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6篇
  免费   965篇
  国内免费   477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91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054篇
内科学   730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699篇
特种医学   3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65篇
综合类   1735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457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509篇
  55篇
中国医学   1538篇
肿瘤学   16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678篇
  2013年   680篇
  2012年   857篇
  2011年   849篇
  2010年   623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术前颈椎过伸功能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前凸角度丢失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骨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58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13例,年龄49~85岁(平均64.8岁)。术前测量患者中立侧位X线片上的T1倾斜角、矢状面垂直轴(SVA),以及中立侧位、过伸位X线片的C2~C7 Cobb角。随访12~24个月,术后再次测量中立侧位X线片上的C2~C7 Cobb角。术前颈椎过伸功能测量值为术前过伸位X线片C2~C7 Cobb角度减去术前中立侧位X线片C2~C7 Cobb角。前凸角度丢失量为术前中立侧位片C2~C7 Cobb角减去末次随访时中立侧位片C2~C7 Cobb角。依据58例患者术前颈椎过伸功能均值(8.7°)分为两组,≥8.7°为A组,<8.7°为 B 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影像及临床资料,同时对58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25例患者年龄54~83岁,B组33例患者年龄49~85岁,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A组颈椎过伸功能(14.09°±4.75°)大于B组(4.62°±2.54°),A组T1倾斜角(17.00°±3.40°)小于B组(29.68°±6.34°),颈椎前凸角度丢失[1.10(-0.85,4.00)]小于B组[8.60 (7.70,1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颈椎过伸功能与前凸角度丢失之间呈负相关(r=-0.965, P<0.01),T1倾斜角与前凸角度丢失之间呈正相关(r=0.954, P<0.01),颈椎过伸功能与T1倾斜角呈负相关(r=-0.900, P<0.01);SVA与T1倾斜角、颈椎过伸功能、术后前凸角度丢失均无相关性(r=-0.065、0.216、-0.202, P>0.05)。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与过伸角度变化、SVA及T1倾斜角均无相关性(r=0.201、-0.034、-0.213, P值均>0.05)。A组术后JOA改善率为69%±23%,B 组术后JOA改善率为62%±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7, P>0.05)。术后Odom's分级评价A组优良率为88.0%(22/25),B组优良率为63.6%(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403, P<0.05)。结论 对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颈椎过伸功能与前凸角度丢失存在相关性,术前过伸功能越低,术后越易发生前凸角度丢失,可作为术前预判术后颈椎曲度变化的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72.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轴向拔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影响空心钉在股骨头内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临床中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选择理想的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1枚股骨头标本,空心螺钉按照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植入股骨头。记录年龄、测量股骨头直径、测量股骨头骨密度、测量钉尖到关节面软骨的距离;同时固定股骨头和螺钉帽,通过实验机进行空心钉轴向拔出实验,记录最大拔出负荷。用SPSS11.5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股骨头骨密度和钉尖到关节面软骨的距离与最大拔出负荷相关,前者呈正相关(P=0.002),而后者呈负相关(P=0)。钉尖到关节面大于8mm组和小于8mm组的最大拔出负荷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4)。结论股骨头骨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螺钉植入越深,越有利于内固定的稳定。  相似文献   
73.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我国总体抗疫战况良好,这场公共卫生事件的妥善处理,体现了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崇高的抗疫精神。从抗疫精神和医院文化建设的新时代内涵出发,首先分析抗疫精神融入医院文化建设的4个前提条件,进而提出了一套推动抗疫精神融入医院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融入路径整体包括3个步骤,即"引导抗疫精神融入整体医院文化体系—构建多圈层医院文化主体—构建文化评估体系",期许为学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目的构建符合互联互通五级测评要求的中医院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方法基于成熟稳定的集成平台、数据中心、电子病历建立知识图谱与数据,通过特征分析和关联分析完成临床辅助诊断支持与临床辅助诊疗支持,通过深度学习支持临床预警干预。结果 CDSS用一目了然的清晰界面,辅助医生准确、完整、迅速地把握并记录临床过程中各部分的互动关系。同时,提供多项临床决策支持功能,覆盖诊前决策、诊中决策和诊后决策3大应用场景。结论 CDSS将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疾病症状、诊疗规则的分析,有效减少医疗差错发生率的同时,发现病情之间的隐含联系,达到疾病预测的目的。