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1.
2.
本文研究了电离辐射和化学致癌剂对鼠胚原代培养细胞SCE和染色体畸变发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说明SCE可以作为检测化学致癌剂的一个比较敏感的指标。电离辐射和化学致癌剂对SCE及染色体畸变的诱发具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可能与它们致癌作用的机制和致癌作用的强弱有关。此外,本实验说明鼠胚原代培养细胞,在研究电离辐射和化学致癌剂对SCE的诱发中是一个较好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60Co γ射线300拉德照射和/或MCA体外诱发小鼠骨髓转化的细胞, 给受60Co γ线500~600拉德一次全身照射的小鼠不同部位接种, 除静脉接种即刻死于肺栓塞外, 其它部分均有较高的肿瘤发生率。用相同或相近似的细胞数接种同种小鼠的不同部位, 则颅内和眼前房的肿瘤发生率最高, 所需细胞数最少;皮下次之;腹腔肿瘤形成率较低, 且需要细胞数也多。病理组织学诊断为纤维肉瘤。腹腔肿瘤形成的潜伏期为7~30天。看来皮下接种操作简便, 细胞量也不需太多;眼前房和颅内注射虽需细胞量较少, 但技术操作较难些, 在细胞量不足的情况下是值得采用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