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per-conditioning,PerC)联合后适应(post-conditioning,PostC)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再生的作用,并明确PerC联合PostC对脂肪酸β-氧化(fatty acid β-oxidation,FAO)限速酶——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的影响。方法 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造模,MCAO模型后30 min进行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治疗(PerC),再灌注24 h后重复进行肢体远隔缺血适应(PostC),1次/d,直到取材。再灌注14 d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室管膜下区(subependymal ventricular zone, SVZ)神经再生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CPT1A的表达。结果 与MCAO组及PerC/PostC组比较,PerC+PostC组大鼠,身体不对称运动行为评分降低,神经干细胞的数量以及向梗死区迁移的细胞数量增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神经干细胞的数量与神经功能呈负相关(r=-0.917 9, P<0.0001)。然而,迁移到基底节区的神经干细胞的凋亡数量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制研究显示,PerC+PostC组CPT1A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结论 PerC联合PostC治疗能够通过增加神经干细胞的数量改善神经功能,神经干细胞的脂肪酸氧化可能是其促进神经干细胞迁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B群人格障碍的人格五因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B群人格障碍的人格五因素特征。方法:先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 4)在被试中筛查,再用个性障碍晤谈手册(PDI-IV)做半定式查询确定B群人格障碍患者,用NEO个性问卷(NEO-PI-R)做问卷测查。结果:66例B群人格障碍患者表现为高神经质(61.97±10.57)、低顺同性(38.39±11.46)和低严谨性(38.40±11.19),外向性(45.88±11.52)和开放性(45.00±9.30)得分接近低限。212例被试的PDI-Ⅵ和NEO-PI-R得分的多元相关分析显示,反社会型与顺同性负相关(r=-0.25,P<0.01),边缘型与神经质正相关(r=0.32,P<0.01),与顺同性和严谨性负相关(r=-0.22,P<0.01;r=-0.22,P<0.01),表演型与顺同性和严谨性负相关,(r=-0.16,P<0.05;r=-0.15,P<0.05),自恋型与顺同性负相关(r=-0.31,P<0.01)。结论:B群人格障碍患者的五因素人格特征较正常成年人有较大偏差,有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冲动,人际关系冷漠,缺乏自信等。本研究中B群人格障碍的五因素特征不典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五音乐曲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活动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 2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10名正常对照 ,分别记录安静时段及聆听五音乐曲时段的脑电图 ,将脑电信号转化为功率数值 ,将 β/α定义为脑电活动率。 结果 :1、正常人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活动率在安静状态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听乐曲时患者的脑电活动率在C3、T3、T4、T5导联中 ,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5 )。 2、正常人在安静状态和听乐曲时其左右脑脑电活动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安静状态左右脑脑电活动率在O1、O2及T5、T6导联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并且听乐曲时在P3、P4和C3、C4以及F7、F8导联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五音乐曲的刺激下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反应与正常人不同。  相似文献   
4.
