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李金红  尹利 《护理学杂志》2019,34(22):92-94
目的探索基于网络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出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后随访,观察组采用基于网络APP的医院-社区-家庭联合的管理模式。分别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评估两组患者的服药信念和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不同时间点感知到的服药必要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抑郁及服药顾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联合的管理模式可以为抑郁症患者提供出院后的延续治疗护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服药信念,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不同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GSK3)活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36例,给予碳酸锂或丙戊酸钠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8周。分别于基线、4周和8周末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20 mL,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PBMCs的GSK3α和GSK3β丝氨酸磷酸化水平(pSer-GSK3α,pSer-GSK3β)以及总GSK3水平(total-GSK3α和total-GSK3β)。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s Scale,YMRS)和临床症状严重度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cale,CGI-S)等评估症状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各组患者的YMRS、CGI-S等评分均明显降低(P<0.001),与此同时,治疗后PBMCs的pSer-GSK3α、pSer-GSK3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不同心境稳定剂组间比较,pSer-GSK3β/total-GSK3β相对比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0),锂盐组变化明显(P=0.024);相关分析显示,pSer9-GSK3β/total-GSK3β比值与4周末YMRS减分绝对值呈负相关(r=-0.413,P=0.043)。剔除反复躁狂发作(≥3次)患者,这一趋势更加显著(r=-0.543,P=0.020)。其中锂盐组呈现了相似的变化(r=-0.432,P=0.083),而丙戊酸钠组无。结论 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降低双相躁狂患者PBMCs的GSK3活性,碳酸锂单药或联合治疗相比丙戊酸钠,可以更显著降低双相躁狂患者的GSK3活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在精神科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科急诊患者90例,将2013年1~6月接收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7~12月接收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护士及医生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护士及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