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精神疾病是一类以情感、感知障碍为主的特殊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复杂多变,其行为极具危险性。随着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卫生医疗护理服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积极地做好精神卫生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1]。精神科护理工作繁重,护士心理压力较大,如何做好精神科护理带教工作,高质量、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护理人员,已成为临床护理带教中最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之一^[2]。作者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二十多年,带教已成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临床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副反应及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12月在我病区住院男性患者60例,口服利培酮片1~6 mg/d,连续观察8周。结果除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躯体疾病转院外,58例中有24例(41.37%)出现失眠,26例(44.82%)出现视物模糊,13例(22.41%)出现椎体外系反应,2例(3.44%)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9例(15.51%)出现窦性心动过速,2例(3.44%)出现窦性心动过缓,4例(6.88%)出现激越,15例(25.86%)出现焦虑,3例(5.17%)出现排尿困难,8例(13.76%)出现恶心、呕吐,体重增加16例(27.58%),泌乳10例(17.24%),性欲减退6例(10.32%)。结论利培酮的副反应虽然不少,但作用轻微,经适当处理,不影响治疗,表明利培酮有较安全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3.
王秋菊  黄青松 《陕西中医》2011,32(9):1172-1173
目的:探讨养血安神汤对抗焦虑药有严重抗药性和赖药性的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把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焦虑症诊断标准的病人纳入治疗对象;采用中药治疗(药物组成:党参、白术、白芍、当归、茯神、陈皮、合欢皮、酸枣仁等)。结果:所治200例中,痊愈141例,显效40例,有效13例,无效6例。结论:养血安神汤能够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可以解除长期精神紧张所致脑微血管痉挛缺氧状态,提高病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尤其对抗焦虑药有严重抗药性和赖药性的病人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74.
抑郁症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4例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研究组)和44例抑郁症患者(对照组)采用自拟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统计一般资料,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因子分以及自杀条目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以及焦虑心境、紧张、抑郁心境、肌肉系统症状、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植物神经症状及会诊时行为表现单项条目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他因子或条目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较单纯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更严重、自杀风险大。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期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0例周期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服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3个疗程,随访1a.对两组疗效及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 a后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期性精神病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6.
回顾分析国内关于重性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管理的发展现状,了解重性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管理模式发展的策略,为促进社区精神卫生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分裂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观察组患者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缓释片对奥氮平片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致糖脂代谢紊乱的干预效果。方法:将确诊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干预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奥氮平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对照组患者体重、FBG、2h PG、TC、TG、HDL和LDL水平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患者上述时相点各指标变化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对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所致糖脂代谢紊乱患者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9.
医生作为的本职工作是救死扶伤,公众对于医生一直抱有很高的心理期望。然而在实l~.x-作中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职业发展、医患关系、人机关系等都会给医务工作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长期得不到发泄极易导致医生产生工作懈怠的心理,对自身和患者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医生心理压力的来源,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0.
癫痫疾病不仅给患儿的身体带来伤害,还会对患儿的心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对癫痫患儿在用药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精神、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发作期间的护理措施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