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与中医情志护理的关系。方法:介绍临终关怀的释义和祖国医学中的临终关怀。从不同角度分别说明临终关怀病人的心理护理,突出中医情志护理的重要性,进而说明临终关怀病人的情志护理应当借鉴传统中医方法,突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采取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施护方法。结果:中医情志护理方法首先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医德素质,掌握七情病因学说,熟知情志致病的基本规律。语言疏导是一种基本治疗方法,耐心开导,讲明道理。移情易性中的移情即心理学所说的转移注意力,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使其有较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健康的恢复。实际上就是借助外界良好的环境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以减少乃至消除不良情志的劣性刺激作用,是移情易性的方法。结论:对临终病人的心理关怀还应该有一个总的、一般的方法。从分发挥中医情志护理的特色,把情志护理贯穿于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既可提高护理质量,也可提高治疗效果,使病人能早日康复。今后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对临终关怀的患者要突出中医护理的优势,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情志护理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提高心理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黄帝内针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内科治疗的70例慢性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帝内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的偏头痛每周发生天数、次数、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采用头痛日记法)和头痛程度{[采用头痛视觉模拟量表(VAS-H)]以及生活质量[采用头痛影响测试量表-6(HIT-6)]};于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情况[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随访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偏头痛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4.29%、7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4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偏头痛发作次数、天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1.37±1.33)次、(0.91±0.85) d,(1.03±0.91) h,明显少(短...  相似文献   
53.
回顾近20年来国内有关补肾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概况。补肾法在慢性湿疹的治疗中具有特别的意义,补肾法结合养血活血、凉血滋阴、祛风除湿等中医方法治疗慢性湿疹,既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调整宿主全身的免疫功能,又促进组织的再生修复,增强皮肤防御能力,改善皮肤的屏障功能。表明补肾法治疗慢性湿疹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机构照顾者负担与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相关性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理院版神经精神问卷、照顾者负担量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状态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智力障碍者照顾困难量表及自制信息采集表对长期护理机构112例老年痴呆患者及35名痴呆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机构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负担总均分(40.57±11.82)高于常模(t=9.20,P=0.00);其中,生理性负担(66.94%)和时间依赖性负担(62.00%)得分率最高。照顾者焦虑(39.57±8.25)、抑郁(11.68±5.49)自评结果与国内常模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严重程度与照顾者照顾困难呈正相关(r=0.40,P=0.04),但二者与照顾者负担不相关(P>0.05)。机构照顾者对精神行为症状的应对知识和技能需求最高(89.3%),但因"难以应对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而离职的意愿最低。结论长期护理机构应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进行精神行为症状照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照护质量,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照顾者的生理性和时间依赖性负担。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中配伍风药(防风)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大鼠模型PAR2mRNA表达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福氏痢疾杆菌灌胃法复制PI-IBS大鼠模型,评价痛泻要方原方、痛泻要方无防风方、防风的疗效及对结肠黏膜PAR2mRNA基因表达和炎症介质SP、TNF-α、IL-6的影响。结果痛泻要方原方、痛泻要方无防风方、防风可升高感染后IBS大鼠的内脏痛觉敏感压力阈值,减少大鼠排稀便次数(P<0.05或P<0.01);痛泻要方原方及防风组显著降低结肠黏膜SP、IL-6、TNF-α含量并抑制结肠黏膜PAR2mRNA基因表达,而痛泻要方无防风方可降低结肠黏膜SP的含量(P<0.05),但对结肠黏膜IL-6、TNF-α和PAR2mRNA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痛泻要方中配伍风药(防风)可增强方中其他药物的止痛止泻效应,增强对PAR2基因表达和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防风在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佐助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龄Ⅱ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4例高龄Ⅱ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的62例为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6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的血压和肾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肾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17%(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龄Ⅱ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单纯氨氯地平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黑头发和白头发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的异质性差异.方法提取毛干mtDNA,用PCR技术扩增mtDNA控制区 5 个目标片段,以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中国汉族正常人与Alzheimer病同个体黑头发和白头发mtDNA控制区目标片段的异质性差异.结果 30~40岁正常人、50~70岁正常人和50~70岁Alzheimer病患者黑头发mtDNA异质性分别为:3.2%、10.0 %及16.4%;30~40岁正常人、50~70岁正常人和50~70岁Alzheimer病患者白头发mtDNA异质性分别为:7.2%、20.4%及28.0%,各年龄段正常人及Alzheimer病患者同个体白头mtDNA异质性明显高于黑头发.结论 同个体中黑白头发和mtDNA控制区的异质性有明显差异,年龄越大,异质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TNF—α-238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运用PCR检测66例AD患者(AD组)及143名正常人(健康对照组)的TNF—α-238基因多态性。结果:AD组TNF-α-238 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394、0.0606、0.0000,对照组分别为0.8881、0.0420、0.0000;AD组TNF-α-238G、TNF-α-238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697、0.0303,对照组分别为0.9790、0.0210;TNF—α-238各种基因型频率在AD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238基因多态性与AD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9.
音乐疗法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的效果,方法:在不使用降压药,扩冠药和抗凝药的情况下,对9例高血压,冠心病的高龄患采取音乐疗法,每天1小时,30小时为一疗程,并就治疗前,后的症状,血压水平,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音乐治疗后,收缩压下降显(P<0.05),舒张压下降非常显(P<01),收缩压平均下降20.25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1.03mmHg;心率平均减慢8次/分(P<0.01),T波升高(P<0.01),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音乐疗法有助老年高血压和冠心病患的康复。  相似文献   
60.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淋巴细胞对Aβ1-40刺激反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外周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淀粉样蛋白肽(Aβ1-40)等刺激AD患者外周淋巴细胞,测定其增殖功能和凋亡细胞比例;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单抗直接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结果 轻、中~重AD组淋巴细胞对Aβ1-40刺激的增殖能力都显著低于对照;白介素-2(IL-2)分泌、白介素-2受体(IL-2R,CD25)表达和T细胞亚群及细胞凋亡在各组间无差异。结论 AD病人淋巴细胞对Aβ1-40刺激增殖反应低下,提示AD患者对Aβ1-40清除能力减弱可能与AD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