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背景 青少年人群对自杀的态度与其自杀行为高度相关,既往关于自杀态度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多聚焦于学校样本,对青少年抑郁发作患者相关临床样本的研究不足。目的 分析青少年抑郁发作患者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及相关因素,为这一群体的自杀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连续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患者共100例。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自杀态度问卷(QSA)、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以及网络成瘾量表(IAT)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自杀态度、父母教养方式和网络成瘾情况。采用Spearman和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患者QSA中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因子评分与一般情况和HAMD-17评分、EMBU评分及IAT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查自杀行为的态度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各因素预测对自杀行为的态度的有效性。结果 青少年抑郁发作患者QSA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因子评分与对自杀者的态度因子、对安乐死的态度因子、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210~0.485,P<0.05或0.01),与父亲受教育程度、近6个月自杀行为、HAMD-17评分、IAT评分、父亲惩罚与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与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分干涉与保护、母亲拒绝与否认、母亲惩罚与严厉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r=-0.571~-0.290,P<0.05或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QSA对自杀者的态度因子(β=0.198,P<0.01)和对安乐死的态度因子(β=0.302,P<0.01)可正向预测对自杀行为的态度,父亲受教育程度(β=-0.180,P=0.043)、HAMD-17评分(β=-0.366,P<0.01)以及IAT评分(β=-0.191,P=0.030)可负向预测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各因素之间预测效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289~0.092,P均>0.05)。结论 网络成瘾、抑郁严重程度、对自杀者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和父亲受教育程度可能影响青少年抑郁发作患者对自杀行为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奖赏行为对小鼠声音性恐惧条件反射消退和消退保持过程中僵立行为的影响,探寻积极情绪对恐惧情绪的调节和消除作用。方法 选取出生后8周雄性C57BL/6小鼠,完全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奖赏组,两组均给予声音性恐惧条件反射建立程序;恐惧消退阶段奖赏组给予食物奖励,对照组不作处理。通过声音性恐惧条件反射建立和消退程序检测两组小鼠各阶段的僵立百分比、僵立次数和平均速度。结果 声音性恐惧条件反射建立阶段,两组小鼠僵立百分比之间无明显差异,且均逐渐升高;声音性恐惧条件反射消退阶段,两组小鼠僵立百分比均逐渐降低,且奖赏组小鼠僵立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声音性恐惧条件反射消退检测和重复检测程序中,两组小鼠僵立百分比均逐渐降低,奖赏组小鼠僵立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声音性恐惧条件反射消退、检测及重复检测程序中,两组小鼠僵立次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奖赏组小鼠僵立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平均速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奖赏组小鼠平均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奖赏行为可以促进小鼠更快建立恐惧消退记忆,提高对消退记忆的储存和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3.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