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肿瘤的基因表达不但决定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而且对肿瘤的化疗药物敏感性也有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探讨化疗药物敏感性的预测奠定了基础[1].RB蛋白通过影响肿瘤的细胞周期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产生影响.本实验以人乳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去磷酸化RB蛋白与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Real-time PCR检测Rac2基因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ac2、JNK、p38等蛋白的表达;基因沉默Rac2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以及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晚期凋亡。结果随着DADS质量浓度的增加,Rac2基因mRNA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未干扰组相比,siRac2RNA组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Rac2siRNA干扰的DADS诱导的K562细胞并未出现梯状条带。与未干扰组相比,siRac2RNA组在5.0,10.0和15.0mg·L-1 DADS作用于K562细胞8h后,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0和15.0mg·L-1 DADS作用于K562细胞24h后,蛋白Rac2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用siRNA抑制Rac2蛋白的表达后,JNK1的表达显著降低,p38和磷酸化的p38的表达在Rac2干扰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Rac2与DADS诱导K562细胞凋亡、活性氧的产生密切相关。活化的Rac2选择性地激活JNK信号通路而不是p38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胸腔内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在临床诊断的价值,并对照两组的结果,阐明联合检测的优越性。方法在CT引导定位下用腰穿针9号经皮胸腔内肿块穿刺,用50 ml注射器多次负压抽吸获得足量标本物,供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病理标本可作耐药基因检测(MDR)。结果 80例均穿刺成功,获得细胞学和病理学材料,其正确率:细胞学81.25%,病理学90.00%,联合检测93.75%;联合检测与细胞学检查正确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7)。两组特异性均为100%。并发症6例中气胸4例,痰血2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胸内肿块穿刺术为明确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经济的检查方法,减少了剖胸探查术,可为化疗准确用药提供新的实验室资料(病理可做耐药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及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文版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认知功能量表(FACT-Cog)、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对10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化疗前患者认知障碍得分为92.18±17.09,显著低于化疗后(得分101.02±24.58,P0.01);化疗前认知障碍发生率为68.9%,化疗后为92.5%;化疗前自我效能得分为82.79±26.64,化疗后为73.08±1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自我效能与认知障碍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232~-0.533,P0.05,P0.01)。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高,且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护理人员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从而减轻化疗相关认知障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复方芩柏颗粒对大鼠放射性皮炎创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芩柏颗粒治疗大鼠放射性皮炎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度放射性皮炎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复方芩柏颗粒喷雾伤口(实验组)、地塞米松软膏外涂(传统组)及生理盐水喷雾处理(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各组伤后2、6、10、18、24d的创面肉芽组织、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肉芽组织平均数及创面愈合率在伤后6、10、18、24d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及传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bFGF的表达在6、10、18d时亦高于对照组及传统组(P0.05)。结论复方芩柏颗粒对大鼠度放射性皮炎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促进创面组织的bF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化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建立裸鼠模型,将28只成瘤雌裸小鼠随机分成7组:Ⅰ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Ⅱ组给予顺铂1 mg/kg;Ⅲ组给予顺铂4 mg/kg;Ⅳ组给予罗格列酮10 mg/kg;Ⅴ组给予罗格列酮30 mg/kg;Ⅵ组给予罗格列酮10 mg/kg+顺铂1 mg/kg;Ⅶ组给予罗格列酮30 mg/kg+顺铂1 mg/kg。隔天腹腔注射给药,共8次。于最后一次给药后48 h处死各组小鼠,测量皮下移植瘤体积和瘤重;HE染色观察移植瘤的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PPARγ、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实验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瘤重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低、高剂量ROZ联合用药组较低剂量顺铂组抑瘤作用明显增强(P<0.05),其瘤重抑制率分别为52.11%和83.80%。低、高剂量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比较,PPARγ、caspase-3的表达水平上调,bcl-2表达水平下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该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强(P<0.01)。结论罗格列酮对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化疗具有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PPARγ和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  相似文献   
8.
人性化医疗服务应从"空姐式"、"亲友式"向更高层次的"诚信式"医疗服务发展。人性化医疗服务需贯穿癌症诊疗的全过程,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生理需要和人格尊严,还要提高癌症治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人性化医疗服务还需要医务人员加强医患沟通,不断学习,提高职业道德和医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方芩柏颗粒剂治疗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的疗效及其机制,为临床治疗放射性皮炎提供新方法.方法 建立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复方芩柏颗粒(实验组)、地塞米松(传统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处理.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各组大鼠伤后2、6、10、18、24 d的创面肉芽组织、愈合率及创面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bFGF)的表达.结果 创面肉芽组织及愈合率:实验组在6、10、18、24 d各时相点较对照组及传统组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FGF的表达:实验组伤后6、10、18 d时bFGF表达高于对照组及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复方芩柏颗粒外涂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F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基于儿科评估三角的互联网医院危急患儿识别系统,并评价系统评估准确性。方法 按照系统开发程序构建基于儿科评估三角的互联网医院危急患儿识别系统。收集40个标准化案例,由4名互联网医院儿科医务人员应用系统判断患儿病情,采用模拟评估法评价系统的信度。由2名儿科分诊护士线下应用儿科评估三角及15名互联网医院儿科医务人员应用系统对644例患儿进行病情评估,采用诊断性试验评价系统评估准确性。 结果 系统4名评定者间信度ICC为0.665,重测信度为0.527~0.899(均P<0.05)。应用该系统对儿科评估三角中外观、呼吸、循环、识别危急患儿的灵敏度分别为70.0%、86.7%、50.0%、80.0%,特异度分别为79.3%、93.6%、99.7%、73.5%,约登指数分别为0.493、0.803、0.497、0.535(均P<0.05)。 结论 基于儿科评估三角的互联网医院危急患儿识别系统识别危急患儿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准确性尚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