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419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52.
目的 为了增加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通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根据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入组患者均接受胺碘酮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同时接受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都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占优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选取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胺碘酮治疗,能够明显增加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3.
急性脑梗死(ACI)后因缺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组织损伤、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等都可以刺激炎性细胞,致使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炎症机制是脑梗死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炎性细胞尤其是白细胞,通过不同途径促进继发性脑损伤〔1〕,对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ACI患者  相似文献   
54.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证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认为痰浊内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致病因素,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脂代谢失常密切相关,其本质就是动脉壁对从血浆侵入的脂质的反应。而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观察表明脂代谢紊乱是产生中医谓之“痰浊”的重要生化物质基础。这为从“痰”论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花松萝的体外抑菌活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花松萝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作用,采用打孔琼脂扩散法和稀释法对花松萝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花松萝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供试细菌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藤黄微球菌、绿脓杆菌、黄霉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果,而对粪链球菌没有抑制作用,为花松萝抑菌活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状态特质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成渝两地641名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焦虑状况进行团体测试.结果 1.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都与自我价值感量表上各因子得分呈显著负相关;2.高自我价值感者和低自我价值感者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自我价值感者表现出高焦虑;3.运用线性回归发现,大学生个人取向心理特殊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生理特殊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家庭特殊自我价值感以及社会取向心理特殊自我价值感对状态焦虑具有一定的预测性;而个人取向心理特殊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生理特殊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家庭特殊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心理特殊自我价值感对特质焦虑具有一定的预测性.结论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的高低与焦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价诺和灵30R与甘精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64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10mmol/L)]按治疗方法分为诺和灵30R治疗组(33例)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组(31例)。依照空腹血糖(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目标值FBG〈7.0mmol/L,治疗时间16周。观察治疗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AlC(glycosylated hemoglobinAlC,GHbAlC)、体重变化及低血糖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各组水平(P〈0.01);诺和灵30R治疗组血糖下降水平与甘精胰岛素治疗组无差异(P〉0.05);甘精胰岛素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1),诺和灵30R治疗组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组治疗前后BM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诺和灵30R和甘精胰岛素能较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甘精胰岛素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1),二者对病人体重影响小,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是2型糖尿病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二级预防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151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辛伐他汀组、阿司匹林组和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辛伐他汀组则口服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组则服用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加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3组均治疗3 a,观察3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阿司匹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辛伐他汀组与阿司匹林组缺血性脑卒中3 a内复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组缺血性脑卒中3 a内复发率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和阿司匹林组(P均<0.05)。结论辛伐他汀+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二级预防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151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辛伐他汀组、阿司匹林组和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服用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辛伐他汀组则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组则服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加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3组均治疗3a,观察3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阿司匹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辛伐他汀组与阿司匹林组缺血性脑卒中3a内复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组缺血性脑卒中3a内复发率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和阿司匹林组(P均〈0.05)。结论辛伐他汀+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0.
从心身医学观看老年生活的医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老年生活的特点和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和生活条件改善,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世界人口老年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对待老年生活,保持身心健康;社会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和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使晚年生活幸福美满等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