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4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1.
邵永胜  张应天 《腹部外科》2007,20(4):201-202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近几年,腹部大手术后发生PE的病例有增多的趋势.但是,国内对PE的警惕性不高,漏诊率高达80%以上.PE若不经治疗,其死亡率为20%~30%;诊断明确并经积极治疗者,其死亡率可降至2%~8%.  相似文献   
92.
胃癌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例1女,33岁。因呕吐不能进食10d于2004年1月3日入院。2001年曾行胃癌切除术,当时经病理检查诊断为低分化腺癌。半年前行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检查发现胸椎、腰椎骨有肿瘤转移。1周前胃镜提示输出端梗阻,活检证实胃癌局部复发。查体:血压90/60m m H g(12.0/8.00kPa),消瘦、严重营养不良。入院后1周内出现黄疸,大量腹水。血红蛋白由95g/L降至38g/L、血小板由150×109/L降至34×109/L。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9.1s)、D-二聚体升高(1.524m g/L)、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79.3%)。予低分子肝素抗凝,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交替输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以显示静脉管腔的内径,管腔内的实质回声以及彩色血流,结果:DVT的常规超声表现为静脉内径增宽,管腔内显示实质回声,对静脉加压时其管腔失去正常的可压缩性,静脉瓣固定等,结论:彩色多普勒可通过病变段静脉管腔内无彩色血流信号而确认DVT,还可鉴别被栓静脉是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阻塞,并可确定再通的情况,常规超声检查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DVT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4.
彭开勤 《腹部外科》2008,21(4):210-211
如同其它实体癌一样,手术治疗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影响胃癌预后的有三大因素,即肿瘤侵犯深度(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在规范的胃癌根治术中,T、N应整块切除,而M仅在有选择的病例可同时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5.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放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辅助治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2003年5月至2008年12月,我院临床分期为T3/T4期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病例32例,术前接受化疗一放疗一化疗,化放疗结束4~6周后手术。术后用Dworak分级评估新辅助治疗的组织学反应。所有患者术后接受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和临床结局。结果本组32例皆为R0切除,其中21例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11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术),保肛率为65.6%。术后病检:5例Dworak分级3级,3例Dworak分级2级,24例Dworak分级1级。32例术后全部随访,随访时间24~9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2个月。全组无局部复发病例,皆无瘤生存至今。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有益,但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PSG)确诊且未经治疗并排除其他疾病的OSAHS患者60例为OSAHS组;对照组为50例PSG监测正常且排除其他疾病者.分别测定CRP、ET-1、TNF-α水平.结果 OSAHS组血清CRP、ET-1、TNF-α分别为(7.87±6.56) mg/L、(84.24±23.46) ng/L、(24.83±5.89) ng/L,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CRP、ET-1、TNF-α水平在OSAHS患者中均升高,表明它们均参与了OSAHS的病理生理过程,OSAHS患者存在着系统性炎症.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捏提试验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拟诊急性阑尾炎并行阑尾切除术的病人323例,体检时均行捏提试验、Rovsing征及Markle征,分别计算特异性、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并比较捏提试验阳性和阴性病人之间阴性阑尾切除率。结果捏提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80.9%和75.7%;捏提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95.9%,高于Rovs—ing征(87.3%)及Markle征(92.0%);捏提试验阳性病人的阴性阑尾切除率为4.1%,捏提试验阴性病人的阴性阑尾切除率为3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3L(X^2=43.46,P〈0.05)。结论应用捏提试验能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率,显著降低阴性阑尾切除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成3组,缬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组、缬沙坦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GM)、平均动脉压(MAP)、血清肌肝(Scr)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治疗后缬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组及缬沙坦组UAER及尿β2-M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缬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组较缬沙坦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3组治疗后MA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糖尿病肾病患者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桃叶珊瑚苷对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对TGF-β1/SOX7通路的影响。方法设NSCLCH460细胞组、紫杉醇组(125μmol/mL)、桃叶珊瑚苷低、高剂量组(125μmol/mL、250μmol/mL),培养72h。培养结束后,测定细胞增殖、侵袭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转录因子SOX7抗体(SOX7)表达水平。结果紫杉醇组、桃叶珊瑚苷低、高剂量组OD值、存活率、穿膜数、TGF-β1mRN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NSCLC H460细胞组(P0.01),SOX7 mRNA表达水平高于NSCLC H460细胞组(P0.01);桃叶珊瑚苷低剂量组OD值、存活率、穿膜数、TGF-β1 mRNA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紫杉醇组(P0.01),SOX7mRN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紫杉醇组(P0.01)高剂量组OD值、存活率、穿膜数、TGF-β1 mRNA蛋白、SOX7mRNA蛋白表达水平与紫杉醇组相似(P0.05);桃叶珊瑚苷高剂量组OD值、存活率、穿膜数、TGF-β1mRN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桃叶珊瑚苷低剂量组(P0.01),SOX7 mRNA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桃叶珊瑚苷低剂量组(P0.01)。结论桃叶珊瑚苷能明显抑制NSCLC H460细胞增殖、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桃叶珊瑚苷靶向TGF-β1促进SOX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63例)应用奥曲肽(0.3mg,每8h一次)连续静滴,一组(49例)以奥曲肽(0.3mg,每8h一次)连续静滴,同时应用垂体后叶素(50U,每8h一次)连续静滴,观察两组止血效果。结果单用奥曲肽组止血成功率71.4%,联合用药组(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止血成功率为87.8%,两组数据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止血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