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87篇
  免费   1415篇
  国内免费   653篇
耳鼻咽喉   300篇
儿科学   583篇
妇产科学   494篇
基础医学   765篇
口腔科学   220篇
临床医学   4095篇
内科学   2112篇
皮肤病学   274篇
神经病学   1195篇
特种医学   1069篇
外科学   2670篇
综合类   8135篇
预防医学   1150篇
眼科学   693篇
药学   2786篇
  49篇
中国医学   616篇
肿瘤学   1749篇
  2024年   420篇
  2023年   1433篇
  2022年   1027篇
  2021年   1870篇
  2020年   1538篇
  2019年   1428篇
  2018年   883篇
  2017年   802篇
  2016年   838篇
  2015年   690篇
  2014年   1254篇
  2013年   1199篇
  2012年   1453篇
  2011年   1854篇
  2010年   1618篇
  2009年   1675篇
  2008年   1711篇
  2007年   1701篇
  2006年   1711篇
  2005年   1333篇
  2004年   1003篇
  2003年   748篇
  2002年   68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14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伤寒25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近7a收治的伤寒25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超短波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疗效,并检测其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中,药物组30例,进行单纯药物治疗;综合组30例,采用药物并超短波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并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及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水平改变情况。结果综合组住院时间比药物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肺部啰音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细胞因子水平(TNF-α、IL-6、IL-8)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综合组较药物组降低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超短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与调节机体炎症免疫反应有关。超短波在支气管肺炎中,可加速肺部炎性病灶吸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综合性康复治疗配合肿瘤科常规治疗对晚期癌痛患者的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01-03/2004-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晚期癌症患者152例,男96,女56例,35~72岁,平均(48±14.7)岁。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肿瘤科常规治疗,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对照组采用WHO推荐世界疼痛学会所提出的“癌性疼痛三级阶梯治疗方案”;观察组联合综合性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物理治疗、放松及暗示训练、心理治疗)。按照WHO推荐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评估,采用0~10数字进行镇痛强度分级,完全无痛为0分,难以忍受疼痛为10分;镇痛疗效评定:6~10分为镇痛无效,3~5分为镇痛有效,0~2分为镇痛效果佳;生活质量评估参考国内1990年制定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草案,由患者对康复治疗或药物治疗镇痛前后的食欲、睡眠、日常生活、精神状态、情绪、与人交往、生活乐趣等进行自我评估(以0~10分表示,0分为无干扰,10分为极度干扰。)。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前后的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和不同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参与观察的住院晚期癌症患者152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2.70±1.91,8.90±1.73,t=3.657,P<0.01;4.60±1.83,9.20±1.50,t=2.132,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2.631,P<0.01)。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食欲、睡眠、日常生活、精神状态、情绪、与人交往、生活乐趣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67±1.23,5.86±0.45;4.62±0.73,5.45±1.31;4.92±0.50,5.01±0.67;4.81±0.61,5.70±1.02;4.64±1.26,5.40±0.52;4.61±0.63,5.61±0.47;4.84±1.59,5.50±0.38;t=2.652,2.731,2.807,2.931,2.841,2.874,2.933,P<0.01)。③康复观察组没有明显的不良事件和副反应。三阶梯组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便秘和呼吸抑制等。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配合肿瘤科常规治疗,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且不良反应少,能改善晚期癌痛患者的食欲、睡眠、日常生活、精神状态、情绪、与人交往、生活乐趣等生活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994.
