ROI)内肿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放射性计数比值(T/N);测定A、B、C组凋亡细胞、G1期和S期细胞比例及观察肿瘤组织放疗前后病理变化。结果(1)B组放疗后T/N值较放疗前显著增高(P〈0.05);C组放疗后T/N值较放疗前显著降低(P〈0.05)。(2)A、B、C组凋亡细胞之间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C组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A、B组,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A、B组(P〈0.05);C组肿瘤组织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凋亡细胞和大量细胞碎片。结论^99Tc^m-HL91显像是一种有价值的评价放疗疗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以原子级几何模型模拟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损伤的遍历算法目前存在着计算时间长、收敛速度慢、计算设备要求高等缺点,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沉积点和羟自由基(·OH)位置信息的含噪声密度聚类(DBSCAN)算法,该算法结合概率统计方法,能快速地得到DNA链断裂产额,帮助进一步研究DNA集簇性损伤的变化规律。首先,课题组依托放射生物学蒙特卡罗模拟软件Geant4-DNA,模拟质子和次级粒子在细胞核中的输运以及它们对水分子电离激发的过程,获得粒子能量沉积点和羟自由基的位置信息。然后在简化的细胞核几何模型中,利用损伤发生概率函数计算得到DNA损伤点的空间分布数据集,确定损伤点密度,由DSBCAN算法计算DNA单链断裂(SSB)和双链断裂(DSB)产额。最后分析DNA链断裂产额随传能线密度(LET)值变化的趋势,总结出不同损伤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与遍历算法相比,本文新算法模拟速度快且模拟精度高,模拟结果同其他实验和模拟方法相比较,具备良好的一致性。实现了在分子水平上快速获得质子辐射致DNA集簇性损伤更为精细的信息,为辐射生物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和有力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协同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比较单纯后程加速超分割及在后程加速分割基础上协同化疗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与毒性。方法:将15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成3个组;(1)常规分割(CF)组为5次/周,2.0Gy/次,总量Gy;(2)后程加速超分割(LCAF)组则先常规照射30Gy3周后改2次/d,1.5Gy/次,间隔≥6h,加量至60Gy;(3)后程加速超分割协同化疗(LCAF+C)组,在LCAF的同期加用顺铂20mg,氟尿嘧啶500mg,1次/周,共5个周期。结果:CF和LCAF及LCAF+C3个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54%、30%、18%、18%和76%、56%、44%、42%及82%、62%、50%、44%;1、2、3、4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0%、32%、26%、24%和72%、60%、56%、54%和78%、66%、56%。2种率LCAF和LCAF+C组均明显高于CF组(P<0.01),LCAF与LCAF+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急性毒副作用LCAF+C组较CF组严重,LCAF组介于二者之间。3个组的晚期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无明显差异,而LCAF和LCAF+C组死于局部未控或复发的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LCAF与LCAF+C组均能显著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但毒性增加,同期小剂量化没有降低远地转移率。  相似文献   
9.
 肿瘤异位促性腺激素分泌综合征导致男性乳房发育,多见于肺癌(未分化癌)、肝癌及个别胃癌。笔者曾见一例食管鳞癌发生男性乳房发育,报道如下:患者李××,男,44岁。因进食发噎半年,进行性加重于78年6月29日入院。住院号781622。  相似文献   
10.
 姚某、男、35岁。主因吞咽疼痛50余天,发现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0天,于78年7月14日入院。患者于78年1月底开始感觉乏力、于咳、伴低热、盗汗。5月下旬始感进食时胸骨后下方刺痛,半月后呈持续性胸骨后疼痛,并向上腹、两季肋部放射。无明显吞咽困难。6月下旬发现右锁骨上区有数个黄豆大淋巴结。在某医院经食道造影及纤维内窥镜检查诊断为食管鳞癌,右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给氟脲嘧啶2.5克,811—7号22支,青霉素400万单位,链霉素5克,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