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1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99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69篇
药学   117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10~2017.10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02例,将其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差异性分组比较,分别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每组51例。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1.96%,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为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发生率、改善不良情绪,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报道分解切取足部组织并联合修薄股前外侧皮瓣治疗全手套状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带足背皮瓣的足母甲瓣或带末节趾骨足母甲瓣+足背皮瓣联同对侧第2趾再造拇指和食指,一期修薄的股前外皮瓣修复手掌和手背指蹼及虎口创面共5例。结果术后5例15块移植组织全部成活,供区创面一期愈合4例,1例右足足母甲瓣切取后供区创面植皮部分坏死,经清洁换药愈合。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手功能按ATM标准评分[1],优3例,良2例,手部外形比较满意。结论实施3块游离组织组合移植修复手撕脱伤,治疗风险相对较小,术后功能恢复好,是修复全手套状撕脱伤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非洲三国尼日利亚、加纳、纳米比亚维和官兵适应不良的疗效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干预前、后观测军人适应不良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并对以上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对心理干预前、后适应不良各因子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心理干预后,尼日利亚维和官兵除环境适应因子分外,其适应不良总分及其它各因子分均显著降低(t=4.62,5.38,5.01,6.31;P0.05);加纳维和官兵除行为问题和人际关系不良因子外,其适应不良总分及其它各因子分均显著降低(t=3.82,4.96,5.78;P0.05)。尼日利亚、加纳、纳米比亚三国维和官兵的适应不良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军人适应不良常模(t=3.87~7.86;P0.05)。年龄、军龄、职别、教育年限、社会支持等与适应不良无明显相关关系(r=-121~161,P0.05)。年龄、军龄、婚姻状况等进入维和官兵适应不良的回归方程(t=-2.177,3.091,2.727;P0.05)。结论尼日利亚、加纳、纳米比亚三国维和官兵出现明显的适应不良,而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明显减少适应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1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住院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原有利培酮剂量稳定不变的基础上,分别予以10 d的1Hz低频删S刺激(31例)及假rTMS刺激(30例).于刺激前、后对两组分别进行血清催乳素(PRL)测定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同时观察高催乳素血症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于1个月后对研究组的血清PRL水平进行复测.结果 (1)研究组rTMS刺激后PRL水平[(27.9±7.1)μg/L]较治疗前[(101.5±41.2)μg/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PRL水平[(111.4±44.5)μg/L]与治疗前[(106.6±41.9)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F=22.3,P<0.01);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复测PRL[(96.7±38.3)μg/L],已恢复至治疗前水平(P>0.05).(2)研究组男性乳房女性化消失(8/14),自发泌乳消失(11/17),月经恢复(4/7),对照组则均无改善.(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PANSS及HAMD-17评分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除头痛研究组多于对照组外,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近.结论 短期低频rTMS治疗可使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症状减轻,且安全性较好,但需进一步的rTMS维持治疗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25.
研究背景以往研究显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但帕金森病晚期非运动性症状给患者带来更为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等非运动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共纳入65例诊断明确的帕金森病患者,根据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P300波,评价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帕金森病患者UPDRS总评分(t=10.872,P=0.000)和UPDRSⅠ(t=4.538,P=0.023)、UPDRSⅡ(t=8.846,P=0.012)、UPDRSⅢ(t=9.114,P=0.000)评分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由治疗前的52.46%(32/61)降至29.51%(18/61),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由治疗前的42.62%(26/61)降至32.79%(20/61),HAMA(t=3.692,P=0.000)和HAMD(t=4.241,P=0.000)评分显著降低,但幻觉发生率由治疗前的18.03%(11/61)升至29.51%(18/61)。P300波潜伏期(t=5.924,P=0.000)和波幅(t=8.512,P=0.00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6.
介绍深部脑刺激技术治疗抑郁症的进展.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主动攻击行为与D6S1043、D12S391基因座等位基因或基因型的关联情况.方法 采用PCR结合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对江苏地区103例男性主动攻击行为者(研究组)和159例健康男性(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样进行D6S1043、D12S391基因座的基因型分析,观察两组在D6S1043、D12S391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差异,以推测与主动攻击行为相关的易感因素和(或)抗性因素.结果 D6S1043、D12S391基因座均符合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定律)(P>0.05);在两个群体中D6S1043基因座的基因型12-19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4,OR=7.511,95%CI:2.084 ~ 27.066),但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差异(P >0.05/n);在D12S391基因座上未发现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P >0.05/n).结论 D6S1043基因座的基因型12-19可能为主动攻击行为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儿童期虐待对新兵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505名入伍新兵进行儿童受虐问卷(CTQ-SF)、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结果遭受儿童期虐待的新兵在应付方式选择及社会支持上显著低于无虐待组(P〈0.05)。简单相关分析显示儿童期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总虐待分均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1);儿童期经历过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躯体虐待、躯体忽视及虐待总分均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P〈0.01)。儿童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总虐待分均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1);儿童期经历过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躯体虐待、躯体忽视及虐待总分均与主观支持成负相关(P〈0.05,P〈0.01)。情感忽视、躯体忽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00,P=0.003);虐待总分、情感虐待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32,P=0.026),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00,P=0.011)。结论儿童期遭受虐待的新兵在应对方式上往往采取消极应对,且社会支持不良。  相似文献   
29.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隶属于神经胶质因子家族,可以调节部分脑结构的生长和发育,维护和修复神经组织,并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本文就近年来成纤维细胞生长系统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比较PentaD、PentaE基因座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军人主、被动攻击行为群体中的分布,来推测与主、被动攻击行为发生相关的遗传因素。方法采用PCR结合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对华东地区273例男性军人主动攻击行为者与163例男性军人被动攻击行为者进行PentaD、PentaE基因座的基因型分析,观察两组在PentaD、PentaE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差异。结果PentaD、PentaE基因座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entaE基因座基因型频率在主、被动军人攻击行为群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PentaE基因座的基因型16-18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entaE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及PentaD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两个群体中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taE基因座可能与攻击行为的发生有关;在人攻击行为群体中PentaE基因座的基因型16-18为被动攻击行为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