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目的日本血吸虫可能的多药物抗性基因的发掘和所编码的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应用前景分析。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http://www.ncbi.nlm.nih.gov/)的在线分析工具BLASTx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ExPaSy,http://ca.expasy.org/)和CBS Prediction Servers提供的蛋白序列在线分析工具,结合Vector NTI suite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以华支睾吸虫小蛋白多药物抗性基因(smr)为“饵”,从GenBank日本血吸虫基因数据库中发掘出其同源基因,预测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并分析其应用前景。结果从GenBank中找到了一个功能未知的日本血吸虫同源基因AY813157,氨基酸序列与华支睾吸虫smr蛋白的一致性达67%,相似性达80%;该基因含有一个完整的编码区,编码189个氨基酸;预测氨基酸序列具有主要协助因子超家族的结构特征,含有5段跨膜区,其中3段跨膜区中含有保守的精氨酸和组氨酸残基,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和T、B细胞表位。拓扑学分析表明N端在胞内,C端在胞外,线性B细胞表位均位于胞外区。结论日本血吸虫AY813157基因可能编码一个小蛋白型多药物/代谢物排出蛋白,与阴离子型药物(如吡喹酮)的抗药性或有毒性的阴离子代谢物的排出有关;该蛋白可能定位于皮层的表膜,是一个日本血吸虫免疫诊断和疫苗的候选靶分子,在研究日本血吸虫的耐药机制及免疫诊断和疫苗方面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华支睾吸虫ATP合酶B亚基全长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华支睾吸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ATP合酶B亚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结构和功能特征,用以指导实验研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的各种在线分析工具和Vector NT Isuite软件包,识别华支睾吸虫ATP合酶B亚基基因并预测编码蛋白质的各种结构与功能特征,并根据该基因构建种系分子进化树。结果Blastx分析该基因为全长基因,属于ATP合酶B亚基家族,其分子进化树与种系进化过程非常吻合。该基因全长1008bp,编码300个氨基酸,含有线粒体转运肽、两个跨膜区、一个核定位序列和多个磷酸化位点,具有较稳定的理化性质。结论ATP合酶B亚基是一个理想的真核种系进化的分子标志。华支睾吸虫ATP合酶B亚基具有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双重定位序列,提示该蛋白可能在华支睾吸虫的能量代谢途径中发挥独特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AMA-1、Pfs230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恶性疟原虫海南 (FCC1/HN)株裂殖子顶端膜抗原 1(AMA - 1)基因和Pfs2 30基因序列 ,并分别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根据AMA - 1基因已知序列合成一对引物 ,用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AMA - 1基因 ,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pcDNA3 -AMA - 1。根据Pfs2 30基因已知序列合成七对引物 ,分 7段从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Pfs2 30基因 ,并分别将扩增片段插入pMD - 18T测序载体。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克隆的AMA -1、Pfs2 30基因序列 ,应用DNAstar软件辅助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结果 PCR扩增得到恶性疟原虫FCC1/HN株AMA - 1和Pfs2 30基因片段。恶性疟原虫FCC1/HN株AMA - 1基因全长 186 9bp ,无内含子 ,编码 6 2 2个氨基酸残基 ,不存在氨基酸重复序列 ,相对分子量约 72 0 4 5kDa ;Pfs2 30基因全长 94 35bp ,无内含子 ,编码 314 4个氨基酸残基 ,分子量为36 4 36kDa。恶性疟原虫FCC1/HN株与FC2 7、7G8、CAMP、FCR3、Thai -Tn、3D7、FVO、KF1916、CMP1、HB3、K1和V1株AMA - 1的同源性在 94 9%以上 ,各株间有 5 3个位置相同的氨基酸残基替代位点 ,并且发生替代的氨基酸残基具二态性。FCC1/HN株分别比 3D7、7G8株Pfs2 30抗原多 9、10个氨基酸残基 ,三个分离株有 2 8个氨基酸替换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识别华支睾吸虫新基因,并将所发现的华支睾吸虫表膜相关蛋白(tegumental protein ofClonorchis sinensis,CsTP)的cDNA序列克隆到原核载体中,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华支睾cDNA质粒文库进行随机筛选并测序,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序列分析,识别CsTP基因,并对其进行同源性、物理性质及结构分析。设计引物,从华支睾cD-NA质粒文库中扩增目的基因cDNA序列,并构建原核重组质粒,相同引物从华支睾吸虫基因组中扩增出CsTP的DNA序列。