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49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467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1617-1618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联合DSA在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联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6例发生脑梗死者为观察组,52例发生未发生脑梗死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DSA检查,进行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并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IMT增厚发生率68.4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81.58%、混合斑发生率19.74%、狭窄发生率为47.37%,均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颈总动脉近分叉处发生率最高,DSA对前循环系统斑块位置及狭窄情况检测阳性率较高,二种检测方法对比,在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检测中吻合率最高,为83.33%;椎动脉起始段斑块发生率较高,血管彩超在狭窄的检测中阳性率低,仅能对椎动脉的闭塞进行判定。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与脑梗死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对其进行颈部血管彩超联合DSA检查对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情护理分析与临床护理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26例,分析其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26例患者中好转出院120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4.76%。结论细致观察、科学的临床护理可有效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分析医患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和现行的法律规范。方法用法学基本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根据现行的法律规范,结合医学科学的原理,对医患法律关系进行分析,探寻医患法律关系的特殊性。结果医患法律关系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相比,具有主体的复合性、客体的复杂性、内容的广泛性等诸多特征。结论医患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客观存在,作为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护人员、患方群体、新闻从业者以及法律工作者都应当正确把握其特点,正确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客观宣传报道、公正科学处理案件,才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分析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44例复发性脑梗死和378例初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首次发病与复发组危险因素比较,复发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斑块、年龄、吸烟与首发组有着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脑梗死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颈动脉斑块。结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7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另47例为研究组给予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每日血清胆红素下降值、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新生儿黄疸行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分析奥扎格雷钠、巴曲酶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意义。方法将24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0例)和治疗组(n=12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巴曲酶联合应用治疗。治疗前后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于治疗后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与巴曲酶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好,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且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分析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主穴取百会、四神聪、神门、三阴交,施以捻转的平补平泻法,随证配穴。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3 d,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62例(62.0%),显效18例(18.0%),有效12例(12.0%),无效8例(8%),总有效率92.0%。结论镇静安神针刺法具有调和阴阳、镇静安神、疏通经络的功效,是治疗失眠的一种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58.
研究分析医患关系沟通交流的特点和沟通不良引发医患纠纷的原因,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相互融洽、理解、信任、支持等和谐关系与完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调处机制,是改善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医患沟通,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尊重医患双方权利,正确对待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合理规范医疗秩序。依法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引起全社会共鸣,是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是控制医疗纠纷的目标对策。  相似文献   
59.
对急、慢性药源性肌张力障碍误诊各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要 例1:女.38岁。主因头痛、思维散漫、情感淡漠、多睡及行为怪异1周,狂躁、骂人1d而被强行送入院。入院诊断:脑炎可能性大,需行腰穿等检查,患狂躁不安,漫骂医护人员,不能配合查体,反复静推安定、肌注氯丙嗪均无明显效果,后给氟哌啶醇10mg,2次/d肌注,2d后兴奋、躁动明显缓解,改为氟哌啶醇8mg,2次/d,口服,入院后第5天因患拒绝服药,家属及护士不得已用开口器强行开口,药物灌下后撤出开口器,患口完全张开,下颌不能活动,表情痛苦,当时值班医生考虑强行开口时用力不当致下颌关节脱位,立即采取“口内复位法”给患复位,复位多次失败后,请口腔科会诊,口腔科医生到诊后否认下颌关节脱位,后经会诊,予东莨菪碱10mg肌注诊断性治疗,约0.5h后患下颌自动复位。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改良Ros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40例行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经右侧腋下小切口(观察组)与经正中切口(对照组)各2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NTproBNP水平、改良Ross评分、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h,两组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改良Ro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h,两组改良Ross评分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体外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辅助通气时间、术后24h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安全性高,对患者心功能损伤更小,可缩短其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