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4篇 |
免费 | 99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9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88篇 |
内科学 | 32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43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9篇 |
综合类 | 261篇 |
预防医学 | 61篇 |
眼科学 | 11篇 |
药学 | 11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8篇 |
肿瘤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74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疾病,患者除了自身情绪的改变外,对于疼痛的感知也会发生
变化。临床中,抑郁症患者的疼痛阈值增高常有报道,抗抑郁药物在治疗抑郁症的同时,也会影响疼痛
阈值。由于病理生理的复杂性,目前关于抑郁症及抗抑郁药物对疼痛阈值的影响及机制的结论阐述较
为单一,但疼痛阈值背后的大脑皮层、脑干的神经机制研究的创新层出不穷。本文就抑郁症及抗抑郁
药物对疼痛阈值的不同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从大脑、脑干、脊髓中的受体与递质方面探讨
疼痛传递及调节的潜在神经机制,旨在为抑郁症患者疼痛阈值改变的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感染肝组织晚期内体/溶酶体适配蛋白2(LAMTOR2)基因条件敲除小鼠模型,初步探究LAMTOR2基因在K.pneumoniae感染引起肝脓毒症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繁育获得肝脏LAMTOR2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LAMTOR2flox/flox;Alb-Cre+)和同窝阴性对照组小鼠(LAMTOR2flox/flox)。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肝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LAMTOR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确定LAMTOR2在肝组织的敲除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感染K.pneumoniae,观察24、 36、 48、 72h的小鼠生存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变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感染K.pneumoniae 24 h后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获得肝组织LAMTOR2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参数磁共振/经直肠超声(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transrectal of ultrasound, mpMRI/TRUS)认知融合靶向前列腺穿刺的学习曲线及经验。方法 收集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我科连续完成mpMRI/TRUS认知融合靶向前列腺穿刺的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累积和(cumulative sum, CUSUM)分析法及最佳拟合曲线对该技术的学习曲线进行分析,并比较学习曲线不同阶段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穿刺效果。结果 CUSUM最佳拟合曲线在第38例时达到峰值,38例为跨越该手术学习曲线所需要的最少累积手术例数,故以此为界分为学习提高阶段(A组,38例)及熟练掌握阶段(B组,59例)。相对于A组,B组显示出更短的手术时间(P<0.001)和术后住院时间(P<0.001),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05)。A组与B组的可疑点穿刺阳性率分别为52.6%和62.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19)。结论 mpMRI/TRUS认知融合靶向前列腺穿刺技术分为学习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妇产科确诊的87例ICP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ICP组,并将其进一步分为轻度ICP组和重度ICP组,另收集同期健康孕妇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间的TEG指标。结果 ICP组TEG指标中反应时间(R)、最大振幅(M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TEG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ICP组TEG指标中的R高于轻度I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TEG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ICP组TEG指标中R和M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TEG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ICP组TEG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指标能全面反映ICP患者凝血状态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其病情的严重性,从而为病情评估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精神科特殊病人使用醒目安全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以期达到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60例精神科三防(防冲动,防自杀自伤、防出逃)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O例,对照组3O例,两组均给予加强监护,严格交接班,必要时保护带约束等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病人住院当日病情评估,在一览表和病员服上贴上醒目安全标识.结果 对于贴上护理安全标识的三防病人,大大降低了病人冲动、自杀、出逃的发生率.结论 对精神科特殊病人使用醒目护理安全标识,有效保障了病人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疗效结果。方法将48例CHF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予贝那普利或坎地沙坦治疗。观察组26例,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25 mg/次,2次/d,若血压平稳,每2周剂量倍增,加至最大目标剂量(400 mg/d)。均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变化以及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的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LVEDD、LVEF、NT-pro BNP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更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低于对照组的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提高CHF病人的临床疗效,其通过抑制心室重构,改善LVEDD,增加LVEF。 相似文献
9.
探讨小儿鼾症患者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手术对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血浆生物标志物的影响。选取单纯非肥胖型小儿鼾症患者20例,进行术前和术后6个月血浆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脂联素和胎球蛋白 A 的水平的测定,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的血浆 hs-CRP、TNF-α、IL-6、脂联素的水平均明显低于相应的术前水平(P <0.001),胎球蛋白 A 的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的术前水平(P <0.001)。小儿鼾症患者进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有助于降低其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为预防脑卒中提供气象学依据.方法:收集巢湖市2008~2012年11 100例脑卒中住院病例资料,并对脑卒中发病时间的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脑卒中发病时间与同期气温、气压、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用圆分布分析其发病集中趋势.结果:脑出血发病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气压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相对湿度无相关关系(P>0.05);脑梗死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气压及相对湿度均无相关关系(P>0.05);脑出血5年间每年发病均有明显的集中趋势(P<0.05),5年合计发病也有一个集中趋势,平均角是12.222 8°,相当于每年的1月13日;脑梗死在2008年、2010年和2012年3年的平均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相当于7月8日、8月11日、9月20日,但5年合计平均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巢湖市脑出血发病有明确的季节性,冬季好发,年度发病集中于冬季的3个月(12月至次年2月),夏季低发.脑梗死的发病趋势倾向于夏季及秋季多发,春冬季低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