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观察持续封锁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治疗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到2010年5月临床收治的20例骨科创伤患者进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20例患者中疗效优的病例6例,疗效良的病例12例,疗效差的2例,疗效总优良率达90%。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能够彻底的清除患者创面的坏死组织和分泌物,加速肉芽生长,快速制止传染,明显缩短了创伤性的皮肤软组织发生缺损的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换药的痛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使用1次性真空采血针连接静脉留置针和负压采血管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采血患儿出生后至2岁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5ml或10ml无菌空针连接静脉留置针采血;实验组则采用1次性真空采血针连接静脉留置针和负压采血管,观察2种不同采血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采用的方法对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抽血质量,抽血时间都效果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1次性真空采血针连接静脉留置针和负压采血管在小儿静脉采血中应用效果好,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肝炎后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疾病,目前抗纤维化治疗以中药活血化瘀为主,李莉主任在此基础上加用化痰散结药物,疗效更为显著。李莉在肝炎肝硬化的理论及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她认为肝炎肝硬化的病因为感染"杂气"所致,正虚为发病的根本原因,在正虚的基础上痰浊、瘀血等病理性代谢产物聚集形成肝硬化,故扶正祛邪贯穿于治疗疾病的整个过程,同时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用药顺应肝的生理特点,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才能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5.
孙思邈,自号孙真人,唐初著名医学家,总结唐以前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著《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二书。孙氏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其学术思想是多方面的,如重视医德与医术相结合,将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重视对药学和方剂学的研究,被后世誉为药王;研究伤寒的观点和方法对后世启发颇多;提倡食治与养性、养老等。此外,孙思邈在针灸学研究方面亦十分突出,他保存了唐以前重要的针灸文献史料,并首绘彩色《明堂经图》;明确指寸取穴法,勘定穴位,发展经穴理论;完善针灸治疗大法,重视针灸预防与治疗作用;临证重视诊脉刺灸,治疗疾病针、灸、药并重,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今以《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二书中的针灸内容为据,探讨孙思邈在针灸学方面的主要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26.
狂犬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传染病,是犬和猫等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传播的人兽共患病。该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可防不可治,其病死率100%。近几年来,莒县狂犬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是我县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为研究莒县当前狂犬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病影响因素,以探索切实有效的防制对策,控制狂犬病流行,作者对我县2001-2008年狂犬病发病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治疗,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对3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咳嗽初发年龄7 月~14岁,就诊时病程2个月~2年,其中36%在咳嗽发作后2个月~2年出现哮喘症状.咳嗽在夜间及早晨重,阵发性干咳,30%有家族史和43%有个人过敏史.结论 对长期咳嗽用一般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不能缓解者,在排除了其他器质性疾病时应考虑本病.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静脉输液患者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排气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方法,观察两种静脉输液排气方法一次排气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排气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方法排气成功率高,又减少了药液浪费和污染机会,节省了治疗时间,减少了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29.
孙桂云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3):2415-2416
2006年1月~11月,我院ICU共行中心静脉置管55例,通过综合观察与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硫氮酮联合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将60例同期收治的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年龄、性别、病情等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予阿司匹林、肝素、辛伐他汀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硝酸甘油10m g+5%葡萄糖250m l(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静滴,1次/d;治疗组予硫氮酮30m g、左卡尼汀2.0g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m l(或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两组均连用10d为一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有效率及心电图有效率(93.3%,7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0.3%),P均<0.01。提示硫氮酮联合左卡尼汀治疗UAP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