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患者 ,男 ,30岁 ,农民 ,小学文化。患者 4d前发热 39℃ ,伴咳嗽及咽部不适 ,综合医院发热门诊治疗 ,胸片无异常 ,按“上感”予抗炎处理 ,体温降至正常 ,但患者仍自感不适。 1d前出现乱语 ,称自己就要死了 ,呆滞 ,缄默 ,问话不答 ,不食少动 ,不配合检查和治疗。经每天静滴舒必利 0 2g ,口服少量氯丙嗪治疗 ,1周内上感控制 ,精神症状完全消失。患者回忆发病经过时称当时体温很高 ,自感极度紧张恐惧 ,担心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连呼吸都困难。经心理治疗后对SARS有较为正确的认识 ,不再担心。再观察 1…  相似文献   
2.
再入院精神分裂症用药初步探讨李业平,武慎彬,黎雪松对再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作临床药物选择的参考。病例来自我院1991~1992年的出院患者。入选条件为①经CCMD-2确定诊断为精神分裂症;②再入院病人;③单一用药,疗效好者最高日量...  相似文献   
3.
老年精神病患者窒息原因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月冰  邓瑞娟 《广东医学》2003,24(1):103-103
窒息是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较常见的症状 ,如不及时发现、抢救 ,病死率甚高。现将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12月我科 9例 11次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急性窒息的观察、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 3例 ,女 6例 ;年龄 5 6~ 91岁 ,平均 75 4岁。其中老年性痴呆 3例 ,精神分裂症 2例 ,分裂症合并上肢骨折 1例 ,脑梗死合并精神障碍 1例 ,抑郁症 1例 ,分裂样精神病 1例。窒息前用药 ,服用苯二氮卓类及脑细胞营养药 4例 ,奋乃静 1例 ,维思通 2例 ,氯氮平 1例 ,服用冬眠灵、氯氮平、卡马西平等联用抗精神…  相似文献   
4.
利培酮治疗精神病性抑郁5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利培酮治疗精神病性抑郁 ,取得较好的效果 ,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全部病例为我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服帕罗西丁 (2 0mg/d)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的住院病人 ,出院诊断符合DSM IV精神病性抑郁诊断标准。研究组 (服利培酮 ) 2 3例 ,最大平均日剂量 (3 2± 0 7)mg。对照组 (服传统抗精神病药 ) 2 8例 ,最大平均日剂量相当于氯丙嗪 (2 80 2± 96 8)mg。两组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平均住院次数和末次平均住院日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疗效评定根据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 [1] ,包括病情严重程度、疗效总评和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7,(20):2796-2799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前列地尔结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创面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在给予胰岛素等基础治疗上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25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灸治疗(三阴交、足三里、丰隆、阳陵泉、阴陵泉等穴位),qd。两组疗程均为3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创面微血管密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和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21 d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微血管密度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滴注前列地尔结合针灸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微血管生成,缩短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增强其疗效。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518-1519
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分析。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乳腺外科治疗的8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两组患者手术均100%成功(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外形美观率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血肿、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更佳,美观度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多索茶碱联合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48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阿奇霉素与多索茶碱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喘息好转时间,咳嗽及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多索茶碱联合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进展风险评分(HATCH评分)与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的相关性,为阵发性房颤患者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和预测指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测量2013~2015年100例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的HATCH评分及PTFV1。100例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按照房颤进展分为阵发性房颤组(阵发组,95例)和由阵发性房颤进展的持续性房颤组(进展组,5例),分别比较两组间HATCH评分及PTFV1的差异。按照房颤病因分为孤立性房颤组(孤立组,20例)与病理性房颤组(病理组,80例),分别比较两组间HATCH评分及PTFV1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TFV1与HATC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100例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PTFV1,与HATCH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37,P0.05);2HATCH评分1分组PTFV1略高于HATCH评分0分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TCH评分≥2分组PTFV1明显高于HATCH评分1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平均随访1年,由阵发性房颤进展的持续性房颤患者(进展组)HATCH评分及PTFV1明显高于仍为阵发性房颤患者(阵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理组PTFV1和HATCH评分高于孤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TFV1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指标,可对预测阵发性房颤向持续性房颤进展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100例精神病患者及50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50名护理人员等分为常规组(未实施共情能力培训)和试验组(实施共情能力培训),并随机将100例患者等分为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和试验组(应用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评分、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采取共情能力培训切实可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途径注射高浓度氯化钾治疗重度低钾血症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97例重度低钾血症或者,用微量泵通过中心静脉补钾,将97例重度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9例,治疗组经中心静脉置管,6%氯化钾注射液经微量泵20~30 ml/h注射;对照组0.3%氯化钾注射液经输液泵150~250 ml/h注射补钾。结果:与对照相比较,治疗组6 h和12 h血钾明显上升较快,补钾终点时长明显缩短,补钾液体量明显减少,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严密监测下经中心静脉微量泵高浓度补钾治疗重度低钾血症,是安全、有效、快速的治疗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