王红歌  孙雪义  张天航  向明丽 《新中医》2021,53(14):138-141
目的:观察三伏贴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过敏性鼻炎患儿18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三伏贴组93例、氯雷他定组63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氯雷他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雷他定口服,三伏贴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三伏贴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IgE)、白细胞介素-17 (IL-17)、白细胞介素-22 (IL-22)水平。结果:三伏贴组总有效率为97.85%,高于氯雷他定组87.30%和对照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伏贴组鼻部及眼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氯雷他定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前,3组EOS计数、IgE、IL-17及IL-2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EOS计数、IgE、IL-17及IL-2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三伏贴组各项指标均低于氯雷他定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三伏贴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EOS计数、IgE、IL-17及IL-22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X-刀治疗颅内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自2001年元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颅内肿瘤病人5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9—68岁,平均45.6岁。病变位于大脑半球深部者32例,鞍区16例,脑干肿瘤8例;肿瘤直径1—5cm。影像学或病理分类:脑转移瘤29例,脑胶质瘤12例,垂体瘤11例,脑膜瘤4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德国siemens直线加速器和Bmi。LAB X-刀治疗计划系统,进行立体定向分次放疗,5—8Gy/次,2—3次/周,共3-8次/1-3周,剂量范围相当于常规分割50~72Gy。结果全部56例患者中,有效率达85.7%(48/56);颅内高压为最常见的副反应,占46.4%(26/56)。结论X-刀是治疗颅内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凝血因子Ⅷ Val34Leu基因多态性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指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流出道受阻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和(或)下腔静脉高压综合征。流出道的阻塞多由于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所致,故导致血栓形成的各种因素就成为B-CS病因学研究的热点。有报道在凝血因子Ⅷ-A(FⅧ-A)第2外显子核苷酸存在G→T的突变,使第34位的缬氨酸被亮氨酸置换,即FⅧ-A Val34Leu(FⅧ-A Leu34),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循序渐进个体化的眼球运动训练在眼眶暴裂性骨折术后患者眼肌力训练中的应用情况及对患者视功能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01-09/2003-09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行眼眶暴裂骨折修复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28例,眼部检查均有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眼球内陷。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因、病情程度、眼球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等方面无差异。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术后第1~3天,由责任护师了解手术经过及术后病情,向患者宣教手术后眼球运动训练对术后眼肌恢复的益处,讲清楚训练中的注意事项。术后第3天由责任护师对患者进行眼肌力评估,并依据面部肌力分级,确定肌力级别,制定出不同患者的训练计划。2周后回院复查,采用眼肌功能级别标准,对两组眼肌功能的恢复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9.47%(34/38),无效率10.53%(4/38);对照组有效率67.86%(19/28),无效率32.14%(9/28),实验组眼肌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793,P<0.05)。结论遵循系统循序渐进个体化的训练原则是提高眼眶暴裂性骨折术后患者眼肌功能、改善复视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8.
脓毒症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07~2007-06期间入住本院的208例脓毒症病例,根据是否发生MODS分为两组,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使用SPSS13.0软件对其进行二分类的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既往慢性病史、吸烟饮酒史、入院后24 h内白细胞计数、血糖、肌酐、动脉血pH值、动脉氧分压、Glasgow昏迷评分(GCS)、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感染部位、手术情况、细菌培养生长、体温、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细胞比容、血钠、血钾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既往慢性病史、血肌酐、血糖、住院天数、GCS评分对发生MODS有显著影响.结论 血肌酐、血糖及GCS评分可作为脓毒症患者可能发生MODS的参考指标,既往慢性病史也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益肾通络法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7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通络法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99%,107/123)优于对照组(68.57%,48/70)(P<0.05);观察组尿浊、腰酸乏力、眼睑浮肿、肢体麻木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UT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指标BUN、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HbA1c%低于对照组(P<0.01),血脂指标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肾通络法可改善糖尿病肾病肾虚络脉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UTP、HbA1c%、TC、TG、LDL-C水平,保护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比较多西他赛与伊立替康分别联合希罗迭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B组32例联合应用多西他赛、伊立替康和联合希罗达,均化疗2周期以上. 结果 A组有效18例(54.5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1个月;B组分别为17例(53.13%)和6.2个月(均P>0.05).A组贫血较重,B组腹泻较重. 结论 两种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且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