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3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在妇科肿瘤病人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妇科肿瘤病人66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循证护理组,就术后深静脉血栓、尿潴留、生活质量、精神状态四个方面进行循证护理,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循证护理组术后深静脉血栓、术后尿潴留发生几率更低,精神状态更稳定,且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各项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肿瘤病人术后康复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病人的术后康复效果,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男性,22岁,主因"腰背、颈部僵痛2年余,驼背、髋关节活动受限1年"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僵硬疼痛,夜间加重,活动后缓解,当地医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给予柳氮磺吡啶1.0 bid治疗至今。患者1年前出现驼背,颈椎、双髋关节活动受限,夜间痛,晨僵>1h。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变窄,IgG 33.90g/L,IgA 5.44g/L,CRP 86.90mg/L,HLA-B27 (+)。加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及物理治疗效果不佳,半年前左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至2018年符合中医辨证分型湿热蕴结型盆腔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80例。常规组单纯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液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水平(CRP)和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常规组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95.0%,观察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积分、疼痛情况、白细胞计数、CRP和ESR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黄通络饮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硫辛酸注射液30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治疗组(34例):口服双黄通络饮汤剂,日1剂,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以及患者NCV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3%、79.4%,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NCV改善基本相当(P0.05)。结论:双黄通络饮治疗DPN疗效肯定,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与硫辛酸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持续监测辅助阿替普酶静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时间在静脉溶栓时间窗内的60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在静脉溶栓过程中给予TCD持续监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进行NIHSS评分;以TCD-TIBI分级评估溶栓后24h血管再通情况。溶栓后90d时进行mR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溶栓24h后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7,P=0.046);溶栓后24h治疗组血管再通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13,P=0.005);溶栓后24h2组均未见症状性颅内出血(Z=0.00,P=1.00),溶栓后90d治疗组mRS平均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4,P=0.016)。结论 TCD持续监测辅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血瘀概说     
<正>血瘀属于中医学病机概念,笔者认为目前的中医教材对其阐述似欠规范,论述不够系统,特别是对瘀血形成的归纳不够完整,所以有必要重新梳理使之系统、完备。现笔者对血瘀的病因、演变、诊断、治法等作概说如下,不足之处,敬请同仁指正。1血瘀的概念血瘀,是指由于气滞、气虚、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承气汤保留灌肠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胃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小承气汤保留灌肠,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更短,肛门首次排气排便出现更早,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经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小承气汤保留灌肠在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方面的疗效优于胃癌术后一般治疗。  相似文献   
18.
从一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在早期应用人工肝治疗,后期输注白蛋白的基础上,中药全过程介入,应用茵陈术附汤退黄疸、真武汤消腹水,中西医结合成功治愈的经验来看,气化理论与扶阳理论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气化失司乃脏腑阳气下降的结果,通阳调气机、补阳以化气。因湿热阻滞气机,致脏腑升降失常、经络运行失畅和气化开阖失司,宣通之法在阳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取其“火郁发之”之意。阴黄之寒湿困脾阶段,温通散寒为正治之法;黄疸后期,培补元阳为治本之法。黄疸治疗中的温补之法,既可使正气得以恢复而抵御邪气;而温通之法,又可调升降、畅气血,便于脏腑功能恢复。张仲景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腹水相当于痰饮,“温药和之”是扶阳理论之滥觞,涵盖宣通与温补,又与气化理论不谋而合。肝硬化腹水中医扶阳之法,一要温阳化气,二要理气活血以解决气、水、血三者之交恶。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白术、附子、甘草在整个扶阳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辨病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性肝衰竭中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住院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每组n=50),对比组接受奥氮平治疗,观察组接受齐拉西酮+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分、临床疗效、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ANSS评分低于对比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比组(72.00%),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GF、BDNF水平均低于对比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10.00%)与对比组(6.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齐拉西酮+奥氮平可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神经营养,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