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7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小儿肾病综合征进行分期辨证论治的临床效果。方法:104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配合分期辨证方法,按水肿程度、激素剂量、尿蛋白量及水肿联合激素4种情况,加用不同中药组方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根据指标观察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加用中药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总蛋白与清蛋白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结论:激素联合中药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较单纯激素效果要好,蛋白尿减少的较快。  相似文献   
72.
目的总结分析124例因多囊肾发病患者肾区外敷中药渗透治疗结果,观察采用活血化淤,祛风通络,解毒散结,除腐生新的方法治疗效果。方法将部分中药粉碎微细化处理.将部分中药液化处理.混合后加醋外敷在肾区皮肤上,用药物导入仪肾区靶点式导入人体。结果治疗3周后腰痛有效率100%,血尿完全消失79%,尿蛋白减少有效率59%,BUN下降20%,CRE下降22%,24h蛋白尿下降46%,BP下降,高压15%、低压8%,尿量增加40%,肾脏缩小L9%、R8.3%。结论中药肾区皮肤渗透治疗各项指标明显好转,是控制多囊肾病发展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73.
王春寒  石伟  张茜英  贺艳光  刁平  杨启超 《四川医学》2018,39(10):1181-1185
目的 探讨肾区经穴敷熨对处于肾衰竭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ADPK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肾内科进行ADPKD治疗的处于肾衰竭期的400例患者,患者按照治疗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完成治疗过程的患者数据均为20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肾区经穴敷熨的治疗,对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T1(治疗之前),T2(治疗后1个月),T3(治疗后3个月),T4(治疗后6个月)四个时间点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均出现变化,其中血肌酐为对照组患者从(513.26±14.15)μmol/L升高到(519.11±15.21)μmol/L,观察组患者从(514.95±13.32)μmol/L降低到(402.31±14.13)μmol/L;尿素氮为对照组患者从(8.47±2.01) mmol/L升高到(9.26±2.17) mmol/L,观察组患者从(8.57±2.37) mmol/L降低到(6.31±1.25) mmol/L;尿酸为对照组患者从(356.48±34.69)μmol/L升高到(391.22±42.41)μmol/L,观察组患者从(357.88±31.49)μmol/L降低到(294.42±31.37)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对照组患者从(20.13±4.32) m L/min降低到(16.87±4.55) m L/min,观察组患者从(20.13±3.56) m L/min升高到(35.47±5.12) m L/min;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在所有的项目中不同时间点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12,18.691,12.897,13.689,P<0.05);(2)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571,25.347,20.563,19.634,P<0.05),肾小球滤过率一项为观察组数据高于对照组,其余均为观察组数据低于对照组;(3)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处理因素与时间具有交互作用(F=13.689,22.645,18.547,19.997,P<0.05),两组的治疗效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232,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中医肾区经穴敷熨的方法与常规对症治疗的方法对进入肾衰竭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肾功能指标,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值得在临床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均应用卡托普利片25 mg,3次/d,血压较高的患者应用硝苯地平和利尿剂辅助治疗,使血压维持在130/80mmHg左右;治疗组加用胰激肽原酶250U,3次/d。观察2组患者24 h尿白蛋白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在治疗3个月以后,24 h尿白蛋白量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除了4例出现干咳症状外没有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肾病,比单独应用卡托普利治疗效果好,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5.
急性左心衰竭是尿毒症患者常出现的危重心血管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病机制复杂,针对急性左心衰竭的防治对策对于减少尿毒症患者死亡率非常关键。当普通治疗不能取得满意效果,并且威胁患者生命时,紧急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过敏性紫癜的肾损害现常用诊断名称为过敏性紫癜肾炎(henoch—schonleinpurpuranephritis,HSPN),是儿科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007年有研究表明HSPN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患儿达14.8%~21%[1,2],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扶正益肾汤加味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以10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扶正益肾汤加味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蛋白尿、血脂和血凝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24 h蛋白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较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血小板计数等血凝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较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扶正益肾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高凝状态,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中药合剂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收集10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合剂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液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合剂可以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机制可能与抑制单核细胞黏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减轻炎症等有关。  相似文献   
79.
儿童原发性家族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并发慢性肾衰竭临床少见,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儿,女,1 4岁,足月顺产,第1胎,母乳喂养。1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肉眼血尿,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给予扁桃体切除术及对症治疗,未接受激素等治疗,病情好转。12岁因"感冒"  相似文献   
80.
刘然  石伟  贺艳光 《河南中医》2014,(10):1991-1992
目的:观察分期辨证论治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病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分期辨证论治,选择按水肿程度分型法、激素剂量分期法、尿蛋白量分期法以及水肿联合激素分期法4种方案,疗程结束后根据观察指标观察疗效。结果:120例患儿中治愈83例,占69.17%(83/120);有效21例,占17.50%(21/120),好转8例,占6.67%(8/120),有效率为93.33%。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分期辨证论治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