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目的 回顾分析121例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冲动、伤人等攻击行为.引起同行高度重视,减少攻击发生.方法 统计2002-10-2009-10住院患者中,共计121例对医护人员实施了攻击行为.结果 护士受到攻击人数大于医生人数(P<0.05).发病期攻击行为82例,2个月内攻击行为61例.结论 加强专科知识培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可预防和减少患者攻击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42.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5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应用阿立哌唑与氯氮平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观察.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少而轻,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立哌唑是一种疗效较好而安全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且服用方便,治疗依从性好,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分析盐酸哌罗匹隆与利培酮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精神病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1例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治疗组则给予盐酸哌罗匹隆。参照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表(PANSS),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其阳性症状评分和阴性症状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与盐酸哌罗匹隆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后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收住我院的7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同时观察比较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满意,安全性较好,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8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奥氮平治疗,研究组行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认知功能、神经电生理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完成分类数、总正确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总错误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2-P3波幅、P300波幅高于对照组,P300潜伏期、N2-P3潜伏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电生理功能,提高认知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心理干预2个月后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社交能力,延缓患者的精神衰退,有利于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攻击行为与人生意义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150名护士人生意义与工作环境下产生的攻击行为状况。结果:精神科护士攻击行为发生率为28%,有攻击行为组在Buss和Perry攻击问卷各维度、意义体验得分均高于无攻击行为组;高工龄组护士在言语攻击性及愤怒得分高于低工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身体攻击行为及敌意与人生意义体验及意义追寻,愤怒与人生意义体验之间均有显著正相关。结论: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应得到必要措施的干预,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8.
徐健康  凌延昭 《医药世界》2010,(9):1113-1113,1122
对我院2002—2006年小脑出血4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6例,女20例,发病年龄46~81(平均64.2)岁,其中60岁以上占69.6%。全组中有高血压病史32例,既往有中风病史8例,冠心病史6例,糖尿病史12例。本组入院时血压高于正常者33例。本组突然起病40例,逐渐起病6例;活动及情绪激动起病31例,安静睡眠状态下起病10例,  相似文献   
49.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进入康复期时,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失,思维趋于正常,自知力基本恢复,接受知识的能力愿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0.
为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在豫西地区的患病情况及预后,统计了本院所有存档病案,并作1991年前后比较。结果,无论是酒中毒还是酒依赖患者,近期患者较已往明显增多。统计分析X~2=14.1,P<0.01。其中引起神经系统异常者多见,且恢复不完全,影响社会功能,并有年轻化趋势。提示,长期大量饮酒不仅可引起多种精神障碍,更能产生多种躯体疾患以及神经系统和脑形态学改变,还可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