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雷莫司琼对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曲马多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宫外孕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B、C 3组,每组各30例。3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式,A组:全麻诱导前给予雷莫司琼0.3 mg,术后镇痛泵(曲马多1 000 mg+雷莫司琼0.3 mg);B组:全麻诱导前给予生理盐水,术后镇痛泵(曲马多1 000 mg+雷莫司琼0.6 mg);C组:全麻诱导前给予生理盐水,术后镇痛泵(曲马多1 000 mg+雷莫司琼0.3 mg)。分别记录3组术后6 h、12 h及24 h疼痛评分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A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诱导时给予雷莫司琼加术后镇痛泵中再次给予雷莫司琼,能够明显的降低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后应用曲马多镇痛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低剂量舒芬太尼对产妇行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及对照Ⅱ组,每组30例。3组均采用舒芬太尼镇痛,对照Ⅰ组用量为3旭,观察组用量为5μg,对照Ⅱ组用量为7旭。比较3组的镇痛效果、产妇分娩结局、不良反应和新生儿状态等指标。结果对照Ⅰ组的镇痛起效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和对照Ⅱ组(P〈0.05),首剂持续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和对照Ⅱ组(P〈0.05);镇痛前,3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镇痛后30、60min,对照Ⅰ组的VAS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组在顺产率、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Ⅰ组和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嗜睡、胎心改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Ⅱ组(P〈0.05);对照Ⅰ组和观察组的新生儿于出生即刻的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Ⅱ组(P〈0.05)。结论高、低剂量舒芬太尼均具有较好的分娩镇痛作用,而极低应用剂量则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与高剂量舒芬太尼相比,低剂量舒芬太尼引发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新生儿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452例阴道分娩者,随机分为A组(卡前列甲酯栓组)150例、B组(缩宫素组)150例和C组(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152例,观察三组产妇的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产时至产后2h及产后2~24hC组出血量少于A组及B组(P〈0.05),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时间C组也明显短于A组及B组(P〈0.05),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