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1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42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450篇
预防医学   47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63篇
  1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名喜旱莲子草,通称水花生,是苋科(Amaranthaceae)莲子草属(Alternan- thera)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原产于巴西,分布于南美,现已遍及北美洲、澳洲、亚洲及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于20  相似文献   
82.
武汉市室内装修后甲醛浓度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了解武汉市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污染情况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构成.方法 于2005年4月,选择武汉市新装修的66户住户,连续6个月监测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同时对室内装饰材料的构成做相关调查.结果 武汉市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在第4次监测(7月)时达到峰值,其平均浓度为0.272 mg/m,超过国家卫生标准(0.1 mg/m3)1.72倍,此后甲醛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6个月后,仍有近30%的住户室内空气甲醛浓度超标.人造板材占家具和门窗、墙面等装修材料构成的81.48%,成为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结论 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的降低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大量使用易挥发甲醛的装饰材料(人造板材)造成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FOLFOX4方案联合顺铂(DDP)腹腔双路热化疗并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38例经病理确诊并分期的晚期胃癌患者行FOLFOX4方案联合DDP腹腔双路热化疗并全身化疗,即行腹腔单点穿刺灌注40~42 ℃的0.9 %NaCl注射液2000~2500 ml + DDP 80~100 mg/m2+地塞米松10 mg+呋塞米40 mg的混合液,第1天腹腔注药后给予高频热疗机加热42~43 ℃维持1 h,隔日1次,共4次,在腹腔化疗前0.5 h起给予复方NaCl注射液1000 ml+硫代硫酸钠(STS)20~40 g静脉滴注(12 h),DDP与STS的比例为1∶200,次日STS的剂量减半,静脉滴注12 h,14 d为1周期;奥沙利铂(OXA)85 mg/m2静脉滴注(3 h)第1天;亚叶酸钙(CF)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2天;5-氟尿嘧啶(5-Fu)400 mg/m2静脉推注,5-Fu 6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22 h,14 d为1个周期,治疗4~6个周期后按WHO评定标准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所有患者在应用OXA前1天起均给予硫酸镁、葡萄糖酸钙预防OXA的神经毒性。结果 全组3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52.6 %(20/38)。其中,初治18例,CR 3例,PR 9例,总有效率66.7 %;复治20例, 无CR,PR 8例,有效率40.0 %,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末梢神经毒性等。结论 FOLFOX4方案联合DDP腹腔双路热化疗并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确切,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该实验研究HDAC1在K562细胞的表达及TSA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50~400 nmol/L的TSA分别处理K562细胞8~48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比色检测K562细胞的生长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法观察细胞凋亡.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K562细胞在24 h不同浓度(50~400 nmol/L)的条件下HDAC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TSA对其作用.结果TSA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HDAC1的mRNA A值的半定量表达以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但随着浓度的增加而表达下调.结论TSA对K56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生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抑制HDAC1的表达,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5.
为了解艾滋病家庭的生活状况及现行救助办法的落实情况,明确湖北省艾滋病救助对象及救助标准。调查了十堰市和襄樊市及所辖县市,共调查地级市2个,县(市、区)7个,目标单位包括当地卫生局、财政局、教育局、民政局等共计36个单位,目标家庭共34户。结合全省的实情制定出台统一的救助管理办法,明确救助对象,确定救助标准。  相似文献   
86.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大大促进了医学教育的现代化,但也存在着一些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医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Optical cohef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新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自Huang于1991年首次报道以来。OCT在眼科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应用,第三代机型(OCT3)已用于临床。OCT具有非侵人性、不接触性、无损伤性、可量化、检查时间短等优点。并且不受瞳孔直径和眼像差的影响,其轴向分辨率为10μm,比B超、CT、MRI精细10倍以上。一系例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OCT在活体状态下既可观察眼前节。又可显示眼后节的显微形态结构。可起到类似活体组织病理观察的作用。并且可以提供丰富的量化信息。  相似文献   
88.
层粘连蛋白在小儿毛细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在小儿毛细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45例不同时期小儿皮肤毛细血管瘤组织中层粘连蛋白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阳性反应面积百分率及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退化期血管瘤组织,两者间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层粘连蛋白表达变化可能是影响小儿血管瘤病理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9.
丹参酮ⅡA预防性给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区白细胞浸润及细胞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缺血前给予丹参酮ⅡA8,16,32mg·kg-1,灌胃7d,末次给药1h后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短暂局灶性缺血模型。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用TTC染色法、伊文思兰法(EB)测定脑梗死范围及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分别用放免、酶免、Westernblot法测定大脑缺血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血清白介素-8(IL-8)的含量及血管内皮粘附分子I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E-selectin(E-选择素)的表达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能缩小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减轻神经损伤症状,降低脑内TNF-α、MPO的活性及血清IL-8含量,同时,减少ICAM-1、E-selectin的表达(P<0·05或P<0·01vs模型组)。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介质释放、表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损伤。  相似文献   
90.
1996年 6月~ 1998年 8月 ,笔者用自拟“柴虎蚣蝎汤”治疗带状疱疹 80例 ,并与西药组对照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诊断标准  ( 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 ,簇集成群 ,疱壁较紧张 ,基底色红 ,常单侧分布 ,排列成带状。严重者 ,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 ,或可见坏疽性损害。 ( 2 )皮疹出现前 ,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 ,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 3 )自觉疼痛明显 ,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2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为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 ,按确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80例 ,男 45例 ,女3 5例 ;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