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21.
母乳是婴儿健康生长与发育最理想的食品,坚持纯母乳喂养是爱婴医院的基本要求,但实际临床工作表明早吸吮、勤哺乳而产妇产后泌乳时间仍有个体差异,部分产妇产后3d内乳汁分泌量少,不能满足新生儿生理需要,特别是剖宫产术后的产妇,未添加辅食,致使部分新生儿病理性体重下降,甚至出现脱水热。为此,我们探讨了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母乳喂养方法。  相似文献   
22.
何冬梅 《吉林医学》2015,(7):1321-1322
目的:为了探究临床有效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可靠方法,从而为相关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本次研究过程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收治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共计96例,随机对患儿进行分组,分成治疗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综合基础治疗),每组患儿48例。结果:1在呕吐停止时间、腹胀小时时间和平均体重增加等三项指标上,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44 2,P=0.007 5)。结论:在临床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临床症状,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是临床针对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实施治疗的理想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胆漏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探讨其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9年1月本院23例LCBDE术后胆漏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漏发生率为4.24%。23例胆漏患者中,18例在术后24h内发现,5例在术后3~10d发现。一期缝合发生胆漏12例,T管周围漏8例,拔T管后发生胆漏3例。19例胆漏患者行腹腔引流,3例患者缝合漏口、重放T管引流,1例患者胆道重建治疗,23例患者均治愈。结论:术中取尽结石,保持胆总管通畅,正确选择及安置T管,T管外窦道造影以及加强营养支持等,是防治LCBDE术后胆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4.
25.
多年来,各级卫生、民政部门的积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婚姻登记条例》,实行婚姻登记前医学检查,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效地遏制了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执政方针,2003年10月强制性的婚前医学检查(婚检)制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取消了,强制性婚检取消后,婚检率急速下降,我区2004年比2002年下降了90%,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合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子痫前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妊娠合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子痫前期的预防提供帮助。方法选择并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12年12月住院合妊娠合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7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年龄、首诊孕期、出血倾向、再障的严重程度、白细胞〈4×109/L、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10×109/L、血脂异常等因素对患者并发子痫前期的影响程度。结果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10×109/L影响妊娠合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子痫前期的易感因素(P〈0.05),而年龄、首诊孕期、有无出血倾向、再障的严重程度、白细胞〈4×109/L等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子痫前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10×109/L是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与地西泮治疗分娩时宫颈水肿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分娩时宫颈水肿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30例实行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治疗,对照组30例实行地西泮治疗,实验结束后,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宫口全开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以及宫口全开时间相对于对照组较低,新生儿Apgar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治疗分娩时宫颈水肿疗效较单独使用地西泮疗效显著,且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比观察地屈孕酮和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将116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治疗组给予地屈孕酮,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同时对比2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7.93±1.08)d短于对照组的(9.14±1.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自拟消痞胃炎散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随机、对照的原则将125例经胃镜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自拟消痞胃炎散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电子胃镜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65例中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60例中总有效率为83.3%。经X2检验,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X2=4.863,P<0.05)。两组均以单纯浅表性胃炎疗效最好,伴胆汁反流型者疗效较差。结论:自拟消痞胃炎散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费用低廉、简便易服,病人依从性高,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为试验组,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照组为同期未采用镇痛药物的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60例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镇痛有效率试验组达100%,试验组的产程平均为7.26±3.51h,对照纽的产程平均为9.61±4.16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割宫产率分别为10.0%和29.0%,有显著性差并(P〈0.01);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安全有效,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