结果发现CsTP基因,其cDNA完整阅读框含555个碱基,编码18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0.7kDa;其DNA序列含1393个碱基,含有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序列分析表明,CsTP蛋白与其它物种的表皮蛋白或膜相关蛋白有一定的同源性。所构建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CsTP经PCR、双酶切及测序证实与目的基因相符。结论发现华支睾吸虫表膜相关蛋白基因,成功构建其重组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识别和克隆日本血吸虫新基因。方法 对本实验室获得的EST进行同源性分析 ,识别血吸虫新基因 ;根据EST设计引物 ,用锚着PCR法从cDNA文库中扩增出新基因全长cDNA ,并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 pGEX - 4T - 1,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获得的编码基因进行结构与功能的分析。结果 EST同源性分析得到一个完整编码基因 ,开放阅读框(ORF) 4 95bp ,编码 16 4个氨基酸 ;锚着PCR法获得另一EST的 3’端所缺序列 ,得到完整编码阅读框 ,其ORF 999bp ,编码 332个氨基酸。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它们分别为日本血吸虫亲环素A(CyPA)和乳酸脱氢酶 (LDH)的编码基因。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日本血吸虫CyPA和LDH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 结论 克隆到日本血吸虫亲环素A和乳酸脱氢酶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 ,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嗜酸性粒细胞可以调节局部免疫和炎症应答,它们在血液和组织中的聚集与许多炎症和感染性疾病相关。本文对嗜酸性粒细胞的发生与调节、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及炎症的机制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07.
冯英  吴忠道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7):911-912,916
正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脊髓膜炎,主要是食生或半生的感染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的福寿螺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脊髓炎等。幼虫可以侵犯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亲环素A(CsCyPA)免疫对华支睾吸虫感染及其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进行重组华支睾吸虫亲环素A(rCsCyPA)免疫,对照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实验组平均抗体滴度达到1∶20 000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进行囊蚴灌胃感染(300个囊蚴/只)。40 d后,连续3 d粪检计算减卵率;3个月后处死大鼠,回收成虫计算减虫率,收集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取肝脏胆管周围组织进行HE及Masson染色。结果实验组大鼠相对于对照组减虫率及减卵率分别为31.5%和46.2%;实验组大鼠血清中肝脏功能生化指标AST、ALT水平较对照组得到有效控制,而相对于正常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及Masson染色显示实验组大鼠肝脏胆管周围腺瘤样病变、炎性细胞浸润、胶原沉积的程度相对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rCsCyPA是一个较好的抗感染和抗病理损伤的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109.
恙虫病东方体感染免疫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恙虫病东方体是恙虫病的病原体,机体对恙虫病的免疫机制主要是细胞,抗体在恙虫病免疫中也起一定作用,目前尚无预防恙虫病的理想疫苗。  相似文献   
110.
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1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原核表达体系大肠埃希菌中进行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1(SjCL1)基因表达。 方法 通过PCR从质粒pcDNA3-SjCL1中扩增得到SjCL1基因 ,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 -1中 ,构建重组质粒pGEX-SjCL1,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转化子经异丙基 -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blotting)分析SjCL1基因表达产物。 结果 获得长约 1kb的PCR片段 ,构建了pGEX-SjCL1质粒。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表达产物 ,相对分子质量为 62 0 0 0。 结论 SjCL1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以融合形式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