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训练组按照Liberman RP编写的<社会独立生活技能>训练程式进行训练,共12周.用BPRS、SANS、SDSI和WCST进行评定.结果:(1)训练组BPRS在总分和焦虑抑郁及缺乏活力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接受12周社交技能训练后,训练组的SANS量表全部五个因子和总分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3)训练组和对照组在WCST的5个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4)SDSI评定结果表明,训练后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社会技能训练能够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家属受歧视状况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属受歧视状况,探讨歧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属的影响。方法:应用自编问卷在北京地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N=225)、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N=230)、社区居民(N=257)和精神科医护人员(N=283)进行调查。结果:42%的病人报告他们受到了单位不公正对待,受到同事或同学歧视,被邻居看不起,并导致恋爱或婚姻失败。56%的家属报告为避免歧视把病人患精神病的事对外保密。全部4组受试中85%以上的人相信歧视会降低病人的自信心,75%以上的人相信歧视给家属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70%以上的人相信歧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60%以上的人相信歧视使病人的家庭成员减少了他们应有的社交活动。与其他三组人群比较,精神科医护人员更同意精神病人及其家属受歧视是常见的现象,更相信歧视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与病人和家属比较,对歧视现象的存在社区居民的认同较低,但他们同样认为歧视对病人和家属有消极影响。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遭遇到的歧视突出地表现在与个人基本社会生活密切有关的工作、婚姻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社会歧视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和社会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2年专科医院抗感染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某专科医院出库数量、费用金额、品种剂型等进行多角度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应用抗感染药物11类44个品种,按金额排序前3位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感染植物制剂。结论:专科医院抗感染药品种较少,用量较低。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为临床抗感染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于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共1986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000ml者35例(1.76%),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输血输液的基础上,缝合子宫下段伤口断裂1例,止血有效;双手挤压子宫体和催产素20u子宫体注射34例,6例患者止血有效;Ⅰ号可吸收性肠线“8”字缝合子宫壁28例,23例患者止血有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5例,3例患者止血有效;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止血均有效。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首要原因。治疗应在促进子宫收缩、清理胎盘及胎膜、必要时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甚至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CN8A基因突变相关癫痫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例确诊SCN8A基因突变相关癫痫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均为男性,均以抽搐起病,同时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经基因检测均证实有SCN8A基因突变。例1患儿生后3.5个月起病后,因左乙拉西坦治疗致发作增加而改用妥泰和中药,但抽搐控制不理想;2岁9个月时抽搐频繁,同时伴有严重的语言和运动发育倒退及吞咽功能差;加用拉莫三嗪口服后发作停止,吞咽功能,以及运动和语言恢复至抽搐频繁发作前水平。例2生后2个月起病后,服用妥泰发作减少,但未完全控制;后突然抽搐频繁,同时因在夏季出汗减少和体温增高,逐渐停用妥泰换用左乙拉西坦,但发作次数有增多趋势;遂停用左乙拉西坦换用丙戊酸钠,抽搐发作减少;联合应用奥卡西平后发作完全控制,随访2年半未再发作;例2患儿自出生至今全面发育落后、吞咽功能差。结论 SCN8A基因突变所致癫痫起病年龄早,常合并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同时伴有语言落后,发作严重时出现吞咽功能异常;对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反应较好。  相似文献   
9.
Essential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 from the n-3 and n-6 series constitut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brain cell membranes where they regulate most aspects of cell physiology. They are either biosynthesized from their dietary precursors or can be directly sourced from the diet. An overall increase in the dietary n-6/n-3 PUFA ratio, as observed in the Western diet, leads to reduced n-3 PUFAs in tissues that include the brain. Some clinical studies have shown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ietary n-3 PUFA intake and sleep quantity, yet evidence is still sparse. We here used a preclinical model of dietary n-3 PUFA deficiency to assess the precis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ary PUFA intake and sleep/wake activity. Using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electromyography (EMG) recordings on n-3 PUFA deficient or sufficient mice, we showed that dietary PUFA deficiency affects the architecture of sleep-wake activity and the oscillatory activity of cortical neurons during sleep. In a second part of the study, and since PUFAs are a potent modulator of inflammation, we assessed the effect of dietary n-3 PUFA deficiency on the sleep response to an inflammatory stimulus known to modulate sleep/wake activity. We injected mice with the endotoxin lipopolysaccharide (LPS) and quantified the sleep response across the following 12 h.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n-3 PUFA deficiency affects the sleep response in basal condition and after a peripheral immune challenge. More studies are now required aimed at decipher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n-3 PUFAs and sleep/wake activity.  相似文献   
10.
本综述的目的是整体了解全球多国自杀率波动情况,分析自杀率趋势的性别特征,探讨自杀方式对自杀率变动趋势的影响,并推测我国自杀率变动的原因。近二十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自杀率下降,南非等国的自杀率变化趋势基本平稳,而英国、美国、巴西等少数国家的自杀率上升。自杀率的变化趋势存在性别差异,也受到自杀方式的构成和致死性变化的影响。我国自杀率下降主要在于女性自杀率下降和最常见的服农药自杀的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