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罗明兰 《大家健康》2016,(6):191-191
目的:探究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特点。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23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子宫切除为观察组,220例未切除子宫,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使用悬浮红细胞量、使用血浆量等方面均多于对照组(P <0.05)。结论:医护人员要对影响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行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的各项因素有充分的认识,在术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把握好子宫切除准确时机,提高子宫切除术的成功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考察黄藤素软胶囊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用聚甲酚磺醛溶液清洁宫颈及宫颈管,并将含药液纱布敷于病变组织,10min后取出,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餐后半小时口服黄藤素软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宫颈上皮愈合情况、临床症状评分、体征改善所需时间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69%和9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脓性分泌物、接触性出血和腰骶酸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宫颈修复时间、分泌物改善时间、出血消失时间、腰骶酸痛消失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为1.0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藤素软胶囊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且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临床选用降压药物的重要性。方法根据孕妇血压变化的特点及不同类型的特征临床选用降压药物。结果和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几种类型进行药物预防、诊断、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婴儿在其发育过程中的体温变化,初步探讨其体温变化节律。方法:采取体温测量方法,对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婴儿进行连续5个月的观察,运用现代时间生物学的节律分析技术分析小儿体温变化规律。结果:有8例婴儿的体温改变,经余弦法检验P〈0.05,其变化呈月节律;有4例婴儿的体温改变,经余弦法检验0.05≤P≤0.15,其变化不具节律性,表现为以月为周期的波动;有18例婴儿在观测期间体温无明显变化。运用组余弦法分析30例婴儿连续5个月的测试体温,P=0.0511,其整体改变具有月节律变化趋势。结论:婴儿在其发育过程中的体温变化具有节律性表现。  相似文献   
45.
周丽 《西南军医》2011,13(4):671-672
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胎盘早剥、改善胎盘早剥的母儿预后和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 阴道分娩5例,剖宫产43例,全部治愈出院,新生儿窒息20例,死胎4例,新生儿死亡1例,新生儿成活43例.结论 胎盘早剥是孕期、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动态观察、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处理是改善胎盘早剥的母儿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妇检了解产后妇女盆底肌力的状况,进而分析分娩方式、孕产次、孕妇年龄、新生儿体重对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产后康复门诊的病患300例,对年龄在20-40岁范围内的女性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盆底肌力手法测定的300例患者中,肌力≥3级者63例,〈3级者234例,患者盆底肌力不正常的检出率为79%。且阴道分娩、经产妇、年龄在30岁以上及生产巨大儿的产妇,与正常产妇的盆底肌力相比,有十分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妊娠、分娩方式、孕产次、新生儿体重均会影响盆底肌力,应重视产后妇女的盆底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添加强化乳铁蛋白(LF)配方奶粉对婴儿生长发育和铁代谢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对照试验,生后以人乳喂养的4~6月龄健康足月儿自愿添加配方奶粉者纳入本研究,按门诊顺序分别纳入强化组(LF 38 mg·100 g-1 ,铁元素4 mg·100 g-1)和对照组(LF 0,铁元素4.2 mg·100 g-1,其余成分与强化组相同)。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两组婴儿在干预前后分别测定身长、体重、头围、Hb、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同时计算TFR-F指数、机体总铁含量(TBIC)、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比较上述指标的干预前后和组间差异。结果 213名婴儿完成了研究,强化组115名,对照组98名。强化组和对照组婴儿人均日摄入配方奶粉量(94.3±9.8) vs (88.2±8.7) g, P>0.05;人均日铁剂摄入量(3.8±0.4) vs (3.7±0.6) mg, P>0.05。强化组人均日LF摄入量为(35.8±3.7) mg。强化组与对照组干预后各指标改变值比较,体重:(2 213±82) vs (2 033±77) g, WAZ: (0.82±0.22) vs (-0.05±0.01), WHZ: (0.74±0.32) vs (0.20±0.06), Hb: (13.9±4.1) vs (7.2±1.8) g·L-1, SF: (1.37±0.08) vs (0.55±0.04) μg·L-1, TFR-F指数:(0.86±0.11) vs (0.39±0.05),TBIC: (19.4±8.8) vs (9.1±3.4) mg·kg-1, P均<0.05。同时干预后强化组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贫血: 4.1% vs 7.5%,铁缺乏:13.9% vs 24.4%,缺铁性贫血:1.7% vs 8.2%,P均<0.05。结论 添加强化LF配方奶粉干预可以显著改善人乳喂养婴儿生长发育以及铁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对母体、胎儿潜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早产等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的656例胎膜早破的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统计并实施临床护理.结果 656例孕妇无1例发生宫内及产后感染,新生儿预后好者(Apgar评分>7分)达97.1%.剖宫产253例,阴道分娩403例(阴道助产8例).其中早产43例(6.55%),无早产儿死亡.结论 胎膜早破的孕妇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母婴可有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9.
何洋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383-384
目的研究分析孕妇妊娠期间的营养个体化供给对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入我院行定期产检的124例孕妇的研究资料,按照孕妇检查期间采用的不同方式,将124例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孕妇采用常规孕期保健系统进行检查,同时给予个体化营养指导;对照组孕妇采用单一孕期保健系统检查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新生儿结局情况和剖宫产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46.8%,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61.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孕妇给予个体化营养供给能够有效的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究基于中医外治技术预防剖宫产术后腹胀的中药热奄包。方法 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的1 000例剖宫产产妇, 将全部入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 采用SPSS软件进行随机化分组, 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 每组500例。对照组年龄(28.26±3.95)岁, 治疗组年龄(29.30±4.28)岁。对照组予以缩宫、液体补充、翻身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茴香热奄包。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干预治疗的安全性、疗效, 并对已显效的产妇进行胃肠功能情况的随访观察。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两组产妇治疗干预后皆未出现全身性反应及局部皮肤不良反应。治疗组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5.47±2.14)h]、肛门首次排气时间[(17.32±2.75)h]、首次排便时间[(50.12±4.62)h]均短于对照组[(21.25±2.32)h、(25.75±2.78)h、(58.64±5.55)h], 腹胀评分[(1.35±0.63)分]、胃肠疾病中医证候疗效评分[(7.39±2.5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20±0.74)分、(19.64±4.16)分], 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