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21.
CRF与应激相关的胃肠动力和内脏感觉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CRF)的主要作用为促进腺垂体合成与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其与内分泌、神经化学、行为等多种生理反应有关,因而不难解释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CRF神经元是异质性的。分泌CRF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下丘脑室旁核,其轴突多投射到正中隆起。在下丘脑以外部位,如杏仁核、海马、中脑以及松果体、胃肠、胰腺、肾上腺、胎盘等处组织中,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硫酸镁在治疗腰硬联合麻醉中寒颤反应的效果。方法以发生寒颤反应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以实验组(地佐辛复合硫酸镁)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曲马多复合氟哌利多)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接近,但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佐辛复合小剂量硫酸镁可安全用于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后患者发生寒颤且具有镇静作用较好、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3.
金祯祯  叶志娟  杨卫青  李艳△ 《广东医学》2020,41(21):2246-2250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AECOPD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协作干预。护理干预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运动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比值(FEV1/FVC)水平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观察组运动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条目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等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条目评估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干预可促进AE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提高运动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运用。  相似文献   
24.
郭丹  李克寒  张洪军  张力△ 《广东医学》2020,41(20):2142-2415
目的探讨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因转子间骨折行PFNA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阻滞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阻滞组在术前采用B超声引导下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术中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0)、手术穿刺时(T1)、手术30 min时(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30 min]的血压、心率以及手术相关指标。对比术后不同时间疼痛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负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在T0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1、T2、T3、T4的SBP、DBP和HR均显著低于阻滞组(P<0.05)。阻滞组术后2、4、12、24和48 h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阻滞组术后24 h的舒芬太尼用量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阻滞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阻滞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转子间骨折PFNA手术中应用能提高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163例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44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163例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为腹腔镜组,181例行开腹根治术为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的短期手术疗效、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穿刺口和切口的种植转移率、远期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缘情况、清除淋巴结数、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局部复发率、种植转移率、远处转移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治疗组优于开腹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其短期和长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可广泛应用于结肠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磨牙倾斜、倒伏的矫治效果。方法:应用跨颌牵引法及微种植支抗钉牵引法,分别对倾斜、倒伏的磨牙进行扶正矫治。结果:应用两种方法矫治倾斜、倒伏的磨牙,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跨颌牵引法矫治周期较长,平均4个月,视患者的配合情况略有增减,保持稳定性较差,需视对颌牙位而确定。微种植支抗牵引法扶正周期平均2个月.较少依赖患者的配合,易于保持稳定。结论: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矫治磨牙的倾斜、倒伏。跨颌弹力牵引,增加了患者的复诊次数,对患者配合的依从性要求较高,治疗周期较长,稳定性需视咬合关系而定。微种植支抗钉牵引法,矫治周期短,对患者的依从性要求低,能主动进行稳定保持,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7.
张义红  卢灵霞  马雅琴 《肝脏》2012,17(3):214-215
某些药物可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产生损害,严重的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甚至可导致急性肝衰竭[1].还原型谷胱甘肽(泰特-福斯卡玛公司生产),参与体内多种生物化学代谢反应,能与多种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结合而起解毒作用.我们以阿拓莫兰治疗老年人药物性肝损害3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8.
张义红  明平静 《肝脏》2012,17(4):290-291
临床上常有病情、病程类似病毒性肝炎,但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其中以急性黄疸型居多.依据西安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该类病例可诊断为:急性肝炎,病原未定.甲胎蛋白是一种胚胎性球蛋白,它在良性肝病中重现机制及生物学意义至今尚不清楚.2003年2月至2006年6月,我院诊断病原未定急性黄疸型肝炎血清甲胎蛋白升高者30例,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9.
刘琼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481-2484
目的探讨虎驹乙肝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七医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要求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虎驹乙肝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0 d。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肝功能和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9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总胆汁酸(TBA)等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肝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驹乙肝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肝功能和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氩气刀切除肠道息肉护理路径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168例在消化科住院需做肠道息肉切除的患者按时间先后分组,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的84例为对照组,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的8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按氩气刀切除肠道息肉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按氩气刀切除肠道息肉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即制定氩气刀切除肠道息肉护理路径后并组织与实施。结果观察组护士对氩气刀切除肠道息肉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医生、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氩气刀切除肠道息肉护理路径可规范肠道息肉临床护理操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医生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