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分析宫颈糜烂治疗中使用宫颈电环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自愿进行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的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为观察组,按就诊顺序自愿进行微波治疗的8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重度宫颈糜烂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较为理想的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剖宫产术中不同时间段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108例,分为A、B2组。A组55例在胎儿娩出后即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并静脉滴注10U缩宫素;B组53例在胎儿娩出后即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并静脉滴注10U缩宫素,待出血达300ml左右再于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A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5.45%低于B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与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患者及早应用欣母沛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3.
赵淑芬  柳怡 《四川医学》2006,27(11):1131-1132
目的 探讨2005年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掌握情况。方法 对2742例剖宫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为49.5%,主要原因依次为:社会因素34.8%,妊娠并发症16.4%,胎儿窘迫10.7%,骨盆异常7.1ok,臀位6.1%,胎头位置异常5.6%,瘢痕子宫4.9%,相对头盆不称4.0%,巨大儿2.9%,胎儿及孕妇因素2.6%,妊娠合并症2.4%,引产失败1.1%,双胎1.1%,FGR0.3%。结论 降低剖宫产率必须严格各项指征,同时特别注意产前教育及提高产科医师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64.
刘扬  戴树全 《四川医学》2007,28(2):158-159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检查胎儿面部成像的最佳孕周(GW)、胎位(FD)、羊水(AF)。方法利用麦迪逊SA-8000及麦迪逊SA-8000LIVE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对200例孕妇进行胎儿面部结构三维超声成像,并行χ2检验。结果能清楚地显示胎儿的眼、耳、口、鼻以及吮手指或者搔耳动作113例。结论最佳孕周为21~29周,最佳胎位为头位,羊水5.5~6.5cm最佳。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在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中的疗效。方法16例行姑息性手术的胰腺癌患者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化疗粒子。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治疗后4周CEA、CA19-9有明显下降,腹部CT显示肿瘤大小有不同程度的改变,16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疼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是综合治疗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6.
针刺牵引配合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牵引、针刺、中药、药枕组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基础加外敷组、基础加颈枕组和基础加药枕组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比较四组的疗效.结果 基础加药枕组临床有效率为100%.基础加颈枕组为91.7%,基础加外敷组为81.8%,基础治疗组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方法 均能改善患者眩晕症状程度、频度和持续时间,以基础治疗加颁枕和药枕的效果明显(P<0.05),四组治疗方法 对患者的症状体征、生活工作的评分有改善,以基础治疗加颈枕和药枕的效果明显(P<0.05).结论 四种方法 均能改善患者眩晕症状、频度和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生活工作的评分,基础治疗加药枕组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婴儿臂丛神经损伤进行探索性临床治疗研究,寻找最佳治疗时机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A、B两组分别用两种治疗方案,A方案是在病情稳定后期进行按摩和针炙、理疗。B方案是在新生儿期臂丛神经损伤后、即时超早期开始采用软毛刷进行神经梳理和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对细胞生物电进行诱导干预治疗。结果通过临床两组对照研究,显示两组有明显差异性。结论超早期应用神经梳理和神经营养因子对细胞生物电进行诱导疗法可以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控制性促排卵期间电针对重复周期患者卵细胞质量以及胚胎情况的影响。方法将重复控制性卵巢刺激(COS)的患者94例,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再分别按女方年龄进行分组,分为3个亚组:A组(35岁)、B组(35~39岁)和C组(≥40岁)。所有对象均采用改良方案进行COS,观察组在促排卵第1日开始进行电针治疗,直到h CG注射日,选用穴位为子宫、关元、中极、三阴交、太溪;对照组不加用电针干预。结果观察组A组h CG注射日E2峰值、临床取卵数和MⅡ卵子数与自身前一周期和同年龄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n剂量及使用时间、双原核(2PN)数、获胚数和优质胚胎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与自身前一周期和同年龄组对照组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可改善重复周期患者卵细胞质量,提高卵巢反应性,其效果可能与女方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在重度宫腔粘连切除术(transcervical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成都西囡妇科医院宫腔镜确诊为重度宫腔粘连的59例患者资料,根据TCRA术前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分为A组(子宫内膜厚度≤4mm)和B组(子宫内膜厚度>4mm)。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TCRA术后结局。结果:B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73.91%VS 33.33%,P<0.05);B组未愈率明显低于A组(8.70%VS 36.11%,P<0.05)。结论:TCRA术前子宫内膜厚度低于4mm时,TCRA术后治愈率较低。  相似文献   
70.
摘要:目的探讨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在 复发性流产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19- 2022 年在本院生殖医学门诊就诊的生育检测指标完整的不孕症夫妇521对,其中男性年龄23~56岁。排除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因素,包括女性的年龄、体质指数、代谢性疾病、抗磷脂综合征、子宫及附件异常、剖宫产史、宫内肌瘤/宫颈锥切等手术史、男女外周血染色体异常、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史。根据流产情况分为复发性流产组(自然流产≥2次)、自然流产1次组和未流产组,应用GraphPad6.0统计软件进行Tukey多重比较各组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分析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采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和比值比分析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对复发性流产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性流产组(42例)的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异常率[ (33.31+13.83)%]显著高于未流产组[( 26.85+15.38)%]和流产1次组[ (28.20+12.50)%,P<0.05]。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异常率与复发性流产呈显著正相关。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预测复发性流产的敏感性为45.24%.特异性为73.64%。阳性预测值(15.70%)、阴性预测值( 92.53%)、Youden指数(18.88%)及比值比(2.31)均高于高DNA可染色性(HDS)的阳性预测值( 10.64%)、阴性预测值(90.31%)、Youden 指数. ( 1.05%)及比值比(1.11)。结论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配偶中,精子核蛋白不成熟度显著升高,且其与复发性流产呈显著正相关。同时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异常可能是复发性流产的重要男性因素,其对临床中复发性流产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