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叶森  王宏宾  付永 《临床荟萃》2022,37(1):72-76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在机体正常发育和动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TGF-β反应性失调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TGF-β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其在肝脏疾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对TGF-β及其信号通路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肝脏疾病的进一步研究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为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包虫研究现状、热点和动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2009-2019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中文和外文论文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收录的包虫相关研究文献数量、类型、期刊、高被引文献、关键词、文献发表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显示,中国包虫研究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临床医学、兽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相关研究文献发文量最大的年份是2018年,共683篇;期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载文量最多,共177篇;文献主要产出机构大多集中在高等院校和医院,其中论文数量发表最多的机构是新疆医科大学;统计分析发现每年的文献发表量呈现递增趋势;包虫的防治研究仍是该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我国学者在包虫研究方面,主要侧重包虫的流行病学调查、疫病的诊断、治疗防控以及病原生物学的研究.我国在包虫研究领域的人力和财力支持力度较大,包虫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在该研究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红景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近年来学者对红景天药理作用的研究。表明红景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抗病毒、抗肿瘤、抗疲劳、抗缺氧、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免疫、增强脑机能、保护器官免受自由基损伤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且具有安全性,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建立抱茎獐牙菜的生药学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对抱茎獐牙菜进行生药学鉴别。结果:抱茎獐牙菜药材的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结论:所建立的生药学鉴别特征可为合理开发抱茎獐牙菜的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藏药莪达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藏药中,莪达夏资源丰富,药用价值高,近年来对莪达夏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报道十分广泛.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从莪达夏的化学成分、毒理药理作用、制剂及其临床应用、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等五个方面进行总结,为莪达夏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