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乳酸联合BNP检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患者按治疗效果分为A组(有效)和B组(无效).观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pH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乳酸及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结果 B组起始的血乳酸和BNP明显高于A组,A组中血乳酸和BNP在24 h内降为正常,而B组24 h血乳糖和BNP水平持续升高,且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pH值、PaO2明显低于A组pH值、PaO2,PaCO2明显高于A组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乳酸联合BNP检测评价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及时反映患者体内血乳酸、BNP水平,准确及时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及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206例心脏病住院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冠脉狭窄≤50%,n=84)和冠心病组(冠脉狭窄50%,n=122);再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n=44)、双支病变组(n=43)和多支病变组(n=35)。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血清ADMA、eNOS、NO水平,同时按照ACC/AHA指南对各组患者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各指标组间差异及ADMA、eNOS、NO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的ADMA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且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时依次升高;eNOS和NO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于病变冠脉增加时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526,P0.05);eNOS及NO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435,-0.356,均P0.05)。结论:ADMA、eNOS和NO水平检测对冠心病辅助诊断和防治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乳腺数字三维断层摄影技术(DBT)和乳腺MRI在良恶性乳腺结构扭曲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16例经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诊断为结构扭曲性病变乳腺疾病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58例、良性58例。入院后均行DBT和MRI检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DBT、MRI单独及二者联合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116例患者中,单独DBT检查诊断为恶性59例、良性57例,单独MRI诊断为恶性72例、良性44例,DBT+MRI诊断为恶性64例、良性52例。MRI、DBT+MRI诊断良恶性乳腺结构扭曲性病变的敏感度最高,均为100%;DBT、DBT+MRI的特异度均高于MRI;DBT+MRI的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高于DBT、MRI。ROC曲线显示,DBT、MRI、DBT+MRI诊断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0.903、0.953,DBT+MRI高于DBT(P<0.05),与MRI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乳腺DBT联合MRI检查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独DBT检查,与单独乳腺MRI检查的诊断效能相近,但特异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CFs随机分为A、B、C、D、E、F、G、H、I、J和K组。A组未给予氟伐他汀和AngⅡ处理;B组用0.1μmol·L-1 AngⅡ刺激细胞6 h; C、D、E组在0.1μmol·L-1 AngⅡ刺激细胞6 h后,再分别用0.1,1.0和10.0μmol·L-1氟伐他汀处理12 h; F组将miR-NC转染至0.1μmol·L-1 AngⅡ处理6 h后的CFs细胞中;G组将miR-590-5p转染至0.1μmol·L-1 AngⅡ处理6 h后的CFs细胞中;H、I、J、K组分别将anti-miR-NC、anti-miR-590-5p、pcDNA3.1和pcDNA3.1-STAT3转染至1.0μmol·L-1氟伐他汀和0.1μmol·L-1AngⅡ处理12 h后的CFs细胞中。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用Transwell法检...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江汉地区妇女阴道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阴道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孕前检查及妇女两癌筛查的育龄妇女3812例,取阴道分泌物,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分析判定阴道清洁度、病原菌种类并检测其药物敏感性。结果 3812例患者的送检标本中清洁度为Ⅰ、Ⅱ、Ⅲ、Ⅳ分别占11.82%、50.11%、29.14%和8.93%。其中清洁度为Ⅲ者阴道炎发生率较高,为97.15%,与其他清洁度组阴道炎发生率0~88.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236.575,P<0.05)。检出革兰阴性(G^-)菌577株,占39.77%;革兰阳性(G^+)菌410株,占28.26%;真菌517株,占35.63%;支原体48株,占3.31%。G^-菌对磺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第3代头孢耐药率较高,为。G^+菌对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为50.1%~96.3%。真菌中的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0.20%和8.50%。结论江汉地区女性阴道分泌物培养病原菌以G^-菌和真菌占优势,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青霉素等类抗生素均有较高耐药性,因此在治疗阴道炎时应通过病原菌检查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应用改良穿针外固定架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问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AO单边骨外固定器,上组针用4mm斯氏针三根,向股骨颈及股骨头方向穿入;在股骨大粗隆处、股骨大粗隆下方2c m、3c m处确定好进针点,两针用带130度的正常颈干角及15度前倾角平行交叉穿入,最下面的针要紧贴股骨距穿人,另一针在股骨大粗隆处平行穿入达股骨柱处尖达股骨头软骨面下0.5-lcm;股骨中上段外侧用直径5mm带罗纹骨针两根穿入股骨,连接外固定架.结果 骨折断端稳定,无骨园针松动,无穿出股骨头及髋内翻畸形;68例骨折均愈合.按H a r r i s标准评定关节功能为:优56(82.3%)、良11(16.17%)、中1(1.47%)、差0(0.00%).结论 该方法 固定可靠,能早期下地扶拐行走,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不需再次手术取内固定,适用于高风险的老年体弱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叶枫 《中国临床护理》2013,5(6):497-498
对妇科子宫肌瘤、子宫脱垂并阴道壁膨出及严重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59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根据腹腔镜手术的特点,针对性实施护理。59例患者未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术后6~10d均痊愈出院。术前、术后精心的护理,是保证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8.
付泽鸿  赵章建  罗瑛 《中国药师》2011,14(9):1322-1323
目的:比较两种对比剂在磁共振成像(MRI)前列腺动态增强扫描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7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8例用钆双胺增强扫描;对照组38例采用钆喷酸葡胺增强扫描,两组的扫描参数相同。评价增强扫描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动态强化效果和安全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对比剂均可达到满意的增强效果,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静脉泵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试验组静脉泵注给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维持。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于手术前1 d(T'0)、手术后第1天(T'1)、手术后第3天(T'2)及手术后第7天(T'3)时评价并比较两组MMSE评分。于入手术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2 min(T3)、腹腔充气时(T4)、切除胆囊时(T5)及手术完毕时(T6)记录并比较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3时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1、T'2时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1时HR、MAP、SBP及DBP均明显高于T0时(P0.05),在T2、T3、T5及T6时的SBP、DBP均明显低于T1时(P0.05);试验组T0~T6各时间点的HR、MAP、SBP及DBP均保持较为稳定,与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1、T4时HR、MAP、SBP及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3时MAP、SBP、DBP,T5时HR、MAP、DBP,T6时S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依托咪酯静脉泵注能够明显改善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早期认知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70.
嵌甲症简称嵌甲,是临床常见病。嵌甲多因对趾甲护理不当引起的钩状生长,趾甲向深部长入叠盖的甲皱襞,嵌入甲沟内,使两侧甲沟消失。嵌甲多见于第一足趾,因病变比较局限,临床医生对其治疗往往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复发率高,患者痛苦大。为降低复发率,作者采用部分甲皱襞和甲床切除治疗嵌甲,疗效满意。现将一组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