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固体热解装置并引入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SVUV-PIMS)对补骨脂素的热解产物进行检测,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其初始热解路径,研究补骨脂素的热解动力学。结果表明,SVUV-PIMS检测到3种热解产物,分别为CO,C9H6O,C10H6O2;通过理论计算出补骨脂素3种可能的裂解途径,其中,补骨脂素主要的初级分解路径是脱CO,主要二级分解反应为脱CO产物的脱CO反应。  相似文献   
2.
同步辐射装置X线位相对比成像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同步辐射光源X射线位相对比成像的方法,并观察其图像特点,分析其图像质量。方法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上对几种不同的生物样品进行X射线位相对比成像及传统的吸收对比成像,然后比较分析其图像。结果几种生物样品均获得了满意的位相对比图像,其分辨率显著高于吸收对比成像,清晰地显示出生物样品中约30~40μm的精细结构,并且能够显示吸收对比成像无法显示的一些组织结构。结论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可进行X射线位相对比成像,与吸收对比成像相比,其图像质量有显著的提高。这种成像技术对于低吸收物体或吸收差异小的物体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软X射线显微术是利用软X射线作为光源的显微成像技术 ,填补了光学和电子显微学之间的空白。与可见光显微镜相比 ,软X射线显微镜具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 ;与电子显微镜相比 ,它具有的优势是能对较厚 (生物样品厚度可达 10 μm)、含水的自然状态下的样品直接成像 ,而无须对样品进行脱水、超薄切片和染色等处理。另外 ,软X射线显微术还可以用于生物样品内的元素分布和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的分析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软X射线显微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优势 ;举例说明了软X射线显微术在哺乳动物和人的精子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计算机管理中数据的量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计算机管理中数据的量化处理卢威,刘勇,孙卫,李珏忻,李欲熊,吴璨(合肥市卫生防疫站,合肥230061)依据国家卫生法规要求,对放射工作人员应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定期健康检查。但长期以来,我市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检查资料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一种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调强放疗(IMRT)的三维剂量分布。方法 收集直肠癌术后IMRT患者共110例,随机数表法选择其中90例作为训练验证集并作9折交叉验证,剩下20例作为测试集。构建3D U-Res-Net模型,以CT影像、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的解剖结构以及射束信息作为输入,IMRT剂量作为输出训练该模型,并用来预测测试集病例的剂量分布。采用三维剂量分布以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剂量参数评估预测精确性。结果 在三维剂量分布上,体素剂量的平均预测偏差为-2.12%~2.88%、平均绝对误差为2.55%~5.75%;等剂量面的Dice系数均在0.9以上,平均霍夫距离(HD95)和平均表面距离(MSD)分别0.61~1.54 cm和0.21~0.45 cm。对于DVH剂量参数,除膀胱DmeanP=0.048)以外,其他剂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3D U-Res-Net模型可以实现直肠癌术后IMRT剂量分布预测,为自动计划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佐剂性关节炎早期病变的X线位相对比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X线位相对比成像活体研究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早期的骨关节改变。方法:SD大鼠左后足爪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CFA)建市AA模型后.于病变早期进行连贯的右后足爪X线位相对比成像.观察其骨关节的动态变化.同时进行足爪肿胀度、体重等生理指标的检测和传统X线成像。最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行AA大鼠足爪的病理检查.结果: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有后足爪跖趾关节在致炎后第10天.骨质改变不明显,仅表现为周围软组织肿胀第12天骨性关节面及其下出现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周围软组织肿胀加重。第14天骨质破坏区扩大、融合.尤其边缘部化表现明显。第16天.骨性关节面及其下骨质破坏区仍然存在.关节间隙与正常间隙比较显示增宽,周围软组织肿胀显著.第18天.可见明确的骨膜新生骨形成,骨质破坏区缩小.关节周围骨质密度增高.软组织肿胀减轻。X线位相对比成像能清楚显示上述改变.而传统X线成像却不能分辨。足爪容积及体重在实验期间出现相应变化.并且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随后的病理检查证实了佐剂性关节炎的存在。结论:佐剂性关节炎早期除显著的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增宽外,还可出现骨质疏松、骨质破坏以及骨膜增生.并且呈动态变化过程、X线位相对比成像能清楚地活体显示佐剂性关节炎的细微骨质改变,这是以往任何影像方法都无法比的.因此可以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测手段而广泛应用于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X线位相对比成像中的位相信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X线位相对比成像中的位相信息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上,对组织密度差异小的生物样品和组织密度差异大的生物样品进行X线位相对比成像及传统的吸收对比成像,观察不同样品图像中的位相信息.结果几种生物样品均获得了满意的位相对比图像.对于低吸收物体或组织密度差异小的物体,位相对比成像显示出一些吸收对比成像所无法显示的组织结构;而对于组织密度差异大的生物样品,位相对比成像使组织结构的边界更加清晰,显著地提高了图像的分辨力,能够清晰地显示生物样品中宽约0.1 mm的精细结构.结论 X线位相对比成像中位相信息突出表现为"界面强化效应",其价值在于显著地提高了图像的分辨力,并使得许多吸收对比成像所无法显示的组织结构被清楚显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利用类点光源的同轴X射线位相衬度成像技术。方法在北京同步光源4W1A光束线上,分别利用白光束X射线和14keV单色X射线,采用同轴方式开展生物样品的位相衬度成像实验。结果位相衬度图像比吸收衬度的图像分辨率更高、衬度更好。结论对于X射线吸收很弱的样品,位相衬度成像能够得到更好衬度和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利用类点源X射线同轴相位衬度成像技术相对比较容易地被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常规放疗的前列腺癌,由于直肠和膀胱的剂量限制,治疗结束后活检阳性率较多。剂量递增实验证明,高剂量照射能提高前列腺癌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本文以前列腺癌为例,在保证肿瘤区域剂量的前提下,探讨调强计划中改变多叶准直器角度对减少直肠和膀胱剂量的影响。材料方法:选取10例已放疗患者的CT作为研究对象,用调强技术比较改变多叶准直器角度对直肠和膀胱的剂量影响。结果:直肠的D25、D50、V60和膀胱的D30、D50、V60在改变多叶准直器角度后都有明显减少。结论:在前列腺癌靶区复杂,且计划因肿瘤剂量和正常组织剂量不能同时满足时,应用此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