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背景:研究表明波动性高血糖较持续性高血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可能更严重。 目的:观察波动性高糖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及丙二醛、抗氧化因子合成的影响。 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取经培养鉴定后的内皮祖细胞,细胞同化后分别给予5.5 mmol/L,20 mmol/L,5.5/20 mmol/L葡萄糖(5.5,20 mmol/L的葡萄糖培养液每8 h更换1次)及20 mmol/L甘露醇。干预72 h后,MTT法检测内皮祖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丙二醛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结果与结论:20 mmol/L和5.5/20 mmol/L葡萄糖作用72 h,内皮祖细胞增殖减少、凋亡率增高(P < 0.01),培养液中丙二醛水平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P < 0.01),均以5.5/20 mmol/L葡萄糖作用最明显(P  < 0.01)。说明波动性高糖较恒定性高糖更易抑制内皮祖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波动性高糖环境下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92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对两种药物的疗效进行评价,同时观察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痊愈9例,显著进步31例,显效率71.43%;B组痊愈10例,显著进步32例,显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不良反应12例,发生率为21.43%;B组发生不良反应32例,发生率为5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与利培酮均是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理想药物,但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比较,奥氮平安全性好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