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阿霉素和吡喃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蒽环类抗生素阿霉素(ADM)、吡喃阿霉素(THP)等是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为阐明THP在耐药白血病治疗中的作用,我们以K562/A02耐药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观察了ADM和THP对K562/A02细胞株体外的抑制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全球性乳腺癌发病率有增无减,人们对乳腺癌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越来越先进,为提高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创造了一定条件,现报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乌体林斯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研究表明 ,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后复发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互为恶性因果关系。因此 ,肿瘤的免疫调节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1] 。乌体林斯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灭活的草分枝杆菌生物制剂 ,是一种多功能免疫调节剂。我国于 1995年通过了乌体林斯的临床验证。用于乳腺癌辅助化疗后患者的免疫调节治疗 ,目前国内尚未见到系统的临床疗效报道。本人通过观察有关免疫状态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乌体林斯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在我院住院乳腺癌手术后完…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与大肠癌临床分期相关的蛋白,为大肠癌分子分期和预后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临床分期大肠癌组织蛋白进行二维凝胶电泳,选择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筛选结果。结果: 建立了不同临床分期大肠癌组织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其中Ⅰ,Ⅱ,Ⅲ,Ⅳ大肠癌组织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970±41,980±32,1010±43,1240±34;以Ⅰ期大肠癌为参照,Ⅱ期大肠癌差异表达蛋白有52.00±12,Ⅲ期大肠癌差异表达蛋白42.00±11,Ⅳ期大肠癌差异表达蛋白72.00±15,通过进行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查询,鉴定30个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其中Ⅱ,Ⅲ,Ⅳ均上调的有3种蛋白:AnnexinⅡ,AnnexinⅣ,热休克蛋白27(HSP27)。而仅在Ⅳ期中上调蛋白有1种蛋白,即肝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AnnexinⅡ和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蛋白质筛选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不同临床分期的大肠癌中存在着差异表达蛋白,这些蛋白可能作为大肠癌分子分期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放疗后耳鼻及皮肤并发症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治疗鼻咽癌的同时也损害放射野内及周围正常组织,其中以照射区皮肤黏膜损伤及毗邻鼻咽腔的耳、鼻器官受累最为严重.我院肿瘤科自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327例鼻咽癌患者,笔者探讨放疗并发症的防治,现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H型受体(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H receptor,PTPRH)基因是一种编码胃癌相关蛋 白的基因,通过翻译后COOH-末端区域的酪氨酸磷酸化修饰发挥其生物学功能。PTPRH在多种肿瘤中呈异常表达, 其生物学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40例髓母细胞瘤综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申良方  涂青松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3):283-285
目的 探讨髓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40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确诊的不同年龄患者,单纯手术治疗组12例,手术十全脑全脊髓放疗组18例,手术十全脑全脊髓放疗+化学治疗组10例。结果 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联合化疗组较对照组未体现出优越性,术后1个月内行放疗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年龄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 确诊为髓母细胞瘤者应在手术切除术后两周左右常规行全脑全脊髓放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金属节育器对宫颈癌容积调强放疗剂量及副反应的影响,探讨放疗中段取环是否更加安全。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进行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带宫内金属节育环的患者10例。行增强定位CT后勾画靶区,包括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及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小肠和股骨头)。对每一位患者制定第一套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子宫带节育环),记录正常组织和PTV的剂量,以及靶区适形度指数(CI)和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再将每一位患者节育环区域单独勾画,通过Varian Eclipse 8.6治疗计划系统假定为正常子宫密度,然后制定第二套VMAT计划,获得子宫不带节育环的VMAT计划,记录正常组织和PTV的剂量,以及CI和HI。进行PTV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比较。结果有节育环组与无节育环组CI及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两组最大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以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节育环组的膀胱、直肠及小肠的剂量与有节育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对比无节育环组10例患者与有节育环组10例患者的放疗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0)。结论金属宫内节育环对VMAT放疗的剂量分布和副反应与无节育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等待放疗中段肿瘤缩小后取环,可避免治疗前取环时取环失败、肿瘤大出血等风险。  相似文献   
9.
对恩爱夫妻,人们常以"夫妻相"褒奖。然而,有时癌症也会"夫唱妇随"。民间将夫妻中有一方患有某种癌症时,另一方也患上同种或相关的癌症,形容为"夫妻癌"。"夫妻癌"各年龄段都有,但以60岁以上的老年夫妇最为多见,年龄越大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 HT)技术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技术在晚期鼻咽癌放疗中的剂量学特点。方法:使用TomoHD~(TM)计划系统对随机选取的10例已行VMAT的晚期鼻咽癌患者制定HT计划。在满足相同处方剂量要求的情况下,评价和比较两种治疗计划中计划靶区(PGTvnx、PGTVnd、PTV1和PTV2)的最小剂量、最大剂量(D_(max))、中位剂量、适形指数、均匀度指数、V_(107)(%)和危及器官受量(脊髓、脑干、晶体、视神经、视交叉、垂体D_(max),颞叶D_(max)和V_(60),腮腺V_(30),颞颌关节V_(50)),并比较两种治疗计划的正常组织B-P受量和总机器跳数。结果:对两种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以及正常组织剂量学指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1)对于靶区剂量学指标,HT计划与VAMT计划相比,靶区PGTVnd的D_(max)和中位剂量略有下降(t=-4.734、-3.341;P=0.001、0.009);HT计划的适形指数好于VMAT计划(t=-0.403, P=0.026);靶区PGTVnd的其它剂量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靶区PGTVnx、PTV1和PTV2的所有剂量学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2)对于危及器官剂量学指标,HT计划与VMAT计划相比,脑干D_(max)有所降低,有统计学意义(t=-2.309, P=0.046);对侧视神经的D_(max)有所升高,有统计学意义(t=0.050, P=0.002);两侧颞叶的D_(max)有所降低,有统计学意义(t=-4.929、-3.480;P=0.001、0.007);两侧腮腺的V_(30)有所降低,有统计学意义(t=-5.971、-5.603;P=0.000、0.000)。其它危及器官受量,两组计划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3)正常组织B-P受量比较显示,HT计划相比于VMAT计划,V_5、V_(10)、V_(15)、V_(20)、V_(25)略有增高,有统计学意义(t=9.141、8.409、7.100、5.883、3.560;P=0.000、0.000、0.000、0.000、0.049)。其它剂量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4)HT计划和VMAT计划单次计划中各射野机器跳数累加之和分别为6 345±210、821±38,有统计学意义(t=-20.234, P=0.000);治疗传输时间分别为(9.1±0.4)、(6.9±0.3)min,有统计学意义(t=-10.236, P=0.000)。结论:根据HT和VMAT方案的剂量学特点,一般情况下,复杂程度高的计划应考虑选择HT方案,而复杂程度一般的计划应考虑VMAT方案。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案。当患者耐受性较差时,可选择VMAT方案;而当患者对保护正常器官(如腮腺)的要求比较高时,可选择HT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