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8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42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17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450篇
预防医学   47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6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目的:摸索X-GVHD模型的合适小鼠品系,建立稳定的“人-鼠”X-GVHD模型。方法:选取了裸鼠、NOD/SCID经亚致死剂量γ射线全身照射后,腹腔输注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建立异种X-GVHD模型。通过检测人T细胞在模型鼠外周血、组织、器官中的浸润情况等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比较两种模型鼠中人免疫细胞的浸润率和各组生存时间,从而确定建立X-GVHD模型的合适小鼠品系,并摸索人PBMC的输注途径和合适细胞量,以及观察免疫细胞表型变化与功能的最佳时间窗口。结果:NOD/SCID鼠更适合诱导“人-鼠”X-GVHD模型的小鼠;腹腔输注途径和尾静脉输注途径对建立“人-鼠”X-GVHD模型无明显差异;腹腔输注5×107以上人PBMC可以成功建立“人-鼠”X-GVHD模型。在采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建立模型中,监测人T细胞表型动态变化与功能的最佳时间窗口为7~11 d;模型鼠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4.16±1.77)d。结论:NOD/SCID鼠通过腹腔注射5×107以上人PBMC可以成功建立“人-鼠”X-GVHD模型,7~11 d为监测人T细胞表型动态变化与功能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72.
目的:本文分析了2004—201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编制人员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提出人员优化配置建议。方法:通过GeoDa分析编制人员全局和局域空间差异。结果:我国疾控中心编制人员配置总体上由西向东递减;2019年,23个省疾控中心人员数量不符合编制标准,14个省专业技术人员占比、3个省卫生技术人员占比低于标准;人力资源全局空间聚集水平不断下降,西部高—高聚集、东部低—低聚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段人力资源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趋势受重大事件或政策影响。结论:疾控中心人力资源总体空间分布差距不断缩小,但省级水平分布不均,内部结构有待改善;应兼顾提升编制人员整体数量、改善不同类别编制人员占比,针对性弥补疾控中心的人员缺口。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来自六大洲(排除南极洲)的90个国家(地区)公开发表的膳食指南在宣传图形和关键推荐等方面的异同,促进对世界各国膳食指南相关情况的了解。方法遵循"膳食指南检索筛选和纳入—关键条目信息汇总→信息分析比较"工作流程,在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除未公开发表膳食指南或因为语言问题未能检索到的国家,最终收集六大洲90个国家(地区)的膳食指南及其相关信息。结果本研究共检索到相关膳食指南信息的国家(或地区)共90个(按照地理所属六大洲的分布包括欧洲35/90、亚洲21/90、南美洲9/90、北美洲17/90、非洲5/90、大洋洲3/90)。未能检索到6个国家的膳食指南全文,1个国家的膳食指南关键条目和10个国家的膳食指南宣传图形;另外,41个国家的膳食指南全文因语言原因(非英语)而未被纳入研究,仅44.4%(40/90)的国家检索到信息详尽的膳食指南(完整包括膳食指南全文、关键条目和宣传图形)。本研究一共纳入了80个国家的膳食指南宣传图形(共82份),40%(33/82)采用塔形(金字塔和宝塔等),23%(19/82)采用圆形图案作为宣传图形,37%(30/82)采用了其他图案。因为传统文化、地理条件、民族关系以及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的不同,各国的宣传图形都有各自的特点。结论通过对各国膳食指南宣传图形的异同解读,深入了解各国宣传图形的特点与细节,从而为完善我国膳食指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方法的开发使用日渐重要。本文结合医学免疫学及以三维教学法的特点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中开辟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5.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发生率为0.5%。HCC主要来自于肝硬化。此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即使无肝硬化)和黄曲霉毒素污染也是导致HCC发生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6.
广朴止泻液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广朴止泻液的主要药效. 方法 通过轮状病毒致树鼩腹泻实验、大肠埃希菌致乳兔腹泻实验、大黄致小鼠腹泻实验;小鼠肠推进、胃排空实验、免疫以及体外抑菌实验,观察广朴止泻液的止泻作用和对胃肠运动、免疫功能及抗菌作用的影响. 结果 广朴止泻液对大黄致小鼠脾虚、树鼩感染轮状病毒所致腹泻具有明显止泻作用,明显延长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乳兔的生存时间,抑制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及胃排空运动,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特异性抗体形成,体外实验还提示该药具有较好的广谱抑菌作用. 结论 广朴止泻液具有止泻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胃肠道平滑肌而抑制腹泻.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顽癣净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提取后采用HPLC法测定.采用HypersilODS2色谱柱(200 mm×4.6 mm,10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55:45),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苯甲酸在0.0545~0.545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101.5%,RSD=1.0%;水杨酸在0.0266Φ0.265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99.8%,RSD:2.5%.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能同时测定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较好的控制该品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78.
玛咖提取物的激素样活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研究玛咖提取物的激素样活性作用。方法采用雄性去势小鼠,经灌胃玛咖不同提取物22d后,观察各组小鼠前列腺和精囊腺的重量并测定血清中睾丸酮的含量。用幼龄雌性小鼠,灌胃玛咖醇提物10d后,观察各组小鼠子宫、卵巢重量以及阴道上皮角化细胞。结果玛咖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雄性去势小鼠前列腺和精囊腺重量,但并不升高血清睾丸酮水平。玛咖醇提取物对雌性幼年小鼠子宫、卵巢重量以及阴道上皮角化细胞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玛咖具有弱的雄激素样作用,但对幼年雌性小鼠未显示雌激素样活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晚期胰腺癌腹腔双路温热灌注化疗并全身化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胰腺癌患者26例,行腹腔单点穿刺灌注40℃的0.9%的生理盐水2500ml~3500ml+顺铂80~100mg/m2+地塞米松10mg+速尿40mg的混合液d1。腹腔给药的同时,静脉滴注林格氏液1500ml+硫代硫酸钠(STS)20~40g,12h滴完,顺铂与STS的用量比例为1∶200。次日STS的剂量减半静脉滴注12h;吉西他滨1.0~1.25g/m2ivdripd1,8。3~4周为1周期,共4周期。并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按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评价,26例患者均可评价,其中位生存期8个月,总有效率为38.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他毒副反应较轻,一般可以耐受。结论 GP方案行双路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0.
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和抗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夏枯草为一味软坚散结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夏枯草属植物全球有15种,广泛分布于欧亚的温带地区、非洲西北部及北美洲等地。中国产4种及3变种,即夏枯草及其2个变种:白花夏枯草P.vulgaris L.var.leucantha Schursec.Bailey和狭叶夏枯草P.vulgaris L.var.lanceolata(Barton).Fernald;山菠菜P.asiatica.Nakai及其变种P.asiatica Nakai var.albiflora(koidz.)Nakai;硬毛夏枯草P.hispida.Benth.;大花夏枯草P.grandiflora(linn.)jacq.;白毛夏枯草(Ajuga decumbensThunb.)。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火、明目、散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