此外,CDSS辅助优化医生诊疗流程、提高诊疗效率。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早期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评估预测体系,预测评估塌陷风险。方法:结合Steinberg分期、力学承载的ABC分型和近端硬化带比例建立早期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评估体系,首先应用Steinberg分期系统分期,Ⅰ期应用ABC分型预测风险,C型无风险,B型为低风险型,A型和BC型为中风险型,A-C和AB型为高风险型。SteinbergⅡ-Ⅲ分期首先进行硬化带分型,若为2型直接预测为低风险型;若为1型,则进一步进行ABC分型的划分,预测C型为无风险,B型为低风险型,A型和BC型为中风险型,A-C和AB型为高风险型。依据此预测体系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预测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骨科门诊收集的188例(301髋)股骨头病例塌陷风险。并对3名医生及1名医生前后不同时间应用该体系预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188例(301髋)股骨头坏死病例。其中男136例,女52例;年龄19~64(42.61±12.07)岁;单髋75例,双髋113例;病程0.33~5.00(3.62±1.93)年。301髋病例中206髋发生塌陷(塌陷率68.44%)。无风险组,1髋中0髋发生塌陷,塌陷率0%;低风险组,91髋中9髋发生塌陷,塌陷率9.89%;中风险组,19髋中12髋发生塌陷,塌陷率63.16%;高风险组,190髋中185髋发生塌陷,塌陷率97.37%,不同风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该体系预测价值较高(ROC曲线AUC=0.95,P=0.00)。不同医生预测结果一致性良好(IC C=0.94,P=0.00),同一医生前后两次预测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系数=0.90,P=0.00)。结论:早期股骨头坏死风险评估预测体系根据不同时期影像学特点选择不同方法预测塌陷风险,结合多风险因素综合评估,适用范围广泛,操作简捷,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6.
DJ-1基因与帕金森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DJ-1基因是新近发现的又一个帕金森病的致病基因。本文就DJ-1的组织分布及其病理特点,DJ-1的结构与功能,DJ-1的病理性突变及在散发和早发帕金森病中的突变频率,DJ-1的致病机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7.
张强  王长远  李一凡 《安徽医学》2023,44(3):257-261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在北京市大兴区林校社区卫生中心就诊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504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可支配收入、居住方式、慢性病种类、慢性病支出情况等一般资料。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评分,分析不同性别、可支配收入、文化程度、慢性病数量和居住方式等患者SAS和SDS评分的差别,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因素对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结果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为49.80%,抑郁发生率为51.58%,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46.62%。可支配收入、文化程度、慢性病种类和居住方式不同的老年慢性病患者SAS和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可支配收入高(OR=0.457,95%CI:0.331~0.630)是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焦虑的保护性因素,独居(OR=1.799,95%CI:1.494~2.16...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4月和24月龄)大鼠和连续灌胃给予中药复方962 3个月的老年大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情况。方法:利用快速、灵敏的单细胞电泳技术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来观察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以彗星样细胞出现率(计数一定量细胞中彗星样细胞所占的比例)、占彗星长度(“彗星”电泳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和尾距(尾部DNA占总DNA的百分比与头尾部中心间距的乘积)来评价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结果:发现老年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彗尾样细胞出现率显著高于青年大鼠(P<0.01),复方962不仅能明显降低老年大鼠的淋巴细胞的彗尾样细胞出现率,而且能明显降低老年大鼠外周血彗星样细胞的总彗星长度和尾蹑(P<0.01)。结论:实验表明复方962对老年大鼠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9.
山萸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近年来 ,对山萸肉的药理研究多采用单味药的粗浸煎剂 ,不利于明确真正发挥药效的部位和成分。本文概述了山萸肉中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活性 ,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药物的构效关系及研制开发新药。  相似文献   
80.
苍白球腹后部切开术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hao G  Li Y  Shao M  Ding Y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8):482-484
目的 分析苍白球腹后部切开术(PVP)对帕金森病(PD)患者中左旋多巴所诱导的异动症的治疗效果,评估手术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 采用国际上公认的PD综合评分法9UPDRS)对36例异动症患者的表现进行定量分,就异动症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致残度)以及整体影响做PVP术前术后的统计比较。结果 术后1周内症状的整体改善率为76.2%。其中手术对侧异动症持续时间减少88.8%;致残度改善79.7%。经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