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通过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结果,对各科室医护人员满意率进行分析,为各科室提供可行的整改方法,最终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及就医环境.方法: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结果:患者对护士、医生的满意率逐渐提高.结论: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作帮助医院管理者优化服务,弥补不足,持续改进,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及服务态度,从而更好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调查分析成都市大邑地区胆结石的发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成都市大邑地区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腹部彩超检查,且采用问卷调查表收集其基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胆结石发病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胆结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有效研究对象3 775名,诊断胆结石患者422例,发病率为11.18%,其中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分别为289例(7.66%)、97例(2.57%)、44例(1.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868)、经常不吃早餐(OR=8.619)、高脂饮食(OR=6.787)、高糖饮食(OR=2.633)、常食动物内脏(OR=6.117)、长期口服避孕药(OR=2.239)、胆囊炎病史(OR=4.554)、糖尿病病史(OR=3.031)、胆结石家族史(OR=11.167)是胆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成都市大邑地区的胆结石发病率偏高,以胆囊结石最为常见,女性、经常不吃早餐、高脂饮食、高糖饮食、常食动物内脏、长期口服避孕药、胆囊炎病史...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减少该病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lO月发生的167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37%,新生儿窒息与多种因素相关。结论:减少窒息发生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及早发现高危因素,加强分娩期监护,综合分析临产时胎儿状态,采取有效的分娩方式和正确的复苏方法。  相似文献   
44.
李莉  李颉 《航空航天医药》2009,20(12):11-12
目的:探讨含质子泵抑制剂的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奥硝唑三联)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13C-尿素呼吸试验(13C-UBT),证实为HP感染,反复腹痛儿童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予以奥美拉唑0.8 mg/(kg·d)1次/d,阿莫西林40 mg/(kg·d)分3次口服,奥硝唑10 mg/(kg·次),2次/d,三联治疗;对照组22例,予以雷尼替丁4 mg/(kg·次),2次/d.其余抗生素与治疗组相同,疗程10 d.停药后4周门诊复查13C-UBT.结果:两组儿童腹痛均有缓解,缓解率100%;治疗组HP转阴45例,根除率97.8%;对照组转阴18例,根除率81.8%,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奥硝唑三联治疗儿童HP感染临床疗效好,HP根除率高,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偶刺法穴位埋线治疗骨质疏松症前期的临床效果,探寻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下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方法。方法:将明确诊断骨量减少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偶刺法穴位埋线+口服碳酸钙维生素D3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口服碳酸钙维生素D3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T值和VAS值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T值和VAS值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之一的骨量减少,即骨质疏松症前期的患者,即时给予偶刺法穴位埋线干预,能有效减缓骨量下滑的趋势,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疗效确切,是一种有效的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联合锌硒宝对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HPV转阴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该院住院的90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组(对照组)与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联合锌硒宝治疗组(联合组),每组45例,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近期和远期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细胞水平。结果联合组患者阴道排液量、脱痂止血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HPV转阴率为75.55%,显著高于对照组(4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联合组、对照组均未出现宫颈癌患者。结论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联合锌硒宝治疗有利于改善局部炎症,提高机体免疫细胞水平,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HPV转阴率。  相似文献   
47.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其好发于30-50岁的经产妇,其发病率约为20-30%,约有50%的患者可同时合并子宫肌瘤,约有15-40%的患者可同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2].既往曾称该病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将非子宫肌层的内膜异位症称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3].子宫腺肌病常会伴发痛经、月经增多、不孕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故需进行积极治疗.现回顾性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后经病理学证实的子宫腺肌病59例,将其具体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分析加味苏叶竹茹汤治疗妊娠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妊娠呕吐患者按照自愿和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而对于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加味苏叶竹茹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天数。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2%(46),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仅有70%,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平均治疗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于妊娠呕吐患者采用加味苏叶竹茹汤,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菲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9月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9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36~40周彩超测量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分为下段菲薄组(≤3 mm)47例和下段正常组(>3 mm)50例,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非瘢痕子宫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组。观察3组孕妇母婴情况。结果 3组阴道分娩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孕妇分娩方式分别将下段菲薄组和下段正常组分为A(阴道分娩)、B(剖宫产)两个亚组,两组A亚组孕妇住院天数、产后24 h出血量、产褥感染例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同组B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A亚组母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亚组与对照组孕妇住院天数、产后24 h出血量、产褥感染例数、产道损伤、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孕妇经阴道分娩相比于剖宫产在产后恢复与新生儿评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子宫下段菲薄的瘢痕子宫并非阴道分娩的禁忌证,在严格掌握阴道分娩指征的情况下应给予产妇阴道试产机会,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