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7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51篇
预防医学   367篇
药学   234篇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6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猕猴桃汁抗环磷酰胺致突变作用的机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用大鼠外周血双核淋巴细胞微核测试法(CBMNT),在哺乳动物整体水平,研究猕猴桃汁抗环磷酰胺(CP)的致突变作用以及生物转化Ⅱ相酶的作用。方法测定大鼠外周血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及肝组织中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T)、谷氨酰胺转肽酶(γGT)活性。结果猕猴桃汁对CP诱发的大鼠外周血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明显诱导大鼠肝脏总GST、UDGTP活性,但对γGT活性无显著影响。大鼠外周血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与总GST、UDGTP活性呈明显负相关。结论猕猴桃汁抗CP致微核形成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通过诱导机体外来化合物代谢解毒酶系,加速CP的代谢灭活  相似文献   
3.
《毒理学杂志》2007,21(4):331-332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毛囊体外游离培养方法,探讨体外毛囊培养方法作为化学物毛发毒性损害评价系统的可行性,建立快速、简便的化学物对毛发毒性评价方法。方法本研究选用SD大鼠背部皮肤毛囊和触须毛囊,在Williams’E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体外游离培养,经过研究比较和统计分析,确定不同部位毛囊的选择、不同生长阶段的毛囊选取、观察时间、评价指标和样本量等要素,建立毛发毒性体外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以来氟米特、阿糖胞苷、米诺地尔、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环孢素A为受试物对该评价系统进行测试。结果通过研究比较和分析,评价系统选用出生后8~12d的SD大鼠背部皮肤毛囊为研究材料,以毛囊培养前4天为观察时间,以每日生长长度和4d净增长度为评价指标,以15枚毛囊为每组样本量。结果来氟米特平均4d净增长长度分别为(0.839±0.111)、(0.683±0.102)、(0.412±0.073)mm,与对照组比较,除2.5μg/ml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和50μg/ml则完全抑制毛发生长,未见毛发生长现象。阿糖胞苷平均4d净增长长度分别为(0.719±0.127)、(0.588±0.109)和(0.413±0.141)mm,与对照组比较,4d平均净增长长度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25、50和75μg/ml3组之间,差异也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已知可促进毛发生长的受试物米诺地尔(Minoxidil)、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进行观察。结果发现,米诺地尔在浓度为70、140和280μg/ml的对体外培养的毛囊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毛囊4d平均净增长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60μg/ml时毛囊4d平均净增长长度为(0.458±0.136)mm,对毛囊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其他受试物环孢素A(120μg/L)、神经生长因子(100μg/L)、表皮生长因子(20μg/L)均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4d平均净增长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SD大鼠背部皮肤毛囊体外培养建立研究化学物对毛发毒性的评价系统是可行的。该系统简单易行,针对性强,周期短,取材方便,指标客观量化,经过进一步完善和验证有望成为一个化学物对毛发生长毒性和药理作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烹调油烟对肺组织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烹调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因此,在高温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成为我国室内生活环境中最为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肺脏作为烹调油烟的主要吸收器官,是易受损害的靶器官之一。近年来关于烹调油烟对肺组织及其他组织毒性作用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许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其与女性肺癌尤其是肺腺癌、鳞癌发生存在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苯并(a)芘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0、5mg/kg B(a)p连续灌胃10天染毒小鼠,观察B(a)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C)吞噬功能及Fc受体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剂量为200mg/kg的B(a)p染毒组,小鼠PEC吞噬率为25.9%,对照组为43.9%,吞噬率下降近50%;剂量为100、50mg/kg的B(a)p染毒组,未见PEC吞噬率有明显变化。在三个染毒剂量组,均未见小鼠PEC Fc受体功能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大豆异黄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异黄酮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具有抗细胞增殖、抗癌与抗衰老作用的非营养成分,现有资料表明,异黄酮还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犤1犦,可以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和迁移以及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犤2犦。本实验以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为研究对象,研究异黄酮对梗阻肾病理改变、ICAM-1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初步探讨异黄酮对肾间质纤维化(RIF)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模型:雄性Wistar大鼠,6周龄,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18只、对照组(C)30只和异黄酮组(G)42只。大鼠UUO模…  相似文献   
7.
遗传毒理学短期试验(STT)的发展促进了生物统计学的研究,统计学的观点和方法在STT的设计和结果评价中超关键作用,本文介绍遗传毒理学STT统计学评价的要点及进展,STT的设计应遵循随机,重复及对照的原则,要求样本的各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并具有代表性.合理的实验设计是正确的统计学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遗传毒理学短期试验统计评价的要点周宗灿,王纪宪北京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北京生物数学和生物统计学教研室100083遗传毒理学短期试验(STT)的目的是检测化学品及环境样品的遗传毒性,评定对哺乳动物和人体细胞及性细胞的遗传危险性,以及,预测对哺乳动...  相似文献   
9.
甘氨双唑钠的致突性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200433贺清玉,印木泉,陈耀富甘氨双唑钠(CMNa)是一种亲电子辐射化疗增敏剂[1],对肿瘤乏氧细胞有明显的辐射增敏作用,能浓集肿瘤组织和对肿瘤有定位作用,在脑内含量低,降低了神经毒副作用[2]。...  相似文献   
10.
薛彬 《中国公共卫生》1994,10(9):387-389
用宿主抵抗力改变评价化学物质免疫毒性作用北京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100083)薛彬机体在接触化学物质后,免疫毒性主要表现为免疫抑制、变态反态和自身免疫。,由于免疫抑制,可改变机体对细菌、病毒、寄生虫、可移植肿瘤和自发肿瘤的抵抗力。一般来说B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