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构建常见精神疾病智能大数据平台,助力临床辅助决策,提升精神疾病诊疗服务水平。方法:使用文本聚类等算法实现数据元的标准化,建立精神疾病多模态数据库,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建模,实现临床辅助决策和智能预测。结果:建立了常见精神疾病标准数据库,记录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伴随疾病及亲缘信息和症状评测等信息,结合AI算法对患者数据进行建模,实现常见精神疾病智能预测。结论:精神疾病智能大数据平台整合了精神疾病患者数据,运用数据资源进行智能预测,有助于有效降低对实体资源、医护资源的依赖,提升就医效率,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和比较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分析用于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事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因心绞痛或不明原因胸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2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诊断为AMI。分别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决策树分析建立AMI事件预测模型,并在是否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条件下建立决策树分析模型(决策树1和决策树2),继而利用ROC曲线评估上述三组模型预测AMI的价值。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史、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他汀类药物史和载脂蛋白A1是AMI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 0.05)。不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决策树1)显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根节点,其后分别是冠心病史、载脂蛋白A1水平(以1.314 g/L作为分界点)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史作为子节点;而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决策树2)显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根节点,其后是冠心病史和载脂蛋白A1作为子节点。在对AMI事件的预测中,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826,而决策树模型的AUC分别为0.765(决策树1)和0.726(决策树2)。三组模型间比较结果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优于决策树2(95% CI:0.041~0.145,Z=3.534,P < 0.01),但与决策树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 CI:-0.014~0.121,Z=-1.173,P>0.05)。结论: 在对AMI事件的预测分析中,不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建立的决策树模型效力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当,未来有望应用于AMI患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40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奥氮平联合经颅磁刺激)和对照组(奥氮平联合伪刺激疗法),每组2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d后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BAN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5、10d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各因子评分、RBANS各因子评分及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0d后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力、延迟记忆评分及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合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明显,能改善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快感缺失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一线抗抑郁药物对快感缺失效果欠佳,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抑郁症快感缺失的应用得到重视。间歇性θ脉冲刺激作为一种较新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法受到临床关注,并应用于抑郁症快感缺失的治疗。本文介绍了抑郁症快感缺失的定义、评估和主要神经机制,综述了经颅磁刺激在抑郁症快感缺失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5.
刘娜 陆峥 周卉 熊祥玉 李清伟 江学峰 赵靖平 杨小昕 张明园 王向群 王刚 杨甫德 胡建 张新军 杜凌阳 李惠春 冯斌 胡珍玉 陈佐明 王春霞 王西林 张晋碚 刘铁榜 贾福军 孙学礼 许秀峰 蒙华庆 王高华 张宁 梅其一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0,30(4):217-219
目的:了解我国单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现状,为进一步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全国26家医院(包括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门诊或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 061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单用奥氮平治疗的现况调查。结果:①单用奥氮平治疗有效患者2 572例(84%),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显著下降(P0.01);②服用奥氮平剂量越大,维持治疗时间越长,越有可能达到治疗有效;③最常合并镇静催眠药物,其次是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抗胆碱能药、β受体阻滞剂和降糖药;④最常出现的实验室检查异常依次为血清催乳素,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结论:①单用奥氮平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明显下降,且服用时间越长,剂量越大,疗效越好;②单用奥氮平治疗的患者糖脂异常比例远高于一般人群。③有较多患者合并使用抗抑郁药或心境稳定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科中医护理岗位职责优化方案对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精神科病房2019年12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取中医护理岗位职责优化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负性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患者的护理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QOL-BREF评分、PSQI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中,采取中医护理岗位职责优化方案的管理模式,可以较为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提升患者的睡眠水平,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养生疗法(五行音乐联合八段锦)对气郁化火型轻中度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北京地区三家中医医院的气郁化火型轻中度抑郁和焦虑障碍患者15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盐酸舍曲林片50mg1次/d+丹栀逍遥散加减)和治疗组(对照组治疗+五行音乐联合八段锦疗法),各75例,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HAMA量表评分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因子(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阻滞、睡眠障碍)、HAMA评分因子(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下降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轻度抑郁患者第8周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中医养生疗法(五行音乐联合八段锦)在改善轻度抑郁障碍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丰雷 王小平 王高华 方贻儒 司天梅 刘忠纯 刘铁榜 江开达 许秀峰 李涛 李惠春 杨甫德 张宁 陆林 陆峥 季建林 郑毅 赵靖平 梅其一 李凌江 王刚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3,(4):328-332
米那普仑(Milnacipran)作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具有相对独特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其抗抑郁治疗具有起效快、临床治愈率高,有良好的耐受性,长期服用可减少复发等特点,已经被多个国家、地区和学术组织的治疗指南推荐为抑郁症一线治疗药物。为进一步发挥其治疗优势,规范临床应用,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业内专家的临床经验,特提出本指导建议,为广大临床医师了解米那普仑适用性、安全性、特定人群应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发病机制不明,目前缺乏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客观生物标志物。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是一类脂质双分子层包裹的囊泡,它们携带起源细胞的多种生物活性分子,能够通过细胞外排而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和状态。EV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可反映和影响大脑的病理生理状态。已有研究表明EV可介导神经认知功能损害、神经炎症扩散、代谢功能异常等BD病理生理过程。因此,EV有潜力成为BD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方法,为揭示BD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对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478例最初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进行重新诊断,其中190例被诊断为双相障碍Ⅱ型,将这190例误诊患者按照有无自杀风险进行分组,从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起病年龄、是否伴有自杀观念等临床特征方面探讨被误诊患者自杀风险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有自杀风险组共74例患者,无自杀风险组共116例。有自杀风险组与无自杀风险组相比,年龄更小[(34.45±11.18)vs.(37.23±13.22)],起病年龄更早[(26.20±9.16)vs.(30.37±11.59)],更常伴有自杀观念(82.4%vs.5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69,95%CI:0.945~0.993)、伴有自杀观念(OR=4.129,95%CI:2.030~8.397)与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发生自杀风险相关联(均P<0.05)。结论年龄小、伴有自杀观念可能是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