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1篇
  6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绝经后女性患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AD)的风险会增加,而雌激素治疗具有改善认知 的作用。雌激素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现就雌激素如何影响认知和更严重的认知缺陷(如AD)方面 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4+7"带量采购对SSRI类抗抑郁药使用的影响,为政策制定和医院药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4+7"实施后6个月和2018年同期6个月门诊SSRI类抗抑郁药的数量、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分析。结果:"4+7"后,艾司西酞普兰片数显著增长,帕罗西汀金额明显下降。艾司西酞普兰的DDDs值增幅较大。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的DDC值较去年同期都下降明显。结论:本次"4+7"政策落地半年,切实降低了部分患者的用药负担,提升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93.
本文目的是对双相障碍共病强迫症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参考。双相障碍共病强迫症的临床现象并不少见,但两者的治疗原则存在差异甚至互斥,导致治疗困境。本文就双相障碍共病强迫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4.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护士是一线灾害救援队伍中最大的一支救援力量,他们在防灾、减灾以及灾后救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在灾害救援过程中,以及灾害救援结束后,一些灾害救援护士出现了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于是,许多学者提出"自我心理调适"应当成为灾害救援护士的核心能力之一。而目前围绕灾害救援护士"自我心理调适"的教育/培训未能满足实际需求。提高心理弹性水平是灾害救援护士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基础,也是预防心理危机出现的有效方法之一;当灾害救援护士出现心理危机时,"稳定情绪技术""放松训练"以及"减压+紧急事件应激晤谈"等方法是便捷有效的干预措施。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需要构建一个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抗抑郁疗效的差异。方法纳入分别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组)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ECT组)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各3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评估患者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rTMS和MECT均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rTMS组:t=0.34,P=0.02;MECT组:t=0.23,P=0.00)。rTMS组在汉密尔顿量表睡眠障碍因子分改善方面显著高于MECT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7.88,P=0.01),MECT在改善自杀因子方面优于rTM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87,P=0.00)。结论 rTMS和ECT在短期内均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MECT的抗抑郁作用强于rTMS。在改善睡眠障碍方面,rTMS优于MECT;在改善自杀因子方面,MECT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6.
97.
翟倩  丰雷  张国富  刘敏  王晶晶 《浙江医学》2020,(10):1078-1084,1091
我们正处在继机械、电子和互联网之后的第四个工业时代的关键时刻,这个时代以技术类型的融合为特征,被称为数字革命。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1956年人工智能(AI)的技术形式最初得到认可。虽然AI已经应用于一些重要的领域,但在医学界,包括精神心理卫生领域,仍然报以谨慎的态度。尽管存在一些限制,AI在医学上的应用正在稳步增长。从“虚拟心理治疗师”到痴呆症、自闭症治疗中的社交机器人,再到治疗性障碍的机器人,AI正在通过高水平的治疗干预措施,逐步取代训练有素、技术娴熟的医疗专业人员。作为心理健康从业者,我们需要熟悉AI,了解其当前和未来的用途,并做好AI进入临床主流的准备。然而,为了AI在精神心理健康领域的进一步推广,需要进一步解决在精神心理领域使用AI所涉及的伦理和社会问题。本文主要就AI在精神卫生保健中的常用模式、应用形式、应用领域以及相关伦理和社会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从社会工作者(社工)参与精神卫生服务角度比较专项社工人才培养、购买社工组织服务、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工岗位设置三种模式的异同及应用前景。选取了北京市、重庆市、上海市作为典型模式代表。前两种模式由政府行政部门主导,第三种模式由医疗机构主导;在社工队伍发展方面,专项社工人才培养能够短期内充实队伍,购买社工组织服务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社工队伍的作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设置社工岗位使队伍更稳定;在服务侧重方面,政府购买服务更注重在社区持续开展服务,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内的社工主要在院内开展服务,并承担对社区精神卫生社工服务的带动指导作用。三种模式并不是孤立互斥的,各地应根据经济水平、社会组织资源、医疗机构实力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探索,推动精神卫生工作中社会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非理性信念的关系,为认知行为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符合DSM—IV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200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和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对患者进行测评,收回有效问卷182例,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与非理性信念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4个因子分与非理性信念的低挫折耐受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8,-0.405,-0.309,-0.256,-0.394;P〈0.01),与概括化评论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7,-0.401,-0.325,-0.295,-0.413;P〈0.01)。低挫折耐受和概括化评论可以作为总体生活质量和心理因子的预测指标(F分别为21.231,21.015;P〈0.01);概括化评论可以作为总体生活质量及生理、社会关系、环境因子的预测指标(F分别为15.292,12.020,9.011;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非理性信念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各个层面,非理性信念中的低挫折耐受和概括化评论可作为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分析双相障碍发作前6个月内的暴力经历对患者生活满意度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经过12周急性期有效治疗的240例双相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采用性和躯体暴力问卷收集此次发作前6个月内遭受的暴力情况。在基线期、3个月、6个月分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估患者的残留症状,采用席汉残疾量表(SD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满意度。结果 发作前6个月内有38.8%(93/240)的患者遭受过暴力,其中28.0%(26/93)的患者遭受过性暴力,72.0%(67/93)的患者遭受过躯体暴力,80.6%(75/93)的患者遭受过性暴力和躯体暴力。有暴力经历与无暴力经历患者的婚姻状态、自杀观念、自杀计划、近3年总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时纳入分析194例患者,6个月随访时纳入分析171例患者。有暴力经历与无暴力经历患者基线期、3个